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傈僳族信仰与文化-傈僳学史料丛刊

傈僳族信仰与文化-傈僳学史料丛刊

【摘要】:另一个是傈僳族人祝发清,当时他作为一个基督教的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才慢慢地转变观念,最后到云南省民委工作。他也在傈僳族专业委员会担任过职务,且是终身的名誉主席。早年间其他民族搬迁到我们办事处,居住几年后又都搬走了,因为当地的傈僳族文化比较浓厚,虽然我们傈僳族在早期没有文字,但是我们靠口传留下来好多文化,尤其是我们傈僳族的音乐文化比较丰富。

早期傈僳族没有文字,我们现在使用的傈僳族文字并不是我们傈僳族自己创制的,而是西方传教士进入怒江之后,为了便于传教,就结合了英文字母和当地发音创制了傈僳文。比如阔时节,其实在怒江地区类似于西方国家过的圣诞节,因为时间都差不多,都是每年冬月末最后一个属龙日就是平安夜,第二天属蛇就是我们的大年初一了。当时怒江边的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都是这样过阔时节的。我们兰坪县不过,虽然基督教也传到了我们县,但是信教的人少,由于信仰基督教要做礼拜,在礼拜天要到教堂祷告之类的,就没有时间搞生产,而且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现在信基督教的人也越来越少。

胡应舒在基督教方面的研究颇多,也最具有发言权,世界各地的基督教他都研究得很深入。他最初是腾冲猴桥镇胆扎的傈僳族,他的父辈最先迁移到缅甸,后面又迁回来,在腾冲的胆扎安了家,所以他在缅甸有很多傈僳族亲戚。另一个是傈僳族人祝发清,当时他作为一个基督教的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才慢慢地转变观念,最后到云南省民委工作。他也在傈僳族专业委员会担任过职务,且是终身的名誉主席。

在我的家乡会唱歌跳舞的傈僳族很多,在我们办事处有一万多的傈僳族。早年间其他民族搬迁到我们办事处,居住几年后又都搬走了,因为当地的傈僳族文化比较浓厚,虽然我们傈僳族在早期没有文字,但是我们靠口传留下来好多文化,尤其是我们傈僳族的音乐文化比较丰富。歌唱的主要内容都是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唱的都是生活中的大小事宜。在我老家傈僳族的音乐,除优叶、摆时、木刮这三大调外,还有爱情调、水戏调、孤单调、小笙调等,这些调子都是唱三天三夜都唱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