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题干表述,小明在语文课堂上故意弄出响声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概率的方法之一就是消退。这时候语文老师假装看不见即是一种消退,可以减少小明在语文课堂上故意弄出响声的行为发生的概率。实践证明,最有效的课堂管理者是那些能够首先防止问题产生的人。题干中教师拟定课堂规则,符合预防性课堂管理。......
2023-10-18
前面谈什么是作文的时候曾说,作文是把经过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话写为书面形式的一种活动,其范围远远超过课堂之内;并且说,这样扩大范围,练习的机会多,思想可以少拘束,因而对教和学都有好处。这样说,好像我是轻视甚至反对课堂作文的,其实并不然。事实是,课堂作文自有它的可取之处,我们不只可以利用它,而且应该好好地利用它。这样看,理由也很有一些。以下先说消极方面的。
(一)课堂作文是采用他人命题、自己成篇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像是违反自然,却有客观需要作为基础。人住在社会中,人与人有互相依存的关系,有些事,甲需要乙代做或乙需要甲代做,这代做的事之中显然也要包括作文。远在汉朝,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写《长门赋》,换来黄金,应该说是由陈皇后命题的。同样,祢衡作《鹦鹉赋》,也不是自己的兴之所至。后代这类事就更多了,最集中的表现是科举考试及其准备,文题都是别人拟定的。应科举考试是作八股文,当然写不出有价值的东西;但我们总要承认,当年许多文人,如归有光和方苞,确是从这里学来技巧,受到锻炼。总之,他人命题、自己成篇的形式,无论从需要方面说还是从成果方面说,都未可厚非。
(二)一个不十全十美的办法总比没办法好。课堂作文不是十全十美的办法,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代替这种办法。作文,想来不是人的本性所需要,因而要练习就不能不规定个办法限制如何做,这结果就产生了课堂作文。不想作,任性而行就不会有练习的机会;针对此情况,所以命题,限期完篇,总是出于不得已。既然不得不如此,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接受它。
课堂作文不可轻视,还有积极方面的理由。
(一)它是个很好的练功场所或办法。随着命题的千变万化,个人意趣的千变万化,在一两千字的狭小范围之内,文笔却可以受到各式各样的训练。题材,上天下地,外界己身,泰山沙粒,现实梦幻,无不可写。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无不可用。其他如布局、措辞、层次、穿插等,也都有任笔锋驰骋的余地。这种扩大练习领域的好处,主要来自他人命题(假定命题是妥善的);如果不用命题作文的方式,凭个人观感写,题材范围就会小得多。
(二)这个练功场所,从外表看,性质单调,都是照题发挥,首尾成篇;范围大小有定,每篇一两千字:像是相当死板。但是,只要能够练而见功,它就可以扩而充之,靠基本功应付各种情况。譬如说,推扩到实际,可以放大,写大部头著作,可以缩小,写备忘、便条等。这有如练武术,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像是很板滞,及至练成,就可以相敌手之机而变化。
(三)课堂作文,效果高低,要由许多条件来决定。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总要承认,在培养写作能力方面,它总不至于毫无成效。就我个人说,小学、中学阶段,两周一次,坐冷板凳,面对黑板上的文题凝思,然后起草,抄清,交卷,当时确也感到是负担,可是后来想想,在思路的条理和表达的清晰方面,它多少总使我领悟到一点什么。我自信是消极应付混过来的,尚且有所得,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但我们也要承认,就实况说,课堂作文的效果还不像希望那样的好。这自然有不少作文课以外的原因,但课堂作文有待于改进总是事实。怎么改进呢?为了减少端绪,这里不说学制、师资、读书等问题,只谈作文。前面说扩大范围、解放思想有好处,课堂作文求改进,就是要化“拘”为“放”。所谓放,我的想法是这样。
(一)要时时记住,课堂作文是写作练功的场所,是“备用”,不是“应用”。这虽是认识方面的事,看不见,摸不着,却很重要,因为这样想,就可以:(1)扩大练习领域。比如坐科学京戏,演出是应用,在练习场所练功是备用;演出,你也许只扮诸葛亮,至于练功,你就既要能扮诸葛亮,又要能扮司马懿和王平,甚至老军和龙套。课堂作文也是这样,你既要练习写给朋友的信,又要练习写宣言和社论,纵使你毕业之后,永远用不着写宣言和社论。练习的花样多,笔下的技能就会得多,这是好处之一。(2)可以放胆写,不怕错。理由用不着多说,因为不是应用,家丑不至外传,提起笔就不必畏首畏尾。这有如学习书法,初学,可以淋漓奔放,及至有了基本功,求严整精炼就比较容易。
用各种体裁练功,放开笔写,是初步。这阶段在写的方面像是有些乱,却应该有个单一的要求,是通顺,就是说,内容层次要清楚,言之成理;表达方面没有词汇、语法等错误。
(二)通顺之后,还要怎样练功呢?我的想法,可以试试向高难处发展。这好比练杂技,一定要在练习场上轻易地做好更高更难的动作,到演出场所才可以应付裕如。课堂作文的高难练习,可用的办法相当多,这里作为举例,只谈两个方面。
(1)可以于写法的变化中锻炼巧思。这方面的办法是数不尽的。同一个题目,可以练习用不同的写法写:比如一篇是扣紧题写,另一篇是离题写;记叙的题目,偏偏以议论为主,议论的题目,偏偏以记叙为主;等等。同理,记事的文章,可以一篇按时间顺序写,另一篇不按时间顺序写;说理的文章,一篇用赞同的态度写,另一篇用反对的态度写:等等。这样多练习,日久天长,就会领悟到,原来文无定法而笔下却可以有妙法的道理,如果说作文还有什么秘诀,这大概就是秘诀吧?
