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佑兄作古两年多了,我早想写一篇悼念文章,也应该写一篇悼念文章。母亲信佛,慈善严正,“文化大革命”最狂热的时候病故,享年八十余,是文佑兄和我,由医院太平间接出,送往东郊火葬场的。文佑兄生于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夏日,长于我一年有半。也举一事为证,是三四年以前,我依旧规,于秋日到天津,事先约好,中午到文佑兄家吃饭。是“文化大革命”中大刮外调风的时候,天津来人找我,想让我说文佑兄曾加入国民党。......
2025-09-29
以上所述,是专论几个与理学有关的人的思想;但在这过渡期中,还有几位学者的学术思想,也很重要,也得在这里附带说说。章炳麟说:“然其卓荦自得,又不违于质信者,唐世亦非无一二也,史如刘知几,政典如杜佑,谋议如陆贽,齐此则止矣。”(《检论·案唐》)陆贽的谋议,偏于现实的政治,在这里用不着说;所以以下仅就刘知几一人述之,并兼述杜佑。
刘知几治学的经过
彭城刘知几自叙其治学经过曰:“予幼奉庭训,早游文学。年在纨绮,便受《古文尚书》……而其业不成。……先君……始授以《左氏》,期年而讲诵都毕……次又读《史》《汉》《三国志》。既欲知古今沿革,历数相承,于是触类旁观,不假师训。自汉中兴以降,迄乎皇家实录……而窥览略周。……旅游京洛,颇积岁年,公私借书,恣情批阅。至如一代之史,分为数家,其间杂记小书,又竞为异说,莫不钻研穿凿,尽其利害。加以自小观书,喜谈名理,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习。故始在总角,读班、谢两《汉》,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其后见张衡、范晔集,果以二史为非。其有暗合于古人者,盖不可胜纪。……昔仲尼以睿圣明哲,天纵多能,睹史籍之繁文,惧览者之不一,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以修《春秋》……其文不刊,为后王法,自兹厥后,史籍逾多。苟非命世大才,孰能刊正其失。嗟予小子,敢当此任。其于史传也,尝欲自班、马已降,讫于姚、李、令狐、颜、孔诸书,莫不因其旧义,普加厘革。但以无夫子之名,而辄行夫子之事,将恐致惊末俗,取咎时人,徒有其劳,而莫之见赏,所以每握管叹息,迟回者久之。非欲之而不能,实能之而不敢也。既,朝廷有知意者,遂以载笔见推,由是三为史臣,再入东观。……虽任当其职而吾道不行,见用于时而美志不遂,郁怏孤愤,无以寄怀。……故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史通自叙》)
《史通》的宗旨与内容
他接着又言《史通》的宗旨与内容:“若《史通》之为书也,盖伤当时载笔之士,其义不纯,思欲辨其指归,殚其体统。夫其书虽以史为主,而余波所及,上穷王道,下掞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自《法言》已降,迄于《文心》而往,固以纳诸胸中,曾不
芥者矣。夫其为义也,有与夺焉,有褒贬焉,有鉴诫焉,有讽刺焉。其为贯穿者深矣,其为网罗者密矣,其所商略者远矣,其所发明者多矣。盖谈经者恶闻服、杜之嗤,论史者憎言班、马之失;而此书多讥往哲,喜述前非,获罪于时,固其宜矣。犹冀知音君子时有观矣焉。尼父有云:‘罪我者《春秋》,知我者《春秋》’,抑斯之谓也。”(《史通自叙》)
评古史(https://www.chuimin.cn)
他批评古史轻事重言之失道:“盖古之史氏,区分有二焉:一曰记言,二曰记事。而古人所学,以言为首,至若唐、虞之《典》,商、周之《诰》……凡有游谈专对献策上书者,莫不引为端绪,归其的准。其于事也则不然,至若少昊之以鸟名官,陶唐之御龙拜职,夏氏之中衰也,其盗有后羿、寒浞,齐邦之始建也,其君有蒲姑、伯陵,斯并开国承家,异闻奇事,而后世学者罕传其说,唯夫博物君子或粗知其一隅。此则记事之史不行,而记言之书见重,断可知矣。及左氏之为传也,虽义释本经,而语杂他事,遂使两汉儒者嫉之若雠,故二传大行,擅名于世。又孔门之著录也,《论语》专述言辞,《家语》兼陈事业,而自古学徒相授,唯称《论语》而已。由斯而谈,并古人轻事重言之明效也。然则上启唐、尧,下终秦、穆,其书所录,唯有百篇,而书之所载,以言为主,至于废兴行事,万不记一,语其缺略,可胜道哉!故令后人有言:‘唐、虞以下帝王之事,未易明也。’”(《史通·疑古》)
他又批评古史之“动皆隐讳,爱憎由己”,其言曰:“案《论语》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又曰:‘成事不说(事已成,不可复解说),遂事不谏(事已遂,不可复谏止),既往不咎(事已往,不可复追咎)。’又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用也。可用而不可使知者,百姓日用而不能知。自此引经三处,注皆全写先儒所释也)夫圣人立教,其言若是。在于史籍,其义亦然。是以美者因其美而美之,虽有其恶,不加毁也。恶者因其恶而恶之,虽有其美,不加誉也。故孟子曰:‘尧、舜不胜其美,桀、纣不胜其恶。’魏文帝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汉景帝曰:‘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斯并曩贤精鉴,已有先觉,而拘于礼法,限以师训,虽口不能言,而心知其不可者,盖亦多矣。又案鲁史之有《春秋》也,外为贤者,内为本国,事靡洪纤,动皆隐讳,斯乃周公之格言。然何必《春秋》,在于六经,亦皆如此。故观夫子之刊书也,夏、桀让汤,武王斩纣,其事甚著,而芟夷不存(此事出《周书》。案:《周书》是孔子删《尚书》之余以成其录也)。观夫子之定《礼》也,隐闵非命,恶视不终,而奋笔昌言,云‘鲁无篡弑’。观夫子之删《诗》也,凡诸国风,在于鲁国,独无其章(鲁多淫僻,岂无刺诗,盖夫子删去而不录)。观夫子之《论语》也,君娶于吴,是谓同姓,而司败发问,对以‘知礼’。斯验圣人之饰智矜愚,爱憎由己者多矣。”(《史通·疑古》)
