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设计“双结合”教学模式,确保课程实施和目标实现。具体来说,根据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体系的五类课程内容,“双结合”教学模式又内隐五种不同的教学策略。最后,“双结合”科技创新教学模式,是实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科技创新教学内容时所采用的,以科技主题为桥梁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流程具体包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概括—应用创新。......
2025-09-2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基于此,应设计形式多样化的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节学习的情绪。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习特点,可以设计绘画式作业,尤其是在进行图形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融合艺术教育的思想。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挖掘数学教育中美的元素,适当地进行审美教育[30]。与此同时,根据小学生喜欢游乐的心理特点,设计游戏式作业,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完成数学作业,这既能实现数学作业的教学功能,又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下面以“加法”的游戏式作业设计为例:
游戏规则:
(1)甲在方格中画○,乙在方格中画×。两人轮流在加法表中画一画。
如:甲先算5+0=5,在相应方格内画○;乙再算4+1=5,在相应方格中画×。
(2)当出现4个相同符号连成一条线时(横、竖、斜线均可),则执该符号者为胜(表4-3~表4-6)。
表4-3 加法表1
 (https://www.chuimin.cn)
(https://www.chuimin.cn)
表4-4 加法表2

表4-5 加法表3

表4-6 加法表4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作业,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展开了多样化作业的设计。如高年级的“生活中的小调查”;中年级的“生活采集”;低年级的“数学小日记”,等等。学生对这些作业非常感兴趣,能做到“学以致用”。
相关文章
 
                                
                                针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设计“双结合”教学模式,确保课程实施和目标实现。具体来说,根据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体系的五类课程内容,“双结合”教学模式又内隐五种不同的教学策略。最后,“双结合”科技创新教学模式,是实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科技创新教学内容时所采用的,以科技主题为桥梁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流程具体包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概括—应用创新。......
2025-09-29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方式划分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四个类型,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各类活动的支持作用,有效促进问题解决、交流协作、成果展示与分享等”。......
2025-09-29
 
                                
                                一般来说,会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它分别对应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和创造性应用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当然,这样设计作业,势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2025-09-29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多元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方面有助于课程的培养目标的确立,指引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设计,实现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2025-09-29
 
                                
                                课外活动课程化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前身。由此,活动课程迈向规范化、综合化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与各学科课程其他内容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全新课程形态,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特别地,针对小学阶段,指导纲要从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角度界定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
2025-09-29
 
                                
                                标准明确规定,“‘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8]。从本质上来讲,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和有效载体。......
2025-09-29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对数学游戏在各年级的应用和开发进行行动研究,组织数学游戏教学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智能以及其他智能[24]。通过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儿童心理行为学的相关论著、游戏与数学及数学学习的关系的论述等,提高理论水平,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得出上述四点作用。数学游戏的创新点在于有意识地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开展数学游戏教学实践研究和开发校本数学游戏。......
2025-09-29
 
                                
                                数学作为科学的工具,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不仅充分显示了它的实用价值,更是主要的文化力量,它的内容、思想、方法、语言等具有典型的人文属性。立足于教学全过程,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可融入的人文内容和实施途径以及对学生智能的发掘与促进进行了一系列长时间的行动研究。在数学文化教学内容的开发中,我们开发了数学童话、数学诗词、数学之美、数学简史、数学之理、数学与科技等内容。......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