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内研究现状评述:国际合作打击索马里海盗问题的研究成果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国际合作打击索马里海盗问题的研究成果

【摘要】:为此,一些学者从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法律依据入手,探讨打击索马里海盗对现行国际法的冲击和挑战,以促使现行国际法相关规则的完善和发展。在安理会授权之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海军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武装护航。也有学者对中国海军舰艇护航亚丁湾的法律依据、意义等进行了探讨。

自2008年以来,索马里海盗劫掠过往商船并勒索巨额赎金的事件时有发生,使得海盗问题,尤其是索马里海盗问题逐渐成为媒体、公众、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索马里海盗问题的研究,归纳起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些学者从索马里海盗的成因、特点入手,探讨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何学明、逄金雷的《透视索马里海盗》(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曹琳琳的《索马里海盗问题成因分析》(载《才智》2011年第2期),黄骏的《关于索马里危机的地缘经济政治思考》(载《西亚非洲》2011年第9期),张超汉的《从国际合作透析对索马里海盗行为的打击》(载《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曹琳琳、张威的《浅析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根源及对策》(载《黑河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翁国良的《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活动新特点与应对措施》(载《舰载武器》2011年第2期)等。

第二,索马里海盗不同于传统海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索马里海盗的劫掠行为,大多发生于属于索马里管辖范围之内的领海或领陆,发生在公海上的很少,因此现行国际法的有关海盗罪规则对索马里海盗不能适用。为此,一些学者从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法律依据入手,探讨打击索马里海盗对现行国际法的冲击和挑战,以促使现行国际法相关规则的完善和发展。例如:王丽玉的《国际罪行——索马里海盗:挑战国际法》(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冷新宇的《关于海盗罪的国际法规则的发展观察》(载《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曲波、刘芳的《索马里海盗的界定及惩治》(载《河北法学》2011年第5期),李桢的《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法律规制研究》(载《中国海事》2011年第3期),伍俐斌的《论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国际法依据》(载《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朱利江的《索马里海盗引发的若干国际法问题》(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刘鹏的《浅析打击索马里海盗授权对国际法的冲击》(载《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4期),王美娟的《论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法律依据》(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等。

第三,随着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深入进行,反海盗行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军舰护航的效力问题,对抓捕海盗的管辖、移交、审判、刑罚等问题,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打击海盗行动的实际效果。因此,有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寻求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有效之策。例如,王丽玉的《国际罪行——索马里海盗:挑战国际法》(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黄惠康的《军舰护航打击索马里海盗:法律依据和司法程序安排》(载《中国海商法年刊》2011年第1期),蔡高强、胡斌的《海盗罪管辖权冲突及其解决》(载《太平洋学报》2009年第9期),黄莉娜的《建立索马里混合法庭之构想》(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第1期),朱文奇、李颖的《打击索马里海盗:既是责任也是挑战》(载《中国海商法年刊》2011年第2期),盛萍的《海盗审判问题之探讨》(载《世界海运》2010年第8期),黄瑶、卢婧的《论索马里海盗的审判及处罚问题》(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6期)。

第四,基于索马里海盗的特殊性及危害性,联合国安理会在2008—2011年通过系列决议,授权各国在经索马里过渡政府同意的情况下,进入索马里境内打击海盗。在安理会授权之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海军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武装护航。也有学者对中国海军舰艇护航亚丁湾的法律依据、意义等进行了探讨。例如:何学明、逄金雷的《透视索马里海盗》(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周姝的《我国军舰赴索马里护航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载《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刘慧的《护航和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法律解读》(载《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第4期),谢德海的《军舰护航的国际法解读》(载《党政论坛》2009年第5期),王湘林的《索马里海盗对我国海上安全的影响》(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刘卫东的《索马里护航,中国海军的得与失》(载《党员干部之友》2011年第12期),王一帆的《中国打击索马里海盗行为的国际法研究》(青岛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