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有力地反击了借环境问题污名化中国的行为,顺应了人民的期待,彰显了党的领导优势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2025-09-29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是风云激荡、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2025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开启了近代社会主义的思想滥觞,而后社会主义经历了由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任何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经历了挫折和低谷,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明显的,前途是不可阻挡的。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和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检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取得的突出成绩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消除了阶级对立,是正义的社会形态,生态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包含着系统的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观察,发现了其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对工人阶级生态权益的严重剥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工人阶级空前的自然压迫,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与自然关系,并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矛盾真正解决的制度化方案,人与自然的和解是社会主义的重要追求。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虽然还不具备实现共产主义的全部条件,但向共产主义不断趋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自然也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作为异质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消灭了资本的统治权,为人和人、人和自然矛盾的真正解决准备了条件。相较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资本逻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干扰,确立人民逻辑并全面重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强大动力,人与自然关系得到实质改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之一。相较于存在种种弊端和自身无法克服的有深刻矛盾的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资源供给和人员配备,能够有效凝聚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和实际行动,能够汇集起建设生态文明的最大合力。资本主义作为在工业文明时代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奇迹的社会制度,曾一度掌握了国际话语权,其制度优势被放大、弊端被遮蔽。20世纪下半叶以来社会主义经受的现实挫折掩盖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规律也遭到了普遍质疑,“社会主义已死”等论调广泛传播、“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等媚外心态也普遍滋生。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作为创造了巨大生产力并将人从人身依附的封建关系中解脱出来的社会制度,具有客观的历史贡献和进步意义,但其无法克服的深刻矛盾决定了其必然被共产主义替代的历史命运。但在发展的现实差距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何来证明呢?消除对社会主义的误解、误读是更好地聚精会神搞建设、保持道路自信的现实需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对社会制度前途命运的判断应将其置身于较长的历史时期,并以动态的眼光进行检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事实上就是对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生命力的有力证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取得的突出成绩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的优越性,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2025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一幅波澜壮阔、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的画卷映入眼帘。中国共产党是执政为民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书写了党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史。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维度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斐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人民的广泛参与、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力保障,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彰显了党的领导优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切实回应了人民的生态期待,有力反击了借“污染”污名化中国的行为,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25],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丝毫不可松懈,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面对繁重的建设任务的同时也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人民的生态权益、国家的发展利益、民族的发展权益将会得到更好的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会进一步显现。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具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是世界生态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进步力量,利于中国同时造福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价值。
【注释】
[1]本文系楚雄师范学院2025年度校级一般(思政专项)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价值意蕴研究”(XJSZ2009)的阶段性成果。
[2]万本太,汤升享,孟伟,等.美丽中国不是梦——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杭州)主题对话(节选)[J].中国生态文明,2014(1):2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
[4]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5.
[6]曾向红,李琳琳.国际关系中的污名与污名化[J].国际政治科学,2020(3):78.
[7]曾向红,李琳琳.国际关系中的污名与污名化[J].国际政治科学,2020(3):78.
[8]辛闻.外交部就美国务院发布《中国破坏环境》事实清单等答问[EB/OL].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cn/txt/2020-09/28/content_76761445.htm.
[9]澳大利亚山火使天气变糟 外媒竟从中国身上找“自信”[EB/OL].凤凰网资讯,https://news.ifeng.com/c/7tDCPd7TNOy,2020/01/14.
[10][澳]John Coulte.西方无权指责中国过度耗能[J].中国经济周刊,2010(30):19.
[11]张蕾.七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N].光明时政,https://politics.gmw.cn/2019-09/30/content_33201370.htm.(https://www.chuimin.cn)
[12][澳]John Coulte.西方无权指责中国过度耗能[N].中国经济周刊,2010(30):19.
[13]英媒:西方媒体片面报道中国污染[EB/OL].环球网,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JzmgV,2013/02/20.
[14]刘晓云.国外高度评价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J].红旗文稿,2020(24):46.
[15]刘晓云.国外高度评价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J].红旗文稿,2020(24):46.
[16][美]小约翰·柯布.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J].人民论坛,2018(30):21.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
[19]作者不详.管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2.
[20][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8.
[21][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
[22][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4.
[23][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60.
[24]郇庆治.2025年生态主义思潮:从中国参与到中国引领[J].人民论坛,2019:53.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9.
相关文章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有力地反击了借环境问题污名化中国的行为,顺应了人民的期待,彰显了党的领导优势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2025-09-29
事实是反击污名化行为的最有力武器,中国政府为改善中国生态环境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切实成绩是对以“污染”污名化中国行为的有力反击。无论是我国主动向国际社会发声,还是相关国际友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客观评价都有力地反击了借“污染”污名化中国的行为。......
2025-09-29
加快生态河道建设和农村沟塘综合整治,改善水生态环境。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济南市是水利部确定的全国第一个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河湖湿地水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得到改善,水功能区达标率明显提高,全社会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2025-09-29
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对此作出一系列安排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亦写入党章。由此,生态文明建设正式上升为宪法所确认的国家发展战略。当前,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25-09-29
1)单体空间与建筑中的社会主义符号“作为我们社会主义今天的建筑,必然要正确地反映我们今天蓬勃发展的政治气氛和思想内容,符合我们时代总的精神面貌,给我们这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以精神上的鼓舞。”除上述具有全市甚至全国意义的公共空间与建筑外,社会主义的符号价值还体现在普通的建筑单体及建筑的细部。此外,标语也是空间符号价值的一种表达方式,有着更为直接的涵义表达。......
2025-09-29
这是中国精神之本。第六,中国精神的独特性主要通过本体致思、思维方法、认知理论、人本学说、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方式、意志品格等得以展示和实现。......
2025-09-29
武帝为了解决日趋严重的民生经济问题,推行经济改革政策,实施社会主义,建立国营制度,以防止私人独占山川的资源;避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国家收买过剩的物品,当物价高涨时,国家便抛售这些物品,于是物价便下跌。为了方便货物买卖交易,武帝并令由官铸五铢钱,通行全国。100年后,武帝的这些革新措施,被人淡忘了,并遭到恶言相向。但当他发现社会的混乱竟日益严重时,他心碎了。......
2025-09-29
2017年6月,“两院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2010年颁布的两个刑事证据规定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应,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