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普惠公共政策效果评估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普惠公共政策效果评估

【摘要】:二是惠农政策给群众带来的收益。这些政策大都是直接或间接按人口实施。这些政策的实施,基本没有与计划生育政策挂钩,存在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不同向的现象。[4]详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2月。[7]详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2009年,山东省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先后三次开展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暨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衔接调研,对当时山东省各项普惠政策进行梳理。发现有12项政策对计划生育家庭利益有直接影响,这些政策的实施给群众带来越来越多收益的同时,也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这12项政策给普通群众带来了较好的收益,列举如下:

一是义务教育免费和各种补助、资助政策给群众带来的收益。据课题组调查计算,按照现行的政策,贫困家庭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毕业最多可获得超过2.9万元的优惠补助,普通家庭最少可获得约4000元的优惠补助。这些政策降低了孩子的教育成本,非计划生育家庭获益更多。

二是惠农政策给群众带来的收益。农村种粮补贴、农资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买补贴、沼气建设补贴、“家电下乡”补贴以及扶贫开发等给农民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收益,据山东省委农工办估算每年每人约90元。这些补贴、补助虽然不是直接按人口实行,但其依附的土地是按人口分配的,所以孩子多的家庭收益也多。

三是社会保障政策给群众带来的收益。新农合2009年财政每人补贴80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均补助最低40元,最高140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贫困家庭从政府获得不等的补助金;城市贫困家庭还可以购买政府补贴的经济适用房或享受廉价房补贴和优惠;农村养老保险实施,财政也要确定一定比例给予补贴或建立基础养老金账户。这些政策大都是直接或间接按人口实施。

四是移民搬迁安置及征地补偿安置给群众带来的收益。这两项政策大都按人口落实,家庭人口越多收益越大,特别是征地补偿数额较大,有的城郊村每人从征地补偿收益达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另外,几十年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按人分配模式,集体经济发达的村年人均分配水平很高,客观上造成家庭人口少收益少,家庭人口多获益多的现实。

这些政策的实施,基本没有与计划生育政策挂钩,存在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不同向的现象。在具体执行中,没有体现出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惠,客观上造成违法多生育子女的家庭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直接弱化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激励作用,刺激了群众多生育子女的愿望,导致了生育反弹,特别是违法生育的反弹。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各项民生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以人口为基础的惠民政策会越来越多,标准也会越来越高,如不采取措施,计划生育家庭的经济利益受到的影响会越来越突出,已经初步转变的群众婚育观念将会被强烈的生育愿望冲垮,稳定低生育水平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注释】

[1]凡华农.我国惠农政策的成效评价研究——基于公共品供给效率视角[D].华中师大硕士论文,2012:16-17.

[2]杨文庄,苏扬,包风云,杨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策协调问题——以计划生育为例[J].人口研究,2007(5).

[3]以下分别列举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增收政策,并未包含所有此类政策,特此说明。

[4]详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2月。

[5]生活保障政策涉及范围广,政策受众限制较多,因此本文列举部分全民覆盖的生活保障政策用以说明。

[6]20世纪80年代出台了系列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当前相关政策标准为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5分;高考加3分,考民族学院加20分。

[7]详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

[8]本节根据山东省人口计生委提供材料整理。材料来源:人口与计划生育相关惠民政策座谈会交流材料, 《积极推进普惠政策与计生政策衔接,健全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