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作为国际法上的个人,理应享有国际人权公约所保护的基本人权。任何经法庭认定为遭受非法逮捕或拘禁的受害者,有得到合理赔偿的权利。并且,在未依法证实有罪之前,不得视为有罪。若受害者因遭受酷刑而死亡,其抚养人应享有获得赔偿的权利。具体来说,在对海盗疑犯进行逮捕后,逮捕国可在本国法院依照国内法和国际法对海盗疑犯进行审判,也可应海盗疑犯国籍国的请求,按照有关的引渡条约将其引渡回国籍国审判。......
2023-08-13
自2008年以来,索马里海盗劫掠过往商船并勒索巨额赎金的事件时有发生,使得海盗问题,尤其是索马里海盗问题逐渐成为媒体、公众、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索马里海盗问题的研究,归纳起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些学者从索马里海盗的成因、特点入手,探讨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何学明、逄金雷的《透视索马里海盗》(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曹琳琳的《索马里海盗问题成因分析》(载《才智》2011年第2期),黄骏的《关于索马里危机的地缘经济与政治思考》(载《西亚非洲》2011年第9期),张超汉的《从国际合作透析对索马里海盗行为的打击》(载《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曹琳琳、张威的《浅析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根源及对策》(载《黑河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翁国良的《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活动新特点与应对措施》(载《舰载武器》2011年第2期)等。
第二,索马里海盗不同于传统海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索马里海盗的劫掠行为,大多发生于属于索马里管辖范围之内的领海或领陆,发生在公海上的很少,因此现行国际法的有关海盗罪规则对索马里海盗不能适用。为此,一些学者从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法律依据入手,探讨打击索马里海盗对现行国际法的冲击和挑战,以促使现行国际法相关规则的完善和发展。例如:王丽玉的《国际罪行——索马里海盗:挑战国际法》(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冷新宇的《关于海盗罪的国际法规则的发展观察》(载《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曲波、刘芳的《索马里海盗的界定及惩治》(载《河北法学》2011年第5期),李桢的《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法律规制研究》(载《中国海事》2011年第3期),伍俐斌的《论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国际法依据》(载《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朱利江的《索马里海盗引发的若干国际法问题》(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刘鹏的《浅析打击索马里海盗授权对国际法的冲击》(载《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4期),王美娟的《论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法律依据》(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等。
第三,随着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深入进行,反海盗行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军舰护航的效力问题,对抓捕海盗的管辖、移交、审判、刑罚等问题,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打击海盗行动的实际效果。因此,有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寻求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有效之策。例如,王丽玉的《国际罪行——索马里海盗:挑战国际法》(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黄惠康的《军舰护航打击索马里海盗:法律依据和司法程序安排》(载《中国海商法年刊》2011年第1期),蔡高强、胡斌的《海盗罪管辖权冲突及其解决》(载《太平洋学报》2009年第9期),黄莉娜的《建立索马里混合法庭之构想》(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第1期),朱文奇、李颖的《打击索马里海盗:既是责任也是挑战》(载《中国海商法年刊》2011年第2期),盛萍的《海盗审判问题之探讨》(载《世界海运》2010年第8期),黄瑶、卢婧的《论索马里海盗的审判及处罚问题》(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6期)。
第四,基于索马里海盗的特殊性及危害性,联合国安理会在2008—2011年通过系列决议,授权各国在经索马里过渡政府同意的情况下,进入索马里境内打击海盗。在安理会授权之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海军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武装护航。也有学者对中国海军舰艇护航亚丁湾的法律依据、意义等进行了探讨。例如:何学明、逄金雷的《透视索马里海盗》(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周姝的《我国军舰赴索马里护航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载《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刘慧的《护航和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法律解读》(载《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第4期),谢德海的《军舰护航的国际法解读》(载《党政论坛》2009年第5期),王湘林的《索马里海盗对我国海上安全的影响》(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刘卫东的《索马里护航,中国海军的得与失》(载《党员干部之友》2011年第12期),王一帆的《中国打击索马里海盗行为的国际法研究》(青岛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等。
有关国际合作打击索马里海盗问题研究的文章
海盗作为国际法上的个人,理应享有国际人权公约所保护的基本人权。任何经法庭认定为遭受非法逮捕或拘禁的受害者,有得到合理赔偿的权利。并且,在未依法证实有罪之前,不得视为有罪。若受害者因遭受酷刑而死亡,其抚养人应享有获得赔偿的权利。具体来说,在对海盗疑犯进行逮捕后,逮捕国可在本国法院依照国内法和国际法对海盗疑犯进行审判,也可应海盗疑犯国籍国的请求,按照有关的引渡条约将其引渡回国籍国审判。......
2023-08-13
正如上节所述,针对在国际合作打击索马里海盗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局限性,国际社会提出或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以寻求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有效办法。借助国际托管制度的经验对索马里进行托管将对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再次,由国际托管组织接受并审查索马里政府移交的请愿书。在国际社会合作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努力中,首先,联合国发挥着主导作用。......
2023-08-13
A期刊论文[1]黄莉娜.建立索马里混合法庭之构想[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1).[2]李伯军.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会员国使用武力的新变化——以武力打击索马里海盗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3]王湘林.索马里海盗对我国海上安全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5).[4]万鄂湘,高翔.论海盗的国际法律地位——兼论打击海盗国际行动中对海盗合法权益......
2023-08-13
经审判,共有52名海盗被判处绞刑,20人被判处在非洲的矿场服苦役,17人被判入狱。仅有一起为媒体报道的案件是也门法院于2010年5月18日认定6名索马里人犯有海上抢劫罪,并判处其死刑。因此,协定规定,肯尼亚不得对欧盟送交其审判的海盗嫌犯判处死刑,即使在海盗活动中造成了受害人的死亡。一国在审判索马里海盗之后,可以将其移交索马里监狱执行刑罚。目前这三种可选择的刑罚方式分别存在着不同的利弊。......
2023-08-13
关于打击海盗行动中使用武力的具体规则,国际法上并无明确的规定,通常的做法是要求遵循一定的交战规则和某些公认的国际习惯法原则。即使对海盗分子或海盗船艇等合法目标使用武力,也应尽量减少对民用物体的附带损伤。即在情况允许时,在使用武力前应尽可能地发出有效的警告,以便给予对方停止敌对行动的机会。......
2023-08-13
当商船被疑为海盗船时,可登船检查。经临检,确认嫌疑船为海盗船时,应扣押船舶及财物,逮捕犯罪嫌疑人,并带回本国交由国内法院审判或依据有关政府间签署的双边协议处理。......
2023-08-13
(一)联合国索马里政治事务处在联合国的各机构中,设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索马里政治事务处无疑与应对索马里海盗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会代表表示,将加强彼此合作,并与有关国际组织合作,打击海盗行为,铲除海盗行为的陆上根源。同时由于该组织专司海洋安全方面各项公约的筹备,因此属于国际上的“立法机关”。......
2023-08-13
对于证据收集的具体手段,既要符合国际法的相关规定,也不能违反国内法有关证据获取和运用的规定。对于受伤或遇船难的海盗,应尽可能地给予必要的救助。对于捕获的海盗嫌犯,也应给予基本的人道主义待遇。在武力反海盗行动中,对于使用武力证据的收集和保全,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其中包括,证据收集的范围、证据收集的方式以及证据收集的具体要求。......
2023-08-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