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挑战与革新的一种教学方式。而根据现有对话教学的理论研究来看,对话教学这种方式能够比较好地将对学生的种种“关注”统一在具体的教学中。......
2023-08-12
在对话教学中,“对话”是一个环节,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对话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有师本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四种。通过共同参与、相互沟通,学生、教师、文本要实现和谐统一。
(一)师生对话
作为对话教学的最基本形态,师生在课堂上进行的生问师答、师问生答是最经常发生的对话形式;而课外,师生的对话方式还表现为日记、周记、作业、试卷、随笔、总结等。例如,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这一渠道,既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内在的想法,又可以以批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建议。同时,师生在交往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眼神来暗示、动作来指示,进行无声的对话。可以说,肢体语言既是师生的沟通方式,又是师生对话的有效形式。
师生对话是基于师生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对话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强调师生人格的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人格高低贵贱、权势强弱之分。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作为有生命的、具有平等地位的人相遇,相互尊重彼此的独特个性,自由而持久地交换意见,共享不同的个人经历、人生体验。对话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民主和平等的观念,学习尊重差异、尊重生命。由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形成了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对教学而言,教学对话意味着互动,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题的凸显、个性的展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二)生生对话
生生对话是学生相互学习的重要活动,既有知识的交流,又有情感的传递,既有行为互动,又有思维互动。生生对话能使学生集思广益、相互交流与合作,始终处于积极探究之中,从而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发展。角色体验也能让对话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可让学生在参与对话、解读教材、体悟文本意境的基础上,自由选择有关角色进行表演和体验。
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学生不仅要放声地讲,还要静心地听。在课堂上,每当学生听到不完全相同的做法时,他的智力就在接受挑战、思维就受到启发与碰撞。为此,教师要善于营造生生对话的氛围,就要接纳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让不同的意见、观点碰撞、激荡和交融。
(三)师本对话
师本对话,指的是教师与文本、作者的对话。这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首要环节,是生本、生师、生生对话的凭借和支撑。师本对话是教师以教材为主要载体的文本的认识、理解、吸收和转化,是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有效师本对话的构建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需要长期有目的、有意识的浸润和培养。师本对话应具备两个意识:一是阅读者对话体验;二是作为特殊阅读者的文本研读和教学设计。
师本对话的前提是教师和文本在地位上的对等,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师本间的对话关系。同时,师本对话建立在科学理性的文本观之上。教师在认识文本的过程中,只发现文本的意义是不够的,还需要解释和创造。这样,师本间实现了真正的对话,达到了“精神相遇”和“视界融合”,形成了新的理解。
(四)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指的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对话教学中,教师要让享有“话语权”的学生真正有话可说,关键在于落实“生本对话”。否则,学生缺乏谈资,就不会有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沟通。生本对话是对话教学四种基本类型中最重要的一种,学生是对话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和发展对象,而文本则是对话教学必须依托的内容载体。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做好对话,关键要进行对话的教学设计。为此,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好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而设计的。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要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第二,要理解课程标准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在基于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教师要规划好学期或者模块纲要,设计好教学方案。第三,弄清楚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核心问题是什么,所要用到的核心方法是什么,要培养学生怎样的核心素养。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生本对话时才会有的放矢。
有关对话式研训:教研转型新走向的文章
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挑战与革新的一种教学方式。而根据现有对话教学的理论研究来看,对话教学这种方式能够比较好地将对学生的种种“关注”统一在具体的教学中。......
2023-08-12
对话教学是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作为独立的对话主体共同进入课堂场域,在双向倾听、包容与理解中建构会晤关系。(二)以沟通参与为基准教师在对话教学实践中要实现由控制向沟通引导的定位转向。教师应理性审视对话教学实践,不过分推崇标准与程序而致重回灌输式教学的原点。对话教学需要师生间的交互沟通、共同参与,否则就不是对话教学。对话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
2023-08-12
为此,我们需要确定对话的条件,并在过程中维护对话式网络教研的顺利进行。为此,我们要积极采取策略,推动对话式网络研训活动向好的方向发展。对话式研训网络平台通过增强活动吸引力、网络平台黏合度,提升线上与线下对话融合效应,双线联动,促进活动参与者积极反思。社区延时对话是网络社区的常态。......
2023-08-12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曾建发和武汉市解放中学高级教师刘永胜近年来联合开展了“‘多维对话式’校本研修模式的新探索——基于武汉市解放中学校本研修的实践”的课题研究。为了深入推动对话式研训的持续发展,翠屏区师培中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成立课题组,对全区教师进行了前测和统计分析,并于2016年以《区域中小学教师对话式研修的实践性研究》为题向四川省、教育部教育科研规划办申报,带动对话式研训的发展。......
2023-08-12
对话是一种认识方式,是对话主体双方从各自理解的前结构出发,所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对话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苏格拉底式对话”。苏格拉底认为,透过对话可使学生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使谈论的话题清晰。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它强调参与对话的人全心投入,并在观念、意识、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
2023-08-12
双重世界是布伯对话理论的哲学根基。而学生在对话教学中可以尽情地舒展生命、在师生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进而彰显出生命的活力,达成自我实现的需要。(四)教育学基础《论语》中,孔子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应该是我国早期对话教学实施的典范。苏格拉底认为透过对话可使学生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使谈论的课题清晰。这就为“对话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理论基础。......
2023-08-12
对话式研训的核心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由于教师培训的复杂性,对话式研训并非要完全代替传统的研训模式,而是对传统研训不合理之处加以修正和完善。从严格意义上说,对话式研训要求培训者教育理念发生转变,即从传统的灌输型教育理念走向平等、互动民主型的教育理念。因此,对话式研训是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建构新意义的过程。......
2023-08-12
“对话式培训”成为培训者们探究和实践的培训模式和理念,期望创造平等、自由的平台,让学习者在宽松的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学习并实现思维的变革。其实,对话式培训由来已久。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将对话视为一种教育原则,明确提出了对话教育思想。......
2023-0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