他这样怀疑古史,于是旁及诸书,列举可疑之处十条,逐一批驳,而归结到“远古之书,其妄甚矣”(《史通·疑古》)。所以知几《史通》,实为中国史评诸书之祖,后此惟有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足与《史通》抗衡。至于他反对隐讳,反对主观的爱憎,注重兴废行事,则更是史家应有的史德与史识。
杜佑的《通典》
唐代更有万年、杜佑,贯通古今,网罗洪纤,以作《通典》。其书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门,各门沿革演变,都有原原本本的叙述,实为中国文化史之祖。宋世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与郑樵的《通志》,即本于《通典》而作。
相关文章
文佑兄作古两年多了,我早想写一篇悼念文章,也应该写一篇悼念文章。母亲信佛,慈善严正,“文化大革命”最狂热的时候病故,享年八十余,是文佑兄和我,由医院太平间接出,送往东郊火葬场的。文佑兄生于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夏日,长于我一年有半。也举一事为证,是三四年以前,我依旧规,于秋日到天津,事先约好,中午到文佑兄家吃饭。是“文化大革命”中大刮外调风的时候,天津来人找我,想让我说文佑兄曾加入国民党。......
2025-09-29
百里奚早年贫穷困乏,自小给人放牛,三十岁方娶妻杜氏,杜氏贤良能干,且歌声甜美,夫妻二人很是恩爱。百里奚颇有才华,面临家庭的窘迫,妻子鼓励他到外面谋求一番事业。百里奚觉得妻子说的很有道理,便决定启程外出开创事业,妻子连夜为他备好了行囊。百里奚多番打听,也未打听到妻儿的下落,便无奈地再次离开了家乡。百里奚在去秦国的途中,逃亡到了楚国。......
2025-09-29
王勃因此声名大噪。这时候王勃只有14岁。但是在这些浸透了泪水的送别诗中,却有一首与众不同,那就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了解了王勃的生平,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的送别诗写得如此潇洒豪放了。虽然王勃后来身世很坎坷,但是他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却成为经典名篇,鼓励着后代无数为了更好的明天而背井离乡的人们,也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人生中的离别。......
2025-09-29
墨家的开创者是墨子。墨子名翟,姓墨,鲁人,或曰宋人。如今《墨子》五十三篇,即其著作。由这段话看来,可见墨子虽受了儒家的影响,但是又反对儒家。墨子言兼爱,儒家却言仁;仁是由亲以及疏,所谓爱有等差者是,故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既言节用,必然因是而倡薄葬。他认为儒家厚葬久丧有三种害处:第一国家必贫,第二人民必寡,第三刑政必乱。......
2025-09-29
钱暄主要是疏通东城的水流,调整州城的位置,化害为利,着实是台州城市建设历史上富于创见的重大事件。这一举措既解决了东城城墙屡毁于水灾,导致城东防御上的重大缺陷,又将原先“船场水军营”改建为城外的湖泊,其性能实际起到了“池”的作用,巧妙地解决了东城易攻难守的隐患,还为州城官民增添了一处风景区。今临海城东湖之东有一条道路就叫钱暄路,就是台州人民对钱暄在台州修建州城的纪念。......
2025-09-29
儒家的开创者为孔丘。孔子少贫贱,及长,做了季氏史,料量平,又做了司职吏,而畜蕃息。更出其读《易》心得,成《易·系辞文言》;又依据鲁国的史记,作了一部《春秋》。孔子事略,已如上述。今请述孔子在当时思想界的地位。[12]足见老子是思想的革命家,是替思想界开辟道路的前卫战士;而孔子却是踏着老子所开辟的道路从事建立适合于社会的思想体系的人,所以孔子的思想较老子为缓和,而是属于改进派的。其次,请言孔子思想的内容。......
2025-09-29
我国1989年公布的膳食指南是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我国政府曾在1992年世界大会上承诺制订改善国民营养行动计划,并将膳食指南列入行动计划之内。包括大豆及其他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密切相关。......
2025-09-29
在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语境中,“中国风”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其后,“中国风”泛指一种追求中国情调的艺术风格,较常见于绘画和装饰等方面。中国本土的“中国风时尚”主要指服装、服饰、家居设计等方面以中国文化元素为主、突显中国传统美学特色的设计风格及其作品,这种时尚设计同样吸收了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设计方法及设计理念,具有在国际范围内流行的可能性。......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