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牌的建构与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品牌是城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以及适应特殊自然环境而具有的城市肌理所共同构筑的、具有独特性的城市文化符号。城市品牌的重要构成和支撑是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地方色彩。依靠传统产业、传统商业模式以及自然和文化资源等支撑的城市,在新的转型面前正在失去其既有的各种优势,以往显赫的城市品牌也逐渐失去影响力。......
2025-09-29
即使是全球化时代,城市文化发展依然很大程度上依靠内部资源,它与语言思维、价值观念和城市精神密切相关。文化繁荣不能仅依赖于旅游业,更重要的是地方文化脉络。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依赖内部资源,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符合城市性格;协调文化空间与城市内部其他空间的关系,即社会空间正义。
(一)挖掘本地文化资源
挖掘本地文化资源,但是要克服技术崇拜。建设文化空间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深度挖掘内部资源,培养居民素养。如果不能根植于地方文化传统和文化潜能,如果没有富有创意、充满活力的文化社区来维持长久的创新力量,并在复苏或强劲的经济环境中融入新的文化因素,那么城市更新的项目就只会停留于单薄肤浅的水平之上。若要成功实现文化繁荣,需要大量的精力和长时间的耐心,才能在那些文化空间和文化事件缺乏关注的地方创造新的文化吸引力。文化繁荣不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城市的文化生活是一种随着时间和地方发展而缓慢演变的综合性城市行为。
将外部资源与本地资源巧妙结合的文化产品之一是旅游演艺。区别于传统演艺,旅游演艺是一种通过新技术和新方式带给异地游客本地文化体验的演出,科技发展为满足观众的需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旅游演艺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新型文化产品,很大程度上依托丰富的传统文化(肖波和钱珊,2018)。目前中国旅游演艺节目的基本模式是以传说故事为主线,以声光影像技术为辅助手段来表现。近年来,中国演艺市场的演艺品牌不断涌现,如印象系列、千古情系列、山水盛典系列等,文化资源的开发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作为文化旅游的衍生品,合理利用高科技展现传统文化,能够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但是过于崇拜技术、过度使用高科技,反而会削弱文化内涵。真实而深刻地展现传统文化精粹决定了旅游演艺的文化内核与资本转换的潜力。资本和技术崇拜驱动的文化产品造成本土隔阂,导致文化失语,是旅游演艺产品较为普遍的现象。例如,万达集团斥资30多亿元、历时5年打造的、号称“超越目前世界所有演艺水平的舞台节目”《汉秀》,票房高开低走,与此前黯然收场的三亚《海棠·秀》一样,存在着文化内涵缺失和技术崇拜的问题。
(二)符合城市性格
从城市起源角度来看,并不是每一座城市都适合于文化导向型城市更新的道路,特别是那些依靠工业生产而形成的城市,可能并不具有文化艺术的城市性格和灵魂。早在毕尔巴鄂之前就有不少处于工业衰退中的欧美城市,如美国芝加哥、英国格拉斯哥、荷兰鹿特丹等,尝试通过发展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新经济实现了成功转型。然而,不是每一座工业城市通过文化转型都成功抵抗衰落。福特制工业时代风光无限的底特律如今是空荡破败的“鬼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底特律以重点发展文化、娱乐和体育产业作为城市复兴战略,试图通过建造体育馆、博物馆、休闲广场和赌场等大型设施来摆脱困境。文艺复兴中心曾被寄予厚望,但最终归于失败,乔伊-路易斯体育馆及其配套的交通运输系统耗资巨大,但使用率极低。90年代末,底特律再次发力,发展以福克斯镇为中心的城市文化娱乐来刺激城市经济、改善城市形象。2025年举办了美国标志性体育赛事“超级碗”、世界棒球系列赛等。然而,城市的衰落没有随着大型文化中心的建设、大型赛事的举办和夜间经济的开发而减缓,2025年破产,宣告了这种努力的失败。(https://www.chuimin.cn)
(三)协调文化空间与城市内部其他空间的关系
文化空间作为城市多种功能空间中的一种,需要处理好与城市内部其他类型空间之间的协调关系。一个成功的后工业城市是一个提供经验多样性的城市,向多样性开放并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展现他们创造性身份的自由。在经济学者佛罗里达看来,一个真正的后工业城市的职责在于创造一个让创新阶层有如同在家一般的感觉的环境。但是,佛罗里达的“创意城市”只是抓住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它没有意识到或者选择性忽略了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使不断增长的低收入群体处于劣势,他们很大程度上被有竞争力的高薪职位排除在外(斯科特,2017)。而且,在萨森的全球城市理论中,由于全球资本和文化的流通,这种不平等实际上是不断加剧而不是有所减弱。
