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71990年、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按人口规模的聚居地分布续表资料来源:表2-1。在各聚居地,人口向少数(量)民族的集中更为突出。......
2025-09-29
聚居地人口变化的特征是,西部增速极显著慢于东部而增量极显著大于东部;西北增速快于西南而增量显著少于西南。(表2-2、2-3)
1953—2025年已识别少数民族由3395.08万人升至11132.48万人,增2.28倍、7737.40万人,年递增率21.06‰。半个多世纪中,东部由353.21万人升至2149.00万人,增5.08倍、1795.78万人,年递增率32.19‰,(占全国民族人口的)比重由10.40%升至19.30%,增8.90个百分点;西部由3041.87万人升至8983.48万人,增1.95倍、5941.62万人,年递增率19.18‰,比重由89.60%降至80.70%,相应减8.90个百分点。西南由2099.82万人升至6022.87万人,增1.87倍、3923.05万人,年递增率18.66‰,比重由61.85%降至54.10%减7.75个百分点;西北由942.05万人升至2960.61万人,增2.14倍、2018.57万人,年递增率20.29‰,比重由27.75%降至26.59%减1.16个百分点。
加速增长在人口恢复和快速增长阶段,东部皆快于西部;到平稳发展阶段,东部增长开始放缓且在2000—2025年出现负增长。在人口恢复和平稳发展阶段,西北增速快于西南;在快速增长阶段,西南快于西北。
表2-2 1953—2025年中国各普查年分聚居地的少数民族人口
资料来源:附表1。(https://www.chuimin.cn)
表2-3 1953—2025年中国各普查年分聚居地的少数民族人口变化
续表
资料来源:表2-2。
相关文章
表1-81990年、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密度区分布资料来源:附表2、3。图1-31990年、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密度区分布西部变化主要发生在100~199人密度区,由50.44%、3398.33万人升至61.38%、4995.87万人,增47.01%、1597.54万人、10.94个百分点。......
2025-09-29
图3-18 展开的特征树图2-1 可看作壳体的构造物:飞机机身、汽车车体部件、液化气储藏罐板壳结构可以看作三维实体的特例,可用没有厚度的面来表征,而厚度可作为一种特性赋予在面上。最初发展的是克希霍夫的薄板理论。克希霍夫理论和赖斯纳-明德林理论的主要不同在于是否考虑剪切效应。一般,板壳单元都是根据赖斯纳-明德林理论发展的。图3-19 视图模式对话框图3-20 含材料着色的实体到此,一个完整的零件设计完毕,最后保存一下即可。......
2025-09-29
中国经济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了三十多年,不仅国家的经济总量显著上升,而且人民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不过,直到最近的国家治理转型之前,中国的国家治理重构仍然主要是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轨道上展开的,未能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些社会与环境问题。图3国家、市场与社会互动中的国家治理重塑图3进一步提供了一个理解1978年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的国家治理重构的框架。......
2025-09-29
第一节实录修纂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一、少数民族政权修纂汉式实录的信息模板少数民族政权对实录的修纂,成为其汉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从这一更改可知,汉族文臣实际上是在以所存储之华夏实录体制信息,指导和修正少数民族政权的实录修撰。......
2025-09-29
当今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中国城市休闲化的发展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2025-09-29
耦合是指多孔介质中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过程相互影响的一种现象。由于多孔介质中不同物理量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工程分析有时只考虑其中一种因素,而对另一种因素的影响予以忽略,即仅考虑单向耦合。热流耦合理论用于热源开发、岩浆流以及深层油藏的开发等问题,特别是多孔介质中的自然对流。......
2025-09-29
哈维将资本的积累和增值过程分解为相对独立但彼此联系的三个循环[271]。图3.2 大卫·哈维的资本循环模型第一循环中产生的过度积累将导致资本向第二循环转移。在中国城市的单位模式研究中,资本循环理论的运用比较具体,集中在单位模式和去单位模式下资本循环的分析部分。具体分析将以哈维的资本循环为指导思路,面向中国城市资本运行的实际特点,提炼出中国城市不同发展模式下资本循环的构成与特点。......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