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少数民族党认同与中华民族意识筑牢

少数民族党认同与中华民族意识筑牢

【摘要】: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随着少数民族对党的认同而产生和深化的。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的百年历史,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从云南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25年以后,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进一步构筑少数民族的“政党—国家”认同,调动少数民族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中央恢复并重启了民族工作,通过重申党的民族政策,让少数民族群众再次看到“毛主席的好政策,又回来了”[9]。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依托“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等重大举措,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由于访谈的对象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是经历过旧社会、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的,他们对于执政党及各个时期的社会变迁和生活的变化都有着深刻的感受、认识与评价。他们觉得共产党比太阳光还亮,太阳有些地方都还照不着,但是共产党的政策是可以让每一个地方都享受到的。老百姓就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这样朴素的语言感受着共产党的好处。他们非常有幸福感,坚信在共产党的引领下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坚信党的政策会越来越好,因此要跟着党走。有些老人聚在一起就会经常唱歌颂共产党的歌,笔者记录了一首老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写的夸党的歌曲:

夸 党

太阳出来暖和和

党的好处多又多

领导致富水爬坡

八十老人在唱歌

党的好处多又多

日子好过调子多

调子唱得满山坡

太阳出来暖和和

夸夸党来也应当

领导人民奔小康

美化环境绿荒山

护林防火不烧山

太阳出来暖和和

夸夸党来也应当

永保水源清汪汪

合作医疗保健康

太阳出来暖和和

夸夸党来也应当

孤寡老人心放宽

敬老院里把身安

太阳出来亮堂堂

夸夸党来也应当

港澳同胞转回乡

一国两制人心安(https://www.chuimin.cn)

党的好处值得夸

他把老人当爹妈

全国人民如一家

六十老人给钱花

党的好处真要夸

计划生育顶呱呱

减轻负担少累妈

为了个人为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通过越来越好的民族政策给予老百姓各种看得见的实惠,而老百姓对党的认同也在与日俱增。在党领导中华民族国家构建及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边疆少数民族的政党认同对其赢得自身的合法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认同不但关系党在云南的执政基础,还关系云南边疆地区的政治稳定,也促使政党认同向“政党—国家”认同的转化,促进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习近平同志提出必须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这个命运共同体是多元一体的,一体就是同一国家、同一制度、同一理想、同一目标和同一任务,就是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有了这种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构筑起共同的精神家园[10]

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虽然并未明确提出铸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和任务,但党在实践中对此有着充分认识的自觉,通过一系列政策设计、制度安排和舆论引导,不断强化各民族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在事实上强化了各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的认识[11]。国家意识、民族(中华民族)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随着少数民族对党的认同而产生和深化的。共产党通过积极有效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使少数民族成为共和国平等的一员。从此少数民族有了主人翁的感觉,对他者有了自己人的意识,对共和国有了自己祖国的认同[12]

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的百年历史,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从云南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党在云南的百年历史,就是学习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历史情怀,学习党在民族地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情怀,学习党根植人民的江山情怀;就是要不断增进对党的情怀,就是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注释】

[1]基金项目:2025年度楚雄师范学院校级一般(思政专项)科研项目“家国情怀:云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XJSZ2007)。

[2]习近平.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2025年1月19—21日春节前夕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A].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33.

[3]云南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研究所.云南西盟大马散卡瓦族社会经济调查报告卡瓦族调查材料之一(2025年12月—2025年6月)[R].1958:96.

[4]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241-243.

[5]郑刚.进驻保山地区[C]//吴祯祥.云岭彩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占领并经营云南三年纪实(下册).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828.

[6]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276-277.

[7]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244.

[8]杭州大学中共党史教研室.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教学参考资料3(上)[M].(出版地不详)1984:132.

[9]罗炳正,底润昆.开创“第二个黄金时代”的全国边防工作会议[J].民族团结,1999(9).

[10]孙秀玲.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N].红旗文稿,2016-05-26.

[11]马旭.新中国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初心初探——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建为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10.

[12]徐畅江.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以云南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