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青少年视力不良防治的实践与创新成果

青少年视力不良防治的实践与创新成果

【摘要】:(二) 德国德国作为医疗大国,青少年近视率不足15%。该协会经常深入学校,对幼儿园、中小学的学生进行视力跟踪调查,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建立青少年视力档案,发现视力降低者及时进行检查、矫正。并且每年推出青少年视力报告,全面评估德国青少年的近视现状。在1888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学生视力检查的训令,由此日本青少年视力防控拉开了帷幕。

(一) 美国

据估计,在美国,年龄在12岁及以上的人中,超过1400万人有视力障碍(<20/40)。在这些病例中,有1100万人可归因于屈光不正。2014年6月20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保护视力高峰会议上,一项最新的统计显示,在美国,亚裔、非洲裔、拉丁裔儿童患视力障碍或眼病的概率比较高。

(二) 德国

德国作为医疗大国,青少年近视率不足15%。德国青少年眼睛保护协会成立了专门防治近视眼的组织机构,由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及德国联邦卫生局等机构共同创建。该协会经常深入学校,对幼儿园、中小学的学生进行视力跟踪调查,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建立青少年视力档案,发现视力降低者及时进行检查、矫正。与此同时,德国对从事眼睛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很高的职业准入标准。德国青少年学业负担较轻,德国学校和家庭也十分重视体育锻炼和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并且每年推出青少年视力报告,全面评估德国青少年的近视现状。

(三) 日本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学校保健调查统计,2006年日本视力不足1.0的学生中,小学生为24.1%,中学生为50.1%,高中生为58.1%,近视的学生人数是60年前的5倍。近年来视力在0.7以下的学生也增加了10%。在1888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学生视力检查的训令,由此日本青少年视力防控拉开了帷幕。日本政府于1958年颁布了《学校保健法》,2008年新修订了《学校保健法》,为切实保护中小学生视力,将防治中小学生近视有关法律条文纳入“学校保健安全计划”“学校环境卫生”和“健康诊断与健康咨询”等,同时还规定学校要设置养护教员,配备保健医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