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由于问题情境的复杂开放,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符号,形式也千差万别。......
2025-09-29
根据《课标(2025年版)》要求,基于儿童认数特点,结合教材具体编排,对“整数的认识”课程内容提出如下教学设计要点。
1.依托现实情境,建立整数概念
虽然小学生在入学前认识很多数,但并未形成数的概念。要让小学生在头脑中真正建立起数的概念,必须回到抽象数的现实背景中去。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十分注重现实情境的创设,并依托认数情境让小学生经历从物体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如在认识数“2”时,可出示由2个人、2棵树、2只羊、2条鱼组成的若干个实物圈,先让小学生依次点数各个实物圈中的物体数量,再引导小学生用由2个算珠组成的实物圈统一表示上述各个实物圈的点数结果(聚焦于各个实物圈的数量特征,舍去一切与数量无关的特性),最后用符号“2”表示算珠实物圈所代表的实物圈的数量;在完成了从具体物体数量到数“2”的抽象过程后,引导小学生运用数“2”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体会数“2”所代表的实际含义,初步建立起“2”的概念。
2.丰富操作活动,突出计数原理
十进制计数法是认识整数的核心和关键,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更大的自然数,而且可以只用有限个数字符号(10个数字)就能表示出所有的自然数。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小学生借助多种操作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理解其中的计数原理。
如在“认识11~20各数”的教学中,可以设计“捆一捆”的活动,将10根小棒棒捆成1捆,让小学生直观感知“10个一是1个十”,理解计数单位“十”与“一”之间的十进关系;设计“圈一圈”的活动,让小学生根据前面“捆一捆”的经验,在数物品数量的过程中把10个物品圈在一起,加深对“十”这个计数单位的认识;通过“拨一拨”的活动,在计数器上拨出珠子表示数11~20之间的某一个自然数,如在十位拨一个珠子、个位拨两个珠子表示12,十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两个珠子表示“2个一”,让小学生直观体会位值原理。借助上述操作活动,小学生获得了数位(个位、十位)和位值(个、十)的直观认识,为后续学习中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及其原理进行了必要准备。(https://www.chuimin.cn)
3.结合认数内容,逐步建立数感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10]建立数感,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目标,也是整数认识中必须重点发展的数学素养。在“整数的认识”部分,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方面的感悟,不同的认数阶段和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含义和要求。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该结合课程内容,逐步建立小学生的数感。
其一,在不同认数阶段采用不同方式理解整数的意义。如“认识10以内的数”时,设计从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以及用数表示各种物体数量的具象过程,让小学生直观体会整数表示的实际意义;在“认识万以内的数”时,借助小棒、方块图、计数器等学具以及十进制计数法原理,让小学生透过数的构成理解多位数的计数意义;在“认识万以上的数”时,以已有整数知识为基础,借助推理和想象让小学生理解大数的现实意义,如用一个人一生的心跳次数帮助小学生理解32亿这个绝对大数。
其二,对不同范围的整数创设不同情境感受相对大小。如对10以内的整数,可先画出各数表示的实物图,再通过实物图之间对应连线让小学生直观感受谁大谁小;对稍后认识的更大整数,通过数(shǔ)数的顺序让小学生理解其大小;对一般多位数,可通过先数位比较、后数值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几个整数的相对大小。
其三,通过描述与解释活动,理解整数意义,提高整数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如根据某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人数,制定该年级的学号编制方案;通过某城市电话号码的位数,估计该城市的人口量级;选择适当的整数和度量单位描述与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等。
相关文章
数学故事是极好的学习资源,且数学故事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学习动机形成的良好源泉,所以教师在运用数学故事时应遵循学习兴趣的诱导性原则,使数学故事充分发挥作用。(三)学生视野的开阔性原则素质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应能够使学生视野开阔。(六)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原则素质教育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动,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
2025-09-29
这是促进学生将知识逐步上升为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可见以形助数、以数思形是很重要的思想方法,是培养直观想象素养的重要的数学表现。如鸡兔同笼问题,通过画图的形式,在“头”下面添上四只脚即为兔,两只脚即为鸡。在头数不改变的前提下,调整脚数,直至与条件吻合。再根据头下面的脚数得到有几只鸡、几只兔。......
2025-09-29
接着出示破损的树叶,让学生明确不规则物体的形状的周长也是其一周边线的长度。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小结研究过程:通过指一指、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认识了物体的周长、平面图形的周长。明确其实周长并没有变化。......
2025-09-29
在借助角色扮演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心中要有规划。在整个情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牢牢把握住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标,避免教学方向的偏差,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意境和情感是情境教学的依托。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必要的教学前准备。小学数学学习基础应该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当作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的重要部分,教学目标不仅仅作为教师备课的主导方向,而且作为学生和教师共同的任务。......
2025-09-29
数学抽象是指从研究对象或问题中抽取出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而舍弃其他属性对其进行考察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数感和符号意识都是数学抽象的重要表现。本部分从内涵解读、价值解读、教学表现三个方面对数学抽象进行解读。根据上述内容的学习,您认为“数学抽象”的价值有哪些?......
2025-09-29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对数学游戏在各年级的应用和开发进行行动研究,组织数学游戏教学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智能以及其他智能[24]。通过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儿童心理行为学的相关论著、游戏与数学及数学学习的关系的论述等,提高理论水平,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得出上述四点作用。数学游戏的创新点在于有意识地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开展数学游戏教学实践研究和开发校本数学游戏。......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