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强大的军队可以擒获敌方的主帅,却不能强迫一个人改变自己的志向。立志,就是确立理想信念,立志求道,完善自我。对于年轻人来说,志向是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古今中外,笃志成才的故事不胜枚举。北宋时期的包拯,自幼立志为民伸冤,报效国家。立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可中道而辍,这就是笃志。......
2025-09-29
经典诵读
——《孟子·离娄上》
——《吕氏春秋·不苟》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品格故事
金壶丹书
春秋时期,晏婴在齐国做丞相,他足智多谋,人们尊敬地称他为晏子。
有一次,齐国国君齐景公来到纪国的地盘视察。纪国原本也是一个强盛的国家,后来被齐国吞并了。齐景公来视察时,当地的官员献上了一个刚发现的金壶。齐景公很好奇是什么珍贵的东西要装在这么一个金壶中,就命人打开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打开金壶后,发现里面有丹书,上面写着八个字:“食鱼勿反,勿乘驽马。”(https://www.chuimin.cn)
齐景公看了看,对随行的大臣们说:“这八个字是告诉我们:吃鱼只吃一面,不要把另一面也吃光;坐车不要乘坐跑不快的马拉的车,这样走不远。”齐景公心想,这纪国也够浪费的,吃个鱼还只吃其中的一面,难怪要亡国。但又一想,如果丹书里说的是这么简单的意思,干吗还要装在金壶中呢?
齐景公心里有些疑虑,就问身边的晏子,看看他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晏子想了想说:“‘食鱼勿反’,是要告诉君王动用老百姓的时候,要有所保留,不能耗尽民力。耗尽民力,就不能长久,遇到其他国家侵犯时就没有能力抵抗了。‘勿乘驽马’,是告诉君王不要留用那些表面上能说会道但实际上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在身边。任用小人,国家就会混乱,百姓就会受苦,最后就要亡国。”
齐景公觉得晏子说得很有道理,但还有疑惑,于是就接着问:“纪国既然有这么高的认识,那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吞并了呢?”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贤明的国君都有一套治理国家的方法,然后在百姓中宣传、贯彻,让百姓遵守。纪国有这么好的治国方法,却藏在金壶中,而不去施行,这怎么能不被吞并呢?”
品格传承
纪律严明的人民解放军
2025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解放了上海市。解放军进入上海后,由于半个多月夜以继日的战争,战士们已经累到不行了。进入上海市后,部队严格遵守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宁可睡在大街上,也不去给当地老百姓增加一丝负担。市民们看到有的战士在吃冷馒头,热情地拿出热水瓶给战士们倒开水,战士们摇头谢绝了。
这就是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解放军战士。就是因为这铁的纪律,因为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解放军战士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为接管上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章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强大的军队可以擒获敌方的主帅,却不能强迫一个人改变自己的志向。立志,就是确立理想信念,立志求道,完善自我。对于年轻人来说,志向是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古今中外,笃志成才的故事不胜枚举。北宋时期的包拯,自幼立志为民伸冤,报效国家。立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可中道而辍,这就是笃志。......
2025-09-29
以上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大学问》的一部分。五十四岁时,王阳明辞官回乡讲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他的著作,后人编辑为《王文成公全书》,其中《传习录》《大学问》是重要的哲学著作。《大学问》是对《大学》的解读,由其弟子钱德洪记录并保存下来。直接阅读王阳明的《大学问》,可以直接了解《大学》的基本思想,并承接《孟子》,理解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境界。......
2025-09-29
慎重持敬,谨终如始。持敬,就是持守恭敬之心。对上级、长辈要尊敬,对同辈要尊重,对事情要慎重,这都是持敬的表现。只有敬,才能慎重其事,才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尤其是对待家长和老师,更应该保持尊敬之心。当然,持敬的品质绝不仅仅局限于尊敬老师,凡是长辈都应该尊敬,也应该敬重所从事的工作。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而认真实际上就是“持敬”。给大家讲一个宾主不敬而酿成战祸的故事。......
2025-09-29
当时俞伯牙从陆路到达郢都,朝见了楚王,转达了晋主好意。楚王设宴款待,十分相敬。伯牙离开楚国已经十二年,想尽情观览一下故国江山胜地,准备从水路迂回返回。楚王准奏,命令水师调拨两只大船,一正一副,护送晋国来使。俞伯牙是个风流才子,一路上江山胜迹,正投其怀。伯牙听他对答如流,已有三分敬意。俞伯牙重整断弦,沉思片刻,其意在高山,抚琴一曲。伯牙没有回答,又凝神一会儿,继续弹奏,其意在于流水。......
2025-09-29
都来十五帝,扰乱五十秋。这五代都是偏霸,未能统一。见京娘美貌,饶了她父亲性命,把京娘掳掠到山神庙中。议论了两三日,二人恐坏了义气,将京娘寄顿于清油观降魔殿内,吩咐道士小心供给看守,又去别处访求美貌女子,掳掠而来,凑成一对,然后同日成亲,为压寨夫人。唬得京娘战战兢兢,远远的躲在一边。......
2025-09-29
守静指收拢烦乱的心,让心灵处于安宁、平静的状态。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有“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说,诚心诚意地守静,一定会达到心灵空明的境界。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其主旨和积极意义就在于要求人们戒除贪欲和诈智,清心寡欲。辩证法认为,静和动是相互依存的,是对立的统一。这是太极拳原理,也是我们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应有的守静观。......
2025-09-29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本文是《中庸》的部分选段。宋代儒家学者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的心法,是子思传述孔子之意而加以阐发的文本。......
2025-09-29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于文,必须约之于礼,才算真的有学问。其实,每个人都想成为博学的人,都希望拥有很多知识。陈寅恪[2]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最博学的人。他是一个博学的人,也是我国知识分子风范的典型。以上两人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西方人;一个是现代人,一个是古代人,但他们都被称为“最博学的人”,也都是人格品行的典范。......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