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正是城市更新的目的和范围的模糊性提高了其弹性、可修改性和可适用性。城市更新意义深远。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中的新陈代谢过程,其表现即城市的物质形态、空间布局、社会制度和文化结构的一次次变迁。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说,城市面临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转型,兼具内部和谐和外部竞争的压力,城市更新的进程被寄予希望以解决这些日趋明显的社会问题。......
2023-07-25
精确界定“公共空间”并不容易,城市理论的各种流派给出了诸多定义。美国当代知识分子桑内特(Richard Sennett)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定义:陌生人相遇的地点就是公共空间。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与范围广泛的陌生人相处构成的公共生活,代替了与相识之人交往构成的共同体生活。而公共生活是一种平衡器,让现代城市居民从“从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制度与国家的社会结构控制中解脱出来”(迈尔斯,2013:17)。城市文化空间,至少表面看来,把个体与家庭之外的陌生人联系在一起,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严密的社会控制,为城市居民的社会学习和社会交往提供了空间选择。
城市的封闭社区与开放场所同步增长。美国城市问题研究者肖特(John Short)认为,资本集聚的城市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圈地运动:18世纪后半叶的英国圈地运动,将郊区的公共牧场据为己有;现代圈地运动发生在城市,越来越多的“碉堡建筑”出现,与公共社区隔离开来,表现出一种抽离态度(2015:37)。典型的形式是封闭社区,这种居住社区用大门把住户及其亲友之外的无关人员阻挡在外,或是商业办公建筑将入口严加管制甚至是隐蔽起来,与普通市民阻隔开来。高墙大门、私家保安都表明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担忧,对城市中他者的恐惧。然而这些安保措施,也反过来加强了我们对于彼此的忧虑。
如果说城市是人们为了共同利益而聚集在一起的公共空间,那么在这种情境中,共同利益的概念也散碎而成为个人忧虑。城市公共空间诉求的基础在于,它在为个人消费提供空间的同时,也在一项共同事业中创造了归属感,尽管这种归属感往往发生于具有充足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人群身上。城市居民聚集于同一空间,共同庆祝或更为平常的共同相处,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性需要,尽管这种集聚存在动乱的风险,但也正因如此,这些情感诉求需要得到满足而不是被忽视。
文化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社会性的公共空间,其数量的增加和分布范围的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不安。从文化观念性来看,文化能够穿越经济地位和政治立场的差异而作用于社会民众,可以在不改变物质秩序的状态下使人获得心理自由。文化并非只教导人们维持现状,它还有更为积极的功能,比如“通过教化丰富并完善人的心理和意识结构,进而重组社会结构”,文化“不但高于实际的社会运动和价值判断,而且是缓冲社会矛盾、建设共同生活的一种途径”(单世联,2006)。
文化所具有的“软化”作用,与空间结构所隐藏的硬性作用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作为公共空间的文化空间,在为城市居民提供情感共享的同时,也规训他们的行为。文化空间所具有的隐喻,一方面是民主的修辞,支配着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公共生活和公共教育工具的观念,另一方面的现实功能在于成为改变城市居民行为方式的工具。
有关城市更新实践与文化空间生产的文章
然而,正是城市更新的目的和范围的模糊性提高了其弹性、可修改性和可适用性。城市更新意义深远。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中的新陈代谢过程,其表现即城市的物质形态、空间布局、社会制度和文化结构的一次次变迁。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说,城市面临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转型,兼具内部和谐和外部竞争的压力,城市更新的进程被寄予希望以解决这些日趋明显的社会问题。......
2023-07-25
艺术嵌入城市空间建筑,将其叙事性在空间序列中表达出来,城市空间整体呈现审美化。文化空间成为审美对象,是文化空间推动城市空间审美化的直接表现。城市空间审美化为本雅明的深刻论述提供了新时代的注解。交通空间审美化,从“去距离感”角度来说,进一步推动了审美日常化。城市地铁空间的审美呈现包括地铁空间作为审美目的和审美工具。......
2023-07-25
当代城市文化空间在文化产业的刺激下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新的属性和特征。文化展示空间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空间功能和访客构成两个方面。文化展示空间正在从美的殿堂向文化集市转变,作为一种灯塔式的文化空间,其转变揭示了文化世界所处的变迁路径和发展态势。(二)文化演艺空间文化演艺空间是进行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的场所,如剧场。......
2023-07-25
随着城市中商品经济和货币关系的发展,城市职能也不再局限于军事和政治功能,还成为手工业发达、商业贸易往来频繁和交通便利的经济中心。前工业化阶段的城市是围绕着发达的农业地区形成的。与此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席卷全球,西方城市先后进入以信息化、知识化和服务化为特征的后工业化阶段。此时的城市已经不再是制造业基础,而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总体而言,当代城市更新是一种经济转型和文化扩张的状态。......
2023-07-25
“文化产业”的概念表述经历了一次重要转变。文化产业并没有把文化和产业拆分为两个平行的价值体系,而是试图表明文化价值是如何与其生产方式交织在一起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时,社会生产基于工业化时代的福特制积累体系。该定义改变了“文化产业”的传统称谓,将文化置于新的经济领域。它们有一个共通点,即运用创意力、文化知识、知识产权去生产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产品和服务。......
2023-07-25
在全球金融危机及英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城市更新的驱动力和目标点就是促进经济增长。住房项目始终是英国城市更新的主要动力,从二战后重建到高端住宅项目开发,再到街区整体再开发。零售业的开发计划,成为二战后英国在衰败的城市进行更新的重要策略。......
2023-07-25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20世纪晚期以来,全球竞争新格局中的重要话语和战略目标。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主要方面之一,突出了文化在塑造和重构对方需求以实现自己目的方面的能力。软实力与硬实力相关,都是通过影响他人行为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吸引力和同化力是软实力的最重要特征。文化软实力强调的是面向外部的、吸引和同化对方的竞争性行为。......
2023-07-25
提升城市竞争力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基于不同的评估标准有不同的界定,其共同点在于表明城市维持自身发展所具有的资源优化能力。名目繁多的全球城市排名直观地反映了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快速提升竞争力主要指向经济增长的目标,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往往又以牺牲文化为代价。文化空间成为城市在全球化舞台上竞争的重要工具。文化变成战略,在推动经济增长、竞争力提升的同时,也存在被反噬的风险。......
2023-0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