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站台采用无中间柱雨棚之后使得视野开阔、乘客进出站方便。目前,我国无中间柱雨棚主要用于桥式车站之上。为了节省用钢量、增加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无中间柱雨棚通常采用拱式结构,个别情况下可采用门架式或多曲面结构。故我国的客货共线铁路、高速铁路目前较少采用这种无中间柱雨棚。......
2023-08-21
线间立柱雨棚简称线间柱雨棚,俗称无站台柱雨棚(简称无柱雨棚),这种雨棚结构形式并不是没有雨棚柱,而是其结构柱设置在铁路股道之间,站台上不设置结构柱,故应称为线间柱雨棚,可为旅客提供更为开敞和舒适的候车与通过空间。例如北京站、北京南站、延安站、盐城站等车站都采用了线间立柱雨棚,如图4.21 所示。
图4.21 线间立柱雨棚
线间立柱雨棚可以突出景观特点,设计新颖,造型别致,形成覆盖整个站台的通透的无柱空间。线间立柱雨棚与过去传统车站的站台立柱雨棚相比,站台上除了上下天桥地道的楼梯外没有一根柱子,可以最大限度给站台上的旅客留下活动空间,使旅客在站台上的通行和视线不受阻碍,给站台带来宽敞、通透的视觉美感。大跨度的雨棚解决了风雨对旅客、列车和站台的侵扰问题,同时无站台柱雨棚也使得车站的城市门户形象更为突出,给旅客以更深刻的印象。我国大型、特大型客站及高速铁路的雨棚大部分为线间立柱雨棚。
当然,线间立柱雨棚的造价比悬挑雨棚高。到底采用线间立柱还是站台立柱雨棚需要根据客站的等级、客运量的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
1)线侧式车站
我国大部分高速铁路采用线侧式站房、房侧式线间立柱雨棚。它是一个全开敞的窄长建筑,屋面会出现较大的负风压(吸力);由于跨度大,通常还有较大的悬挑,风荷载体形系数大,风振效应明显,需对结构构件或体系进行调整。对于采用线侧式布局的中小型站房,由于站房体量相对较小且偏于一侧,相对来说线间立柱雨棚与站房的结合处理比较困难,与跨线天桥在高度上的配合较复杂。一般来说,应对跨线天桥上方的雨棚做局部处理,把雨棚局部抬高或逐步升起,避免出现为了完全覆盖天桥而将雨棚高度整体提升过高的情况。
相比之下,传统客站的有站台柱雨棚与跨线天桥之间一般来说只存在衔接问题,关系比较简单明了。而线间立柱雨棚由于采用全覆盖或半覆盖的大跨度结构,雨棚与跨线天桥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
基于对收集的高速铁路车站样本进行统计,线间立柱雨棚结构柱高最小值为8 m,最大值为26.3 m,平均高度为12.8 m;线间立柱雨棚为大跨结构,上部为钢结构屋盖体系,追求大空间,所以结构柱通常比站台柱雨棚的柱高要高一些。这样的雨棚屋盖结构体系和增大的柱高都使得工程数量、工程造价不同程度地增加。
基于上述分析,对于中小型线侧式站房,应多选用传统的有站台柱雨棚结构,这样既可以简化设计和施工、节省工程用量,同时也可以满足中小型客站服务旅客上下车的空间要求。对于大型、特大型车站,应优先选用线间立柱雨棚。
2)高架车站
大型的客运枢纽站大多采用线上的跨线高架站站房、房翼式雨棚。主站房横跨在股道和雨棚之上,一般来说,这种站房形式对站棚一体化的处理比较容易,如上海虹桥站、武汉站、北京南站。石家庄站雨棚与高架站房的结合如图4.22 所示。
图4.22 高架式车站雨棚与高架站房的结合(石家庄站)
(1)柱高
雨棚高度方面需要考虑列车通行以及与站房、天桥等高程和形体的协调,其高度达到十几米乃至二三十米。由于线间立柱雨棚利用大跨结构,将支撑雨棚的柱子设立在站台外、轨道间,形成覆盖整个站台通透的无柱空间。一般情况下,线间立柱雨棚结构的立柱较高,结构造型较复杂。除去柱顶端复杂结构部分,柱高主要集中于12 ~16 m。
(2)顺股跨度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线间立柱雨棚的顺股跨度集中分布在18 m、20 m、23 m 和24 m,说明雨棚结构的设计参数取值规律性强。钢管混凝土柱结构形式的雨棚柱设计的顺股跨度目前集中在22 ~24 m。而顺股跨度大于30 m 的样本大多采用钢结构柱。
(3)垂股跨度
雨棚垂直轨道方向的雨棚柱跨度为垂股跨度。由于受到站台布置的影响,故分布规律性较强。目前,我国高速铁路雨棚大多数样本对应的垂轨跨度集中于42 ~47 m,还有为数不多样本的垂轨跨度集中于20 ~22 m。目前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的样本较多,且垂轨跨度集中在42 ~50 m。垂股跨度短于40 m 的多采用钢结构柱;而垂股跨度长于50 m 的多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结构。
3)桥式车站
在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车站中,较多采用桥式车站,即轨道层和候车厅均建于桥上。目前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桥式车站中,当股道数量较多时,其雨棚采用线间立柱结构形式。
(1)雨棚结构高度与柱高
桥式站房的线间立柱雨棚结构高度变化范围较大,主要集中在10 ~20 m。因为雨棚结构高度的变化范围较大,雨棚柱的高度范围变化也较大,主要集中在6 ~16 m。由于轨道层在车站顶部,这使得雨棚贯穿站房顶部成为可能,如图4.16(c)、图4.23 所示。
图4.23 桥式车站雨棚贯穿站房顶部(苏州北站)
(2)雨棚柱跨度
目前,我国铁路桥式车站雨棚柱的顺股道跨度主要为10.9 m 和32.7 m 两种布置方式。
雨棚柱垂直股道跨度为5 ~70 m,变化较大。其中采用较多的两种跨度为17 m 和30 m。雨棚柱垂直股道的跨度布置主要考虑车站到发线和站台的布置。由于站场规模不同,故变化范围较大。
(3)雨棚柱类型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中,桥式车站的雨棚柱主要有钢柱、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柱、钢管柱和钢筋混凝土柱相结合4 种类型。其中钢柱为桥式车站雨棚柱的主要类型,占数据样本总数的70%以上;其次为钢管混凝土柱,占数据样本总数的15%左右;其他类型柱的数据样本较少。