应然意义上,城市是一个代表永恒价值的地方,是以人为本的城市,是所有人,特别是底层群体都有机会、有权利生活的地方。城市权利,不仅有城市居民获得城市物理空间的权利,还有他们参与城市生活的广泛权利,比如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平等地使用城市设施和营造城市氛围等。城市权利的前提是,社会公正与城市空间有关,空间不仅是社会关系的表现,也深刻地塑造社会关系。
城市更新是一种新的价值判断,是一个打破现有格局、重塑城市空间和生存方式的机会,重新检视建成环境并思考城市的未来。城市权利是人的权利的重要延伸,空间的资本化和政治性,从列斐伏尔到哈维再到苏贾,城市社会学者一以贯之地强调了城市化进程中,空间的资本化和政治性导致城市空间正义的缺失,导致城市权利的丧失。文化空间的存在,理想意义上,为城市所有居民提供美好生活,满足精神世界的诉求。城市更新是一个重新调整的机会,或许是一个通过文化空间来实现空间正义的机会。
相关文章
城市品牌的建构与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品牌是城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以及适应特殊自然环境而具有的城市肌理所共同构筑的、具有独特性的城市文化符号。城市品牌的重要构成和支撑是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地方色彩。依靠传统产业、传统商业模式以及自然和文化资源等支撑的城市,在新的转型面前正在失去其既有的各种优势,以往显赫的城市品牌也逐渐失去影响力。......
2025-09-29
虽然宽泛意义的城市文化空间早就存在,但并不作为城市增长的动力来考察。基于设施模式,综合城市更新进程中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治理这4个维度,笔者认为,当代城市文化空间可以视作城市更新的动力资源。文化空间的意义不再只是作为文化产品的承载体,而是创造、生成和转化的动态过程,刺激生产和消费的循环,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动力。文化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空间所在城市的文化环境的约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完全被束缚。......
2025-09-29
首先,从企业内部来看,在资源方面,无论是人力资源、资金资源还是技术资源都是转型的核心因素,而从制度层面,公司的流程、结构和文化又都会对转型的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而沈阳机床则是因为决策层看到了未来国内低端机床将被逐渐淘汰的大趋势,在其销售量成为全国首位的关键一年做出的主动转型决定。......
2025-09-29
言下之意,一些处于衰退中的城市,其内部资源是匮乏的。因此,吸引外部资源并加以利用,是城市更新合理化的现实选择。从旅游收益的外部效应来看,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是成功的,也成为众多城市竞相模仿的对象。外界舆论也是一种外部资源,特别是对于处于竞争中的城市来说,这是刺激城市转型的催化剂。798艺术区从一个对地方利益有争议的危险场所转变为官方认定的先进文化区。......
2025-09-29
前已述及,印度河流域的引水灌溉工程是世界上最早的调水工程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20世纪,印度在印度河上共修建了17项引水灌溉工程[5],引水干渠总长达到3400多km,灌溉面积达到913万hm2。这是印度最大的引水隧洞。该工程是从起源于喜马拉雅山的河流调水到拉贾斯坦邦沙漠地区包括塔尔沙漠,工程总造价50亿卢比。在工程建成后,从印度河向其流域以外的范围总调水量约为250亿m3/a,这就可以灌溉210万hm2荒漠和半荒漠土地。......
2025-09-29
对于一个水文年度,河流的枯水径流是指当地面径流减少,河流的水源主要靠地下水补给的河川径流。因此,枯水径流与工农业供水和城市生活供水等关系甚为密切,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人们对枯水径流的研究,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远不如对洪水的研究。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恶化,水资源危机日益加剧,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已普遍开始重视对枯水径流的研究。......
2025-09-29
加之流域内交通便利,工业企业比较发达,工业废水年排放量700万t以上,库周人口年排放生活污水300多万t,更对库区水源造成严重危害。为进一步改善库区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做好水源保护工作,2004年,唐山市水务局委托国家水利部水保中心制定出《唐山市陡河水库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把水污染防治纳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范畴。规划批准后,采取国家、地方、群众共同投资的办法逐年实施。......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