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在社会保障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2025-09-29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现代福利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战后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屡见弊端、矛盾层出。到了20世纪80年代,如何改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就成了众多国家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改革的实践促进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理论研究的活跃,但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理论是综合了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尤其是政治因素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中所起的作用经常使社会养老保险理论变得苍白无力。所以很大程度上,西方国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是脱节的,即理论上的研究和争论并没有向其他学科那样直接地引起改革上的重大进展。尽管如此,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强的、利益关系敏感的、涉及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社会举措,理论上的研究和指导还是必要的。英国剑桥学派主要代表之一的庇古,在2025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早期的养老保险理论。随着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各国开始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以便确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模式。
Feldstein(1974),Bodie和Merton(1993)先后对现收现付制进行了研究,对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并指出不同的制度下养老金领取者个人所面临的风险有所不同。Auerbach和Kotlikoff(1987)运用一个75年生命周期的一般均衡模型对现收现付制转变为基金制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养老金的私有化改革将增加长期经济资本存量和产出水平,增加劳动供给和提高人们的净福利,这一模型后来不断发展,同时广泛应用于分析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储蓄以及经济增长极福利的长期影响。Palacios和Sluchynsky(2006)对全球的养老保险经验分析认为,各国的养老保险覆盖率和成本大相径庭,不同国家应该从本国国情考虑建立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来看,农村社会保险的发展滞后于城镇的现象几乎是普遍的。(https://www.chuimin.cn)
中国是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因而在养老保险理论研究上也都是就城市、农村分别进行。相对于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和理论研究极度缺乏和不完善。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大力推行的背景下,中国农村老龄化人口的养老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迫切需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就很有必要。国内学者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持有不同的观点。杨翠迎和张晖等(1997)分析了中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可行性,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是不可行的,只有东部和中部一些省份才具备开展这项工作的条件。郑功成(2003)认为,不能以政府对农村居民没有承诺为借口来拒绝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过分强调财力不足来规避对农村居民养老的责任,农村需要社会保障,政府负有主导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和义务。李洪心(2005)对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般均衡分析,他利用一个以人口增长作为外生变量的一般均衡模型,说明人口老龄化对中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影响,结论表明应当改革现收现付养老金支付方式,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副作用,使中国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制度,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总的来说,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社会保障大致经历了建立、调整、停滞、重建、改革和发展等几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在还未取得全国政权之时,在革命根据地就已经开始通过颁布相应的条例、法规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以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25-09-29
在国家发展理念已经清晰的背景下,中国急切需要走出社会保障发展理念的迷雾。中国多层次体系建设提了多年并采取了多种举措,但因缺乏顶层设计与协同推进,迄今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空中楼阁。除了社会保障权益存在不公现象,还有承担义务方面亦具有不公平性。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实践中的浪费与低效现象惊人。......
2025-09-29
此类定义认为社会政策的实质是国家或政府在福利领域的干预行动。社会政策是针对这些问题和需要而作出的回应。促进社会均衡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是社会政策的灵魂,也是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的目的所在,而这一目的是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和改造社会环境等途径实现的。......
2025-09-29
利益协调包括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间的利益协调。推动政策协同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利益交流的平台,根据各自的资源互补情况以及交易的成本与收益的基本情况,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各专门委员会应该常规性、制度化、定期性地了解、听取下级政府的利益诉求,协调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竞争关系,协助本级政府应对、处理其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争议。......
2025-09-29
由于各国的决策模式不同,社会政策的决策过程也有较大的差异。但政府议程的形成过程又与公众议程有密切的关系。第四是利益集团,社会成员的某种需要或某项社会问题进入社会政策议程是否与本集团的利益有关。......
2025-09-29
社会政策的决策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在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决策者要根据社会需求情况和可以利用的资源的情况来决定某项社会政策行动的覆盖面,即受益者范围的大小。因此,各国社会政策的决策模式有很大差别。但在现实的社会政策决策中并不存在绝对民主化的决策。......
2025-09-29
随着社会的进步,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计生与扶贫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越加重要。其实各种不同的计生扶贫衔接模式都逃不开两种最基本扶助方式,即“输血”型计生扶贫与“造血”型计生扶贫。造血型计生扶贫是增加生活知识和能力、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的深层次计生扶贫。而单纯依靠“造血”型计生扶贫,则脱离了贫困计生家庭当前需解决的紧迫现状,在当前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不可能全力以赴到未来的发展能力上。......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