1978年日本宫成冲两次地震中,以及其他地震中类似的短柱也有很多破坏。在1975年日本大分地震中八重湖宾馆也是由于长、短柱共同受力,短柱破坏后长柱也破坏了。图4-35 日本十绳冲地震八户专科学校教学楼窗间墙短柱破坏角柱和节点区的破坏也是常见的。......
2025-09-30
设计必须满足:延性能力≥延性要求,延性能力是指结构本身具有的性质,应当是合理设计的结果,而延性要求是指地震对结构的要求,与地震大小、振动特性有关,也与结构的性能有关。第3章图3-3只是从一个质点系的地震反应概念性说明结构延性与承载力的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地震作用对框架梁、柱构件的延性要求和影响因素,美国R.W.Clough教授早在2025年就做了关于强柱弱梁框架的研究[20],通过对一个20层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对比了不同强度的梁和不同强度的柱在地震作用下的延性比要求。
图5-9a是20层框架结构的几何尺寸和每个楼层重量,图5-9b列出了所有构件的刚度比,各构件刚度由下向上逐渐减小,标准框架的基本自振周期是2.2s,框架按美国规范设计,框架梁的屈服强度和计算内力之比为2,柱的屈服强度和计算内力之比(以下称为强度比)为6。采用2025年ElCentro地震记录的南北方向分量作为地面运动的输入波,计算最初8s的反应。

图5-9 20层框架结构的几何尺寸
a)结构剖面 b)构件刚度比
为了比较具有不同强度梁的影响,改变梁的强度比,设定了三种强度比:1.5、2、4,柱维持强度比为6。图5-10是三种梁强度比计算所得结果的比较:图a比较结构侧移,除接近顶部的几层以外,梁的强度对侧移影响不大;图b是对梁延性要求的比较,梁的强度和延性要求几乎成反比,梁强度最高的框架中,大多数梁尚未屈服或刚刚屈服,梁的强度愈小,梁的延性比要求愈大(屈服愈早的梁,塑性变形必然愈大);图c是对柱轴力的影响,明显可见,梁强度愈大,柱的轴力也愈大;图d是对柱延性比要求的比较,三种情况中,16层以下的柱延性系数均小于1(尚未屈服),而在上部,则梁的强度愈大,柱子的延性比要求愈高。
图5-11是柱强度比设定为2、6、10三种情况的比较,梁的强度比维持在2。图5-11a说明柱强度对侧移影响不大;图5-11b说明柱强度愈大,对梁的延性比要求愈高;由图5-11c可见,在柱强度最大的情况下,全部柱不发生屈服(延性比小于1);而柱强度最弱的情况下,则柱几乎全部进入屈服(从b图可见这种情况中只有9层以下的梁进入屈服)。也就是说,柱强度愈大,对柱的延性比要求愈低,而对梁的延性比要求却增大了。
上述比较具体说明了强柱弱梁设计所达到的效果:降低梁的强度可以降低对柱延性比的要求,可以减小柱的轴力,虽然对梁的延性比要求增大了,但是梁是延性很好的构件,容易实现。(https://www.chuimin.cn)

图5-10 梁屈服强度比为1.5、2、4三种情况的比较
a)最大侧向位移值 b)梁延性要求 c)柱轴力 d)柱延性要求

图5-11 柱屈服强度比为2、6、10三种情况的比较
a)最大侧向位移 b)梁延性要求 c)柱延性要求
相关文章
1978年日本宫成冲两次地震中,以及其他地震中类似的短柱也有很多破坏。在1975年日本大分地震中八重湖宾馆也是由于长、短柱共同受力,短柱破坏后长柱也破坏了。图4-35 日本十绳冲地震八户专科学校教学楼窗间墙短柱破坏角柱和节点区的破坏也是常见的。......
2025-09-30
对于框架,可能的屈服机制有梁铰机制、柱铰机制和混合机制几种类型,由地震震害、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可以得到梁铰机制优于柱铰机制的结论。图5-8a是梁铰机制,它是指塑性铰出现在梁端,除了柱脚可能在最后形成铰以外,其他柱端无塑性铰;图5-8b是柱铰机制,它是指在同一层所有柱的上、下端形成塑性铰。实践证明,设计成梁铰机制的结构延性好。图5-8 框架屈服机制a)梁铰机制 b)柱铰机制 c)混合铰机制......
2025-09-30
图2-7 结构体系发展过程建筑功能、建筑形式、建筑高度和空间利用的需要和不断发展,促成了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材料应用的发展。双重抗侧力体系的出现是结构体系上的一次飞跃。随后出现的框架—筒体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都是双重结构体系概念的发展与应用。近年来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中,桁架筒应用逐渐增多。介绍结构体系的发展,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和发展,不能不提到一位杰出的美国结构工程......
2025-09-30
延性是指构件和结构屈服后,具有承载能力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且有足够塑性变形能力的一种性能,一般用延性比表示延性——即塑性变形能力的大小。......
2025-09-30
无论是基于承载力延性的抗震设计,还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都需要用到弹塑性时程分析或弹塑性静力计算,目前计算软件已有较大改进,应用日益广泛。通常,弹性时程分析采用杆模型,弹塑性时程分析采用层模型;用于研究时采用杆模型,用于设计第二阶段的倒塌验算时,采用层模型等。......
2025-09-30
我国是在地震区建造抗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数量最多、也是高度最高的国家。混合结构则是指在整个结构中采用钢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或组合构件组成的结构。......
2025-09-30
按照我国“抗震规范”给出的反应谱计算,长周期结构地震作用很小,计算得到的剪重比小于规范规定的数值,规范要求调整结构刚度,加大地震作用,以满足最小剪重比的要求。此外,结构振动特性和变形的大小不仅与结构刚度有关,还与场地土有关,当结构自振周期与场地土的卓越周期接近时,建筑物的地震反应会加大,无论振动变形还是地震力都会加大。......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