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把这一名称理解为目录学的意义,是在17世纪的中后期。可见在北宋时已有“目录之学”的提法。到了清代,目录学尤其受到重视而几乎成为一时之“显学”,这一名称被广泛使用。自宋代以来,对于目录学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如宋代郑樵、清人章学诚等认为“目录”不能独立成学,而应该属于“校雠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实际上,郑、章所论校雠之事正是目录学的内容。......
2025-09-29
除写本和刻本外,书籍文献中还有活字本和影印本。
活字本指用活字排印的书本。根据制造活字的原料不同,可分为泥活字本、磁活字本、木活字本、铜活字本、锡活字本、铅活字本。活字排版技术北宋即已成熟,活字本图书的版本价值也可参照刻本作出判断。泥活字本、磁活字本、锡活字本图书流传甚少,古代活字印刷本主要是木活字本和铜活字本。木活字本最著名的是清武英殿聚珍版,共印书134种。铜活字本最著名的是清代印行的《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从康熙三十九年(2025年)至雍正四年(2025年),经26年始告完成。铅活字本早在明弘治、正德年间就已出现,但技术不太成熟,故后来没有发展。近代从西方引进活字排版技术,逐渐取代传统雕版印刷和其他活字印刷,铅活字本成为近代的主要版本形态。当前,激光照排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它也是以字为单位进行编排,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活字排版,这类书籍版本我们姑且称之为电子本或电子活字本。(https://www.chuimin.cn)
影印本是指采用照相制版等工艺使原书或原稿得以再现的复制本。根据印版材料和工艺技术的不同,影印本可分为石印本、胶印本、珂罗版印本等。近代以来采用石印技术印刷了不少古籍文献,同文书局影印的《古今图书集成》、《二十四史》和商务印书馆影印的《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四库全书未刊珍本丛书》等最为著名。当代胶片制版技术更加成熟,影印古籍颇多,最著名的当推中华书局影印的《永乐大典》、台湾商务印书馆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四库全书》。影印本具有能够保持作品原貌、出版周期短、制造成本低、价格相对便宜的优点,它的版本价值主要依赖所影印的原本的价值。如果选择底本不善,制作工艺不精,影印本的价值就很有限了。
相关文章
正式把这一名称理解为目录学的意义,是在17世纪的中后期。可见在北宋时已有“目录之学”的提法。到了清代,目录学尤其受到重视而几乎成为一时之“显学”,这一名称被广泛使用。自宋代以来,对于目录学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如宋代郑樵、清人章学诚等认为“目录”不能独立成学,而应该属于“校雠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实际上,郑、章所论校雠之事正是目录学的内容。......
2025-09-29
叙录列于书名之后,是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所以说刘向汇集各书叙录而成的《别录》一书,就是后世叙录体目录的创始和范例。......
2025-09-29
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不单用丝麻做原料,同时使用了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原料,并改进了造纸工艺,大大降低了造纸成本,使得纸张的普及成为可能。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出现,造纸术的水平也日益提高,用于印书和装订书的纸张,根据原料、产地、特点、用途的不同,有许多不同的品种。造纸术的发明,不仅是文献载体形式的一大革命,也是人类文明史的一大革命。......
2025-09-29
缣帛,即丝织品,类似的织物还有“素”,即白绢等。竹木与甲骨、金石相比,虽说取材更容易,书写更便利,但与缣帛比,仍显得很笨重,阅读和携带也不方便。缣帛除了书写文字外,还有一大功能即用来绘画,这是竹木材料难以胜任的。缣帛这种载体形式除了有不易长久保存的弱点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价格昂贵,一般人难以购买。纸张出现后,缣帛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至少在唐代还有诗人用缣帛来写信。......
2025-09-29
中国古代文献学家根据他们对古典文献内容及其学术性质的理解,进行了一些分类,形成了以《汉书·艺文志》为代表的六分法和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的四分法。今天,随着古典文献学学科的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学者们对古典文献的类型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分类标准和分法。根据古典文学文献的编写体制、出版形式和流传方式的不同,兼顾中国古典文献的分类传统以及便于今天学习的实践原则,我们重点介绍以下几种类型的古典文献。......
2025-09-29
把书面材料和口头材料同时视为“文献”,这一点在司马迁写作《史记》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文物上载有文字,自然算是文献。如果没有文字,文物是否属于文献,在现代学者中则有争议。从“文献”与“文物”的区别中引出文献学与古生物学、古人类学、考古学和器物学的区别,这对于我们限定文献和文献学概念的内涵是有一定意义的。......
2025-09-29
目字的本义是指人的眼睛。人眼为双,故后世便以目来表示复数的事物,且引申为逐一称述的节目、条目、细目、项目、名目之义。因刻木要用刀,后来便加上一个“金”字偏旁。目、录这两个词用在目录学中,目是指书的篇目或书名;录即叙录,后世称为解题、提要等,是对书的内容、著者事迹及写作、出版等情况的概要说明。但是,录也可以作为包括目和叙录两个部分在内的简称。......
2025-09-29
“版本”,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刻版印书出现后为区别刻本和写本而使用的名称。因最初的印版是以木板为原料雕刻而成,故“版本”又称“板本”。其实,“版”(“板”)和“本”很早就作为书籍文献的名称在使用。因此,广义的“版本”又可以指一切形式的书本。“本”的原意为树根。引申为根源、原本。这就是说,版本之称是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6]这一结论大体符合宋以前人们对版本称谓的实际。......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