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当前学前儿童游戏课程问题存在及改革实践探索

当前学前儿童游戏课程问题存在及改革实践探索

【摘要】:根据笔者五年来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教学经验,以及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和学生给予的教学反馈,发现目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在技能目标方面,强调使学生获得创设幼儿园游戏的环境,组织实施幼儿园游戏,观察、指导、评价学前儿童游戏等能力。在情感目标方面,强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游戏观、教育观。

根据笔者五年来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教学经验,以及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和学生给予的教学反馈,发现目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课程目标:技能目标落实不到位

由于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属于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应用理论课程,所以,需要既考虑知识性目标又考虑实践性目标,可以按照布鲁纳的三维课程目标来设置,即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在认知目标方面,强调对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的基本认识,理解学前儿童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掌握幼儿园各种类型游戏的特征、价值、观察与指导。在技能目标方面,强调使学生获得创设幼儿园游戏的环境,组织实施幼儿园游戏,观察、指导、评价学前儿童游戏等能力。在情感目标方面,强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游戏观、教育观。但是,由于现有的教学资源有限(如缺少训练学生游戏技能的实训室,无法开展现场教学),教师虽然设置了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技能目标,但不得不在教学过程中对该目标大打折扣,降低要求,以致技能目标难以有效实现。

(二)课程内容:繁多、偏理论

翻阅目前已出版的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教材,会发现该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繁多,如果要面面俱到,一学期72个课时都显勉强;而且有些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很强(如游戏理论流派、游戏治疗),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讲解,以致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理解困难;甚至一些已经被当今学界否定批判的内容也出现在教材中(如亲子游戏中的智点瞬晃),所以必须要对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内容进行删减、整合、更新。

(三)课程实施: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学前儿童游戏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围绕书本讲概念、讲理论,缺少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经典案例分析,对学生游戏技能、组织开展游戏活动、观察指导学前儿童游戏的实训。所以,教师仍旧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提问法、讨论法,更多的时候是教师讲,学生听,鲜有课堂讨论,至于培养学生组织开展游戏的实践能力在传统的讲授制教学中更是难以实现。这种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被动,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更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学生学业评价:偏重理论知识考核

对学生学业评价仍然采用期末笔试的方法,来考核学生对教材中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带来了诸多弊端,如教师授课过程中,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平时懒散,考前突击复习,不能系统、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更无法考核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获得的游戏实践能力。加之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对于学生运用本课程理论知识组织开展游戏活动的实践能力,以及把所学知识用于观察指导学前儿童游戏的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无法客观准确地给出评价,难以通过学业评价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