钢筋混凝土柱的工程用量相对较小,但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例子并不多。与其他结构形式比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在用于大跨度结构时优势不明显;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承载力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其施工复杂,应用这种形式的样本也较少;钢结构柱相对于钢管混凝土结构柱自重小、承载力强,大部分桥式雨棚柱结构大量选用这种结构形式。
4)形式与尺寸举例
客运站的雨棚应与站台等长,站台地道出入口处应设雨棚。雨棚的宽度应与站台的宽度相适应,且不应小于中间站台的宽度。
影响雨棚形式和尺寸的主要因素是股道和站台的布置及数量,以及站房、地道的位置。股道和站台的布置及数量影响雨棚的横向跨度,如站房和地道与雨棚柱结合,将直接影响雨棚的纵向跨度。作为案例,图4.24 至图4.26 给出了几种主要的线间立柱雨棚的结构形式与相应尺寸。
图4.24 雨棚与站房分离
图4.25 雨棚与站房结合
图4.26 北京南站线间立柱雨棚(单位:m)
有关铁路车站的文章
这些站台采用无中间柱雨棚之后使得视野开阔、乘客进出站方便。目前,我国无中间柱雨棚主要用于桥式车站之上。为了节省用钢量、增加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无中间柱雨棚通常采用拱式结构,个别情况下可采用门架式或多曲面结构。故我国的客货共线铁路、高速铁路目前较少采用这种无中间柱雨棚。......
2023-08-21
PFC的核心作用是限制电网输入电流谐波。IC1片内的基准电压为7.5V,由电阻R12决定输出电压的大小。R20、R21、R23、R24及C24是交流电压取压元件,它们对PFC电路的工作状态起着重要作用,要选用合适参数的元件。......
2023-06-25
基于彩色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款式设计系统一经问世,便受到很多设计师的青睐。款式设计系统提供铅笔、麦克笔、水彩笔、油画棒等多种绘画工具,使得设计师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款式设计系统具有面料设计与处理功能,不仅能够进行各种面料设计,还能够对已有面料和扫描面料进行二次设计。另外,款式设计系统提供的各种效果工具,可以完成许多充满艺术情调而用手工又难以完成的变幻无穷的效果。......
2023-06-22
图5-5低压电源电路合上发射机的主电源空气开关S1后,220V的单相交流电送到低压电源变压器T2的初级,T2的次级分别输出31V、20V、20V、15V的交流电,送到低压电源A1的整流电路输入端。R5、R2是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N2的外接电阻、电位器,调节电位器R2的抽头位置可改变N2的输出电压。发光二极管VD18及电阻R2构成+30V电源指示电路,用来指示+30V电源的工作状态,R2用于限制通过VD18的电流。......
2023-06-26
所以说,德国的设计是冷静的、高度理性的,正是缘于模数化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设计方式。贝聿铭建筑事务所的模数化设计,体现出模数制的精妙之处。......
2023-10-03
所以,切换面的设计是滑模变结构设计中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本节将重点介绍滑模变结构控制中切换函数的几种设计方法[63,66,87]。式中,且Q11,Q22为非奇异;t0为进入切换面的时刻。这里,我们可以将式表示成分块形式式中,C2和V1分别为m×m以及×阶矩阵,即有对系统式,设其切换函数为S=Cx,则由可以计算出其等效控制为同时可以确定滑动模态的微分方程如下:式中,K=-1CA。因此,通过特征向量配置方法确定的切换函数。......
2023-06-24
我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和课程结构调整严重滞后,所设置的课程内容老化陈旧,致使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实际要求。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和课程结构调整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中也蕴含着一定规律,即学科专业和相关的课程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复合影响,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缩影。所以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既要注意切实性、更要体现引领性。......
2023-11-30
数据搜集的主要形式是统计调查,它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做好统计调查,必须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调查对象必须明确总体界限,划清调查范围,区别应调查和不应调查的对象。在实际工作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密切相关,调查单位是调查的承担者,而报告单位是负责上报调查资料的单位。......
2023-08-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