(2)还可以于写法的限制中锻炼巧思。昔人写作,有些花样近于文字游戏,要求在多种限制中仍能行所无事,巧胜天然。比较突出的如五言长律的联句,一人两句,第一句要是前一联的对句,第二句要是下一联的出句(就是既要受前一个人的束缚,又要给后一个人以束缚);诗的次韵,凡是押韵的字都要与另一人的诗相同;还有所谓“白战”,作某种题材的诗,限定有些常用的字不许用;最离奇的还有八股文的“搭题”,比如题目既不是“学而时习之”,又不是“不亦说(悦)乎”,而是“时习之不亦”。这类士大夫的消闲之事是历史的糟粕,当然无价值可言,不过就其为一种练习写作的方法说,却仍然值得借鉴。这道理就是,高难的能够不费力地应付过去,到日常应用,需要写的都是没有限制的,自然就轻而易举了。课堂作文怎么利用这种办法呢?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字数,大题可以要求不超过若干字,小题可以要求不少于若干字;某一题目,偏偏不许照常规写(如题目是“我的老师”,限定不写人);一篇议论文,要求开头就提出结论;有些不妥当而常用的词语、句式,限定不许用;等等。自然,这类近于文字游戏的练习,要注意不可多用,尤其不可早用;还有,无论用什么方式,都要时刻记住,这是练功,至于应用,那是处理实务,是必须郑重其事,用最适当的方式写的。
最后提一下,课堂作文是好的练功办法,练功是为了应用,而应用则不限定在功成之后,也不应等到功成之后。最好是一面练,一面用,课堂与广大的外界结合,那就可以事半而功倍了。
有关张中行全集(6)·作文杂谈 词组和句子 非主谓句 紧缩句的文章
结合题干表述,小明在语文课堂上故意弄出响声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概率的方法之一就是消退。这时候语文老师假装看不见即是一种消退,可以减少小明在语文课堂上故意弄出响声的行为发生的概率。实践证明,最有效的课堂管理者是那些能够首先防止问题产生的人。题干中教师拟定课堂规则,符合预防性课堂管理。......
2023-10-18
阿香真的用那几发子弹打死过几个日本喽罗。当组织说要收回民兵的手枪时,阿香极不情愿的把苏讯留下的手枪交了上去,但她偷偷地留下了一发子弹。不过这时候苏望才知道一个木子一直没告诉他的秘密——木子是日本人!木子和苏望有了一个孩子,叫苏梅。那天晚上,阿香把自己偷偷为苏讯留下的最后一发子弹悄悄扔进了垃圾箱。很快,爆炸的原因调查出来了,是由于回收炉里竟然有一颗子弹!......
2023-08-08
无论是“新表达”还是“发展等级”,其中都涉及到对作文语言的要求,即语言要生动、形象、鲜明、新颖,用一个字来涵概,那就是“靓”。那么,如何使作文的语言靓起来呢?“辞格”也称“修辞格”,是“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的各种修辞方式,诸如比喻、排比、对偶、通感等。下面,我们来看一首民歌,初步体会一下辞格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2023-08-08
精神空虚的存在极为普遍,它是一种社会病,社会失去精神支柱或社会价值多元化,使得某些人感到无所适从时,个人价值被抹杀时,也容易出现这种心理。怎样调适才能使心理充实呢?3.从书中汲取力量读书是人类填补空虚、充实自己的良方。有了新的乐趣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使生活内容得到逐渐的调整,从而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并填补了心理空间。......
2023-12-04
春风吹,风筝飞,大家都去公园放风筝。这边,穿红衣服的女孩捧着自己心爱的蝴蝶风筝,站在一边看着两个男孩放风筝。小男孩已经把风筝放上去了,风筝飞得很高。(金子轩)老师评语放风筝是小朋友都做过的事,图画就画了大家熟悉的场面。但是,放风筝不是容易的事情,写清楚怎样放风筝更是不容易的事情,小作者却做到了。他通过合作放风筝的两个小朋友之间的对话、动作,把放风筝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
2023-08-04
热固性树脂加热成形后转变为不溶、不熔的网状结构,不能二次加工,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双马树脂等都属于热固性树脂基体材料。......
2023-07-18
刻板动作障碍常与智能发育迟缓和广泛性发育障碍同时存在。具有刻板动作障碍家族史的儿童常会有强迫和刻板性行为。对刻板动作障碍进行治疗时,必须考虑障碍的严重程度、原因及来访者的年龄。尽管刻板动作障碍会持续数年,有时障碍的性质也会发生改变,但通过行为矫正技术有望减少目标行为。......
2023-12-01
我看到这一幕,听到这个苹果的故事,不由从心中深深感叹到:苹果、生命。苹果是生命成长的动力。也许就在他面临困难的时候,一个苹果的出现,他会因此变得坚强勇敢,因为苹果中折射出的是一种真情,苹果不只有香甜的果汁,而更有生命的味道。苹果会告诉他,在困境中塑造出的生命才会拥有与苹果一样的甜美,才会有真情的流露,才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2023-08-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