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出版企业图书存货管理的专题研究

出版企业图书存货管理的专题研究

【摘要】:图书存货管理的目的,就是降低不必要的图书库存量,减少存货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图书存货管理工作需要出版企业全员参与。物流或储运部门要采用存货质量管理、存货ABC分类管理等方法强化图书存货管理,不断优化图书存货结构,规范库存管理流程,提高库存管理水平。财务部门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销售预测、最佳印数确定、图书存货分类管理和库存结构优化等工作,并做好与存货有关的财务工作。

出版企业的出版物存货包括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等。其中,纸质图书是图书出版企业目前主要的存货。在计划经济时期,书业处于缺书时代,由于采用征订包销的生产方式,出版企业几乎没有图书库存,中间发行所、批发商的存货资金以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周转速度流转,唯独零售商承担库存压力。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市场经济时代的开启,图书库存的压力和风险逐渐向出版企业转移。时至今日,中小学课本依然部分保留了计划供应、区域发行、征订包销的生产方式,而其他图书,除部分包销外,图书零售商已不再承担库存风险,全部库存的风险与压力均转由出版企业承担。代销制和退货制的实行,出版企业出书品种的快速增长,导致出版企业在途图书产品(外库)和在库图书产品(内库)的数量不断增长。图书存货管理的目的,就是降低不必要的图书库存量,减少存货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图书存货管理工作需要出版企业全员参与。出版企业的编辑、出版、发行、物流和财务等部门必须互相配合,联合行动,如此才能有效管理图书存货。编辑要树立市场意识,与发行人员共同深入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市场对相关类图书需求的发展趋势,并针对市场的需求进行选题策划,要杜绝无市场需求或无效益图书的出版,不要效仿他人跟风出版同质图书,以避免图书出版后滞销压库;市场营销与发行部门要根据各地的发行网点和销售渠道及市场咨询机构等所提供的真实市场信息,随时掌握本版图书在一定时期市场需求的最新情况,为编辑和出版部门提供相关的销售预测数据,作为决定图书印数的依据,同时要通过加强信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来提高本版图书市场交易的成功率,有效降低图书的退货率。出版部门要根据图书销售预测数据确定合理的印制批次和印制批量,保证图书印数的科学性、准确性,节约印制成本;保证及时供货,特别是时效性强的图书,必须保证在旺季到来前供货,以满足市场销售的需求。物流或储运部门要采用存货质量管理、存货ABC分类管理等方法强化图书存货管理,不断优化图书存货结构,规范库存管理流程,提高库存管理水平。财务部门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销售预测、最佳印数确定、图书存货分类管理和库存结构优化等工作,并做好与存货有关的财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