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农村管理体制改革解决方案

农村管理体制改革解决方案

【摘要】:要解决这种困境,维护农村利益和农民的生态权益,须对现有管理体制予以改革,以打造城乡发展并重、环境保护无区别对待的共赢局面。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制定政策时着重关注农村的利益。再次,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规划政策,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环境资源。改变现有政绩考核制度。此外,还应建立领导环保考核问责制,建立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使领导清楚地认识到,破坏环境是需要承担责任的。

改革以实施城乡发展并重的政策。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是我国在制定政策和设计制度时长期偏向于城市造成的,农村利益常因此被忽视甚至被牺牲。随着城乡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种带有偏向性的政策所带有的缺陷便显现出来,尤其体现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上面,一方面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后果需要农村来承受,但另一方面却没有注重农村环境污染处理能力的提升。要解决这种困境,维护农村利益和农民的生态权益,须对现有管理体制予以改革,以打造城乡发展并重、环境保护无区别对待的共赢局面。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制定政策时着重关注农村的利益。其次,加大国家对农村的环保投入,以提升农村环保能力。再次,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规划政策,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环境资源。

改变现有政绩考核制度。在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直接与地区领导的政绩相关联。此种政绩考核制度有其利弊,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但对于农民生态权益来说是不利的。因为此种制度容易让当地政府为了政绩而忽视发展经济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从而损害农民的生态权益。为此,要解决农民生态权益的保护问题,就必须改变政府唯经济增长主义的发展观念,而更深层次的则是要改变当前的政绩考核制度。政绩考核除了考核地区领导在任期间的经济增长之外,还应该将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程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此外,还应建立领导环保考核问责制,建立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使领导清楚地认识到,破坏环境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如此,地区领导在执政时便会尽量协调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保护农民生态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