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抗战前期印花税实施概况及西洋税制在中国的发展

抗战前期印花税实施概况及西洋税制在中国的发展

【摘要】:国民政府主政前期,财政部专门设置印花税处来处理税务。财政部也认为,印花税在初入中国时,是以个人凭证及商业文书账簿作为课税标的物,日后虽然加入商品完税凭证的性质,仍应维持其最初的分类;或者,不必强加学理分类而只要能够实施收税,也未尝不可。商民若揭下使用过的印花涂改使用,还须受徒刑及罚金处分。

印花税是中国直接税体系之中最早被引入实施者,此税在民国初年实施,先于1911年10月颁布《印花税法》13条,稍后在1914年12月修正,1915年1月公布修正《关于人事证凭贴用印花条例》,完成立法的程序。北洋政府时期,印花税虽屡遭商民反对,每年仍约有300万元左右收入,成为军阀少数能够支配的财源之一。在国民政府完成北伐与掌握政权以后,承袭北洋时期印花税的实施框架,并且把北洋时期各省纷杂的印花税法加以汇整,于1927年8月由中央政治会议第119次会议,议决国民政府财政部《印花税暂行条例》9条,并于是年11月通行各省照办,继续在各地开征印花税。在第一次全国财政会议期间,国府官员及各界代表讨论印花税的征收技术,改进中央掌握权力等事务,后又在1935年与1936年经过两次修正,命令各地方政府矫正摊派之风,不得招商包征或勒征。[34]

大体而论,印花的贴用,除了作为货品的完税证明之外,以商业账簿收据为最大的销售用途。至于个人使用的人事凭证,如毕业证书、婚书、执业证照或是游历证照等,使用额度远不能与商业用途相比。国民政府主政前期,财政部专门设置印花税处来处理税务。1930年裁厘改办统税之后,由于许多纳入统税系统的货品均须粘贴印花,作为完税凭证,尤以卷烟和酒类等物资为大宗,于是另设印花烟酒税处经办此项业务。后又在1932年7月撤销印花烟酒税处,由各统管物资的相关税局来负责印花贴售事宜。

曾有论者以印花税在税政学理上有它的独特性,若根据其使用方式与用途性质,可以在税政分类上,于直接税与间接税之外,另外增辟一项“行为税”,方为妥洽。就个人在其凭证上贴用印花而言,这是属于个人直接负担的直接税;但是,若商品因须贴用印花而提高售价,则税负实已转嫁给消费者,如此又应属于间接税。因此,不妨以此税是因为执行某项行为,或是购买某项专门商品而产生,另列“行为税”。[35]民国时税务庞杂,不论政府或是人民,对于税政学理并无太多的理解或是认识,甚至可以说,人民对于学者津津讨论的税务性质分类的各式论述,其实并不感到兴趣。财政部也认为,印花税在初入中国时,是以个人凭证及商业文书账簿作为课税标的物,日后虽然加入商品完税凭证的性质,仍应维持其最初的分类;或者,不必强加学理分类而只要能够实施收税,也未尝不可。于是,印花税在国民政府由税务署负责开征事务的时期内,并没有依附在直接税或是间接税的税政体系之下,而是与关税、盐税、统税和所得税四项税目并列,成为国民政府的五项国税,在各地以独立姿态广为推行。

印花税得到国府的注意,是在1934年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结束之后。印花税在这次会议的结果中,成为抵补裁废苛捐杂税的一个重要税目(参见本书第五章第三节相关叙述)。依照规定,原为中央收入的印花税,以一成归省或直隶行政院的市政府,三成归县,二成归边疆贫瘠省份,作为准备抵补之用,命令各省即刻将经征印花税款,统交由财政部,作为分拨之用。[36]财政部长孔祥熙在事后说,中央政府为达到财政中央化的目标,同时减轻人民负担,势必要废除苛捐杂税。要让地方政府愿意放弃这些税目,中央政府必须相对付出一些税收作为交换。拿出六成的印花税税收作为补偿,是他所做的决定。他认为,像印花税这样的税收,本身是中央政府所拥有的税目,而又能够拨给地方使用,惟有使用这样的方式,才能把地方和中央结合起来,成为未来准备战时财政的基础。[37]

进入抗战时期,国府为增加税入,普遍调高各项国税税率,并调整国税项目,补充地方的税收比例,印花税亦不例外。[38]1937年10月,修订《非常时期征收印花税暂行条例》,作为提高原法定税率的法源基础。同时,财政部也编印了一册《非常时期商民对于税花印应有之认识》,在各地发送,倡导商民依法粘贴印花与正当缴税。本书主要内容在宣传进入非常时期的印花税税务,根据新修订法规,漏税案件不论其行为是故意或过失,只要一经检获就至少罚金5元;各地的检查较战前更为严密,商民如有短漏印花情事,不只损失金钱,同时将扣留营业凭证,营业将大受窒碍。商民若揭下使用过的印花涂改使用,还须受徒刑及罚金处分。[39]

印花税的宣传效果因发送范围实在太小,远不能达成其预定需求。1939年2月初,财政部川康区税务局发函给税务署,以其先前核发2,000册的《非常时期商民对于税花印应有之认识》根本不够发放,要求再补送2,000份。从川康区税务局转述税务署公函可知,税务署发出2,000册宣传手册,要求各税局酌量县市大小来分配,转发给县市商会散发商民备阅,并令其广为宣传。但是,川、康两省幅员辽阔,仅四川一省即辖有148县,如果2,000册都发放在四川境内,平均每县仅得13本,而重庆、成都两市及西康省各县还不算在内。不禁令人怀疑,分发小册子究竟能够达到多少宣传效果。[40]印花税在抗战前期的税收成绩不佳,财政部决定将其划归到直接税体系之内,加以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