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找规律教学设计与实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找规律教学设计与实践

【摘要】:(一)教学案例背景2007年5月,笔者应邀在全国第四届“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中授课,授课的内容为“找规律”。这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节日生活场景,从这样的直观画面中,不难找出排列规律。(四)“找规律”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的规律。

(一)教学案例背景

2007年5月,笔者应邀在全国第四届“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中授课,授课的内容为“找规律”。这是新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从教材上看,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就是让学生初步认识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能找出事物的排列规律,并通过涂色、摆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仔细观察的习惯,激发创新意识,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创造规律,展现聪明才智,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笔者根据教学目标首先备课、设计教学思路,然后开始进行试教,最后在研讨会中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试教片段: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设计了一个课前游戏,想让学生从游戏中发现规律,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好吗?老师说一个词语,你们用一个具体的动作来表示一下,先观察老师是怎样表示的,准备好了吗?(拍手—拍手—跺脚,重复3次)有的学生还没等我示范完毕,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做游戏了,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的同学已经能按要求做游戏了,可有的同学没有听清楚要求,或者没有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结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拍两次手,跺一次脚;拍一次手,跺两次脚;拍两次手,跺两次脚。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学生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反而越拍越起劲,没办法,只好让学生先停下来,重新强调游戏规则。而原来设计的问题(“小朋友,你们猜,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就无法按照原计划进行了。听课老师对这一环节的教学处理意见各不相同。师1:如果这一节是常态课,游戏乱一点没关系,再向学生强调一次,老师再示范一次,学生应该能从游戏中发现规律,从而揭示新课。师2:这一节不是常态课,游戏一乱就会影响整体效果,上公开课那天也出现今天这种情况怎么办?师3:听这节课的老师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我认为容不得半点失误,新课引入部分很重要,还是做些修改吧……广泛听取老师们的意见之后,笔者重新改变了创设情境的方法,做出如下修改:把课前的拍手游戏改为“数字接龙”游戏,让学生从没有规律的数字排列“1 3 2 4 3 1 6 9 8 0 2 5 6 7”和有规律的数字排列“1 3 5 1 3 5 1 3 5 1 3 5 1 3 5”的对比中感受有规律排列的事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数字接龙游戏中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三)再次实践,边玩边学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就来做一个数字接龙游戏,好吗?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说一组数,你们要像老师这样继续说下去,仔细听清楚啦:13243169 8025 67……(停顿了片刻,没有学生能接着说下去)。

师:你们为什么不说呢?

生:老师说的数字太多太乱了,我们很认真听也没办法听清楚。

师:老师再说一组数,比刚才那组数更长,你们要听清楚了:135135135135135……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继续说下去吗?(同学与老师一齐说)说得真整齐,为什么这么容易就接下去了?

生:因为这组数是按照1 3 5,1 3 5这样的顺序重复出现的,我们一下子就记住了。

师:真棒!刚才的第二次数字接龙游戏,是按照一个l,一个3,一个5这样的顺序重复出现的,是有规律的,看来,规律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幻灯片出示打鼓和指挥以及有规律的图案等图像。)

师: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很多事物都有规律。仔细听,鼓声里面有规律;认真看,指挥的动作有规律,彩灯的排列有规律,这些图案也有规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活,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

学生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的示范,第一组杂乱无章的数字排列令他们觉得困扰,当第二组数报到笫二个1 3 5时,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齐声回答:135135135135135……灿烂的笑容挂在每个孩子的脸上。我再出示课本主题图:

“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人们把大街小巷布置得漂漂亮亮的,你们看,这些彩旗的排列有什么特点?”这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节日生活场景,从这样的直观画面中,不难找出排列规律。在这节课中,除了让学生感知规律、发现规律、探究规律、寻找规律、运用规律以外,我还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动作来“表现”规律。最后,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分小组创造规律,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信封,信封里面有具体的要求,按照要求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声音、动作,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得又快又美,从而使这一节课达到了高潮,让孩子们从中感受“数学美”“生活美”。

