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富连成“盛”字科净行演员,不能不首先提及孙盛文。与盛文同科的裘盛戎,稍后一点的袁世海,都曾受过这位大师兄的教益。盛文所演大轴戏中,还有一出《沂州府》,盛文扮主角李逵。在李盛藻班中,所有花脸戏大都由盛文应工,只有《火牛阵》的伊立和《骂曹》的曹操,临时特烦盛戎加盟。平生所见上述诸戏,皆以盛文水平为最高。......
2023-07-30
李鸣盛,京剧表演艺术家,1926年生于北京,祖籍湖北。12岁从范儒林、张连福等学戏,工老生。13岁登台。先后与尚小云、张君秋等人合作。艺宗余派,兼学谭马,青年时私塾杨派,是杨宝森杨派优秀传人。1952年加入总政京剧团,1955年随团转入中国京剧院四团,1958年9月随团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常演剧目有《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四进士》《群英会·借东风》《碰碑》《伍子胥》《除三害》《宋江题诗》等。曾因主演现代京剧《杜鹃山》,扮演主要角色乌豆震惊剧坛。2002年在北京病逝。
李鸣盛先生唱戏,他就是特别地有刚劲儿,男老生很难找,男老生首先要个头扮相,还得有嗓音,这个条件难找了,这个条件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所以说他得天独厚。李先生的唱法、音质,包括他唱出来的东西你去理解,我们当今其实大可以作为一种课题去研究。那种方法,我听李先生唱,他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唱,他为什么这么唱?因为他条件太好了,他甚至可以驾驭这种唱法,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唱,但是他还是规规矩矩地从这儿唱,就证明了一点,学习流派真是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而且从老一代的艺术家身上你就能看的出来,他们学习流派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真正地去思考、去学习。
《碰碑》中李鸣盛饰演杨继业
李鸣盛(中)与李鸣(右)、李鉴(左)父子三人同台演出《失·空·斩》
李先生那种音色,他的唱法,按我的理解,如果以纯杨派来论的话,李先生条件比杨先生条件好,但是李先生也有余派的特点,说这个东西他能接触,为什么我喜欢,因为我说个实在的,艺术感觉上面,我特别喜欢李先生的,有余派的底子唱杨派的腔,我们老说一句话叫余杨不分家,李先生有余派的底子,有余派的立音,唱杨派的腔,实际上就是一种完美的组合。我听他那个《三家店》,那个【流水】唱的人多,“将身儿”唱的人多,可是唱《三家店》的三字,头一个字我就听着特别地喜欢,“三”,透亮,“家”,既有杨先生朴实的一面,又有余派拎起来的一面,“店中”,特别的舒服。过去我们听,从我内心来讲,说实话,我没听过李先生这一段唱,我听别人唱我也就这么过去了,自打我去李先生家,他有一段是在黑龙江省录音的那盘带子,他给了我,自打我听了这个戏以后,我就感觉这个戏原来是这么唱的。因为我头一次听,听得我是热血沸腾,因为那个时候我年纪很小,也就是二十多岁,我觉得这个戏能唱成这样,也算是天籁之音了。我当时对这两盘带子是来回地听,然后我再找机会给他唱,因为我也想表现一下,你看我能不能接受您的东西,或者我能不能接受您一点点的皮毛,也算是我学点东西。回过头来他觉得我的声音还行,然后就觉得你可以这么唱,可以这么唱,就教我。这出《三家店》,这【流水】李先生唱得顺,“将身儿”,这定尺寸,“来至在大街口,尊一声过往宾朋”,摆得太顺了,流畅是一种美德,的确能记忆很深。
《三家店》的【流水】,这个【流水】脍炙人口,我们刚刚说了,孩子会唱,我们的老太太可能也会唱,我们的戏迷,男戏迷会唱,女戏迷会唱,我们的晚会也唱这一段,为什么唱这一段呢?家喻户晓,这一段脍炙人口,特别的流畅,李先生唱得干净利落,我学唱一下,我也唱不好。
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
尊一声过往宾朋听从头
一不是响马并贼寇
二不是歹人把城偷
杨林与我来争斗
因此上发配到登州
舍不得太爷的恩情厚
舍不得衙役们众班头
实难舍街坊四邻与我的好朋友
难舍老娘白了头
娘生儿连心肉
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想娘身难叩首
娘想儿来泪双流
眼见得红日坠落在西山后
叫一声解差把店投
学李先生这段唱,他很流畅、很顺,很顺就是你容易上口,然后你把节奏也唱了,把情绪也唱了。我们再谈谈李先生在其他剧目里边那种创新的意识,李先生在唱这个《失·空·斩》“斩谡”的时候,“怒在心头”跟杨先生不太一样,“怒在心头”,这个他用了一点小擞音,有点像余派,“难消恨”,这一段唱把诸葛亮这时候的怒气,对马谡的这种不应该失误却失误了的那个情绪唱起来,因为李先生他本身可能是觉着这么唱更符合这个人物的感情。
李鸣盛青年时酷爱杨派艺术,并上演了大量杨派剧目,由于他的嗓音条件优越,高低宽窄游刃有余,遂在演唱中没有受到局限,并扬其所长,在继承杨派风格的同时又有所突破和发展。
我们现在看李先生在台上的戏,那么饱满,那么有精神,那么帅气,拿刀是黄忠,拿枪是花云,拿着扇子是宋士杰,那人家就不是一般的功底。我们现在后人学戏,不但是要戏多,还要玩意儿多。过去老一代艺人,就是老一代的艺术家,身上有个几百出戏那是很正常的,我们现在就做不到这一点,你说挖掘去挖掘来,眼前就有那么多戏,就几十出戏。但是要做到会几百出,或者上百出戏都很精,可了不得,精力有限,而且每出戏都能唱出不同的特色真是得花一定的心血。
有一出戏《宋江题诗》,我也特别地喜欢,这出戏从唱腔上它不脱离余杨的这个路子,很绵,也符合宋江这个人物的性格,这出戏我比较喜欢,因为李鸣盛老师当时这个版本是我们这个时代流出来最早的一个版本,这个版本含有【三眼】【流水】还有【垛板】,板式、唱腔非常好,“在牢营”,当时我们学唱的时候,特别迷这个东西,迷这出戏它的路子。
余叔岩与弟子李少春合影
有关京剧艺术传承人 范以程的文章
说到富连成“盛”字科净行演员,不能不首先提及孙盛文。与盛文同科的裘盛戎,稍后一点的袁世海,都曾受过这位大师兄的教益。盛文所演大轴戏中,还有一出《沂州府》,盛文扮主角李逵。在李盛藻班中,所有花脸戏大都由盛文应工,只有《火牛阵》的伊立和《骂曹》的曹操,临