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神秘的文昌鱼保护区:小虫子中的古老生物

神秘的文昌鱼保护区:小虫子中的古老生物

【摘要】:人类属脊椎动物,但时至今日,文昌鱼几乎没有任何的进化,仍保持了5亿3千万年前的状态。文昌鱼就生长在厦门的刘五店一带海域。文昌鱼很小,只有几厘米长,细细的,栖息在海底的沙层中。现在已成立了文昌鱼保护区。文昌鱼,乍看像是小虫子,但它是最古老的脊索动物之一。极目望去,雨丝如帘,天海茫茫,只有待天晴后,再乘船去探寻文昌鱼的神秘了。

风将路旁荔枝、龙眼的花香不断送来,几只绿色的小鸟匆匆地在林子里飞起、落下。

不多远,林相变了,树冠与荔枝的不一样。

小林说是杨梅林,这里出产的杨梅名气很大,酸甜适度,是鲜食或制成果脯的上乘之品。女同胞最爱吃的八珍梅就是用它制作的。

一说杨梅,我满嘴都是酸水。那是刚到杭州读大学时第一次见到红艳的杨梅,嘴馋,买了一斤,坐在西湖边上一边看风景一边吃。吃时感觉很甜、微酸,可第二天吃早饭时却上牙不能碰到下牙,牙根都酸。从此对它望而生畏。

说着话,已走进了杨梅林。

青梅在挂果时,枝头常有红的嫩叶。杨梅叶片深绿,枝上缀满了正在变色的梅果,个头如巨峰葡萄,比浙江产的如杏般的杨梅要小。

九龙江边的5月,早熟的杨梅已经吐红。经过杨梅林时,空气中弥漫的那种酸甜的馨香,诱惑得人嘴中溢满了口水

忽见有棵树上的杨梅已红,有几颗还红得发紫。我想这才5月初哩!小林说,现在都赶市场,这是早熟品种,随手摘了几只递给我们。

见我直摆手,小林说:“龙海产的杨梅有特殊的治病、防病的功能。这些年来,糖尿病成了时髦,可这地方的人却没有得糖尿病的。据说这是多吃杨梅的功劳。”

尽管他如此热情,我也只是礼貌性地咬了一口,李老师却吃得有滋有味。

天气真的变了,阴沉沉的,但我们仍然决定从角尾乘船去厦门,因为很想就便看一看这一带的海域。

我和古生物学家陈均远教授有过一段友谊,曾专程到云南澄江去拜访他。澄江寒武纪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证明了在5亿3千万年前,发生了生物大爆发。这一结果向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陈均远就是这一研究领域中的首席科学家。他在谈到生物进化的奥妙时说了一个例子:文昌鱼是最早的脊索动物,正是脊索动物的进化、发展,才出现了人类。人类属脊椎动物,但时至今日,文昌鱼几乎没有任何的进化,仍保持了5亿3千万年前的状态。

文昌鱼就生长在厦门的刘五店一带海域。文昌鱼很小,只有几厘米长,细细的,栖息在海底的沙层中。其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它是在19世纪末被发现的,那时它的产量每年有七八十吨。但后来由于生活环境遭到破坏、污染,产量大减。现在已成立了文昌鱼保护区。

文昌鱼,乍看像是小虫子,但它是最古老的脊索动物之一。文昌鱼就生活在离厦门并不太远的海域,我们无法去到实地,只能在教授的试验中看到它的标本

渡船启航时,雨已下大了,对面的厦门岛在一片迷蒙中。大海也被云遮雾罩,更显出海的壮阔与神秘。到了海峡中流,风浪骤起,船在浪峰波谷中颠簸。

我问刘五店所处的方向,有几位乘客摇头,只有一位用手指了指两点钟的方向。极目望去,雨丝如帘,天海茫茫,只有待天晴后,再乘船去探寻文昌鱼的神秘了。

我们每到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是能听到主人介绍林鹏教授的业绩:秋茄的能流、物流的研究都是在这里的,红海榄群落的研究是他主持的……他与红树林已经成为一体,在谈红树林时已无法不提到他。正是他在红树林研究领域的卓著成果,使得厦门大学成了我国研究红树林的中心。

厦门大学坐落在海边。蔚蓝的大海,五彩缤纷的花朵,亚热带的碧绿林木,将学校装点成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