这一节课的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全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每一教学环节都是学生在实践、在经历、在体验、在猜想,就在学生猜想出班车的出发时间规律后,我不紧不慢地说道:“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第四班车开出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第五班车开出的时间呢?老师八点半以后才有空,乘坐第几班车比较合适?”我轻松地把问题抛给了学生,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这种教学模式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却又不留半点痕迹。在最后拓展练习时,学生也能轻而易举地发挥他们的空间想象力,自由创造出有规律的事物,真是一举两得。新课程所提倡的“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此课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展示自我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师适度的调控和把握,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如果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方式,我们的学生将会是受益无穷的。

(四)“找规律”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

2.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规律”的真实情景为例,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的规律。

(3)通过涂色、摆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4)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创造规律,展现聪明才智,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4.教学难点

学会应用规律。

5.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涂色卡(每个学生一份);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面有贴纸。

6.教学过程

(1)在游戏中感知规律。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接龙游戏,好吗?游戏规则:老师说一组数,你们要像老师这样继续说下去,仔细听清楚啦:1 3 2 4 3 1 6 9 8 0 2 5 6 7……你们为什么不说呢?

师:老师再说一组数,比刚才那组数更长,你们要听清楚了:135135135135135……你们可以像老师这样继续说下去吗?说得真整齐,为什么这么容易就接下去了?

师:刚才的第二次数字接龙游戏,是按照一个l,一个3,一个5这样的顺序重复出现的,是有规律的,看来,规律能给我们带来方便(板书:规律)。

(幻灯片出示打鼓和指挥以及有规律的图案等图像。)

师: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很多事物都有规律。仔细听,鼓声里面有规律;认真看,指挥的动作有规律,彩灯的排列有规律,这些图案也有规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活,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

(2)在探究中发现规律。

①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哥哥姐姐想把教室装扮得漂漂亮亮的,你们愿意帮忙吗?(出示彩旗图)这是彩旗,你们有什么发现?

师:彩旗是按照一红一黄这样的顺序重复出现的,谁能根据这个规律说说后面是什么颜色的彩旗?

②彩旗的规律找到了,灯笼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请分小组讨论。

③你们猜,这个位置应该是什么颜色的气球?太棒了,你们猜对了,为什么是红气球?看,学得多有水平呀,不仅能讲出结果,还能说明原因,真了不起,掌声送给他。

④师:现在,教室布置好了,大家开心吗?哥哥姐姐也非常高兴,围成一圈跳起舞来,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

⑤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找到了彩旗、灯笼、气球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复出现的,就是有规律的。

(3)在生活中寻找规律。

①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看录像欣赏生活中的规律,了解规律可以创造美。

师:在我们的身边,很多事物都有规律,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下面,就让我们一边欣赏规律的美,一边来找出规律吧。(课件出示衣服、一年的四个季节等图片。)

②找周围生活中的规律。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事物有规律(学生汇报)。

③练习:书本第88页。

师:找到了规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这里有三组图形,请大家先找出规律,然后按照规律把空白的地方涂上合适的颜色。

要求:在空白处填出合适的颜色。

观察图l、图2,用声音或动作把它的规律表现出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图3和图4的规律。

师:同桌两个同学评一评,涂得又对又好的给他打100分。谁愿意展示给大家看?你们认为他涂对了吗?谁来说说?图2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师:图3除了可以用颜色和摆放位置来表示规律以外,你们还能想到用什么方式来表示规律呢?

师: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规律,真了不起。

(4)在运用中体现价值。

师: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利用规律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孔老师要坐车去肇庆开会,这是汽车的出发时间表,上午第一班车开出的时间是7:00,第二班车开出的时间是7:30,第三班车开出的时间是8:00,你们看,汽车的出发时间表有什么规律?第四班车开出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第五班车开出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老师八点半以后才有空,坐第几班车比较合适?

(5)在实践中创造规律。

①用学具创造规律。

师:刚才我们都是在找规律,你们能不能设计规律呢?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信封,信封里面有具体的要求,请你们按照要求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声音、动作,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得又快又美。

②展示、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设计好的图案让大家猜一猜?请你们仔细观察,能猜出这个图案是按照什么规律摆出来的吗?你们有什么问题问大家?在展示的作业中,你们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你们还能设计出什么规律?

(6)总结。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和“规律”交上了朋友,老师要用有规律的掌声表扬你们,请你们也用有规律的掌声表扬自己。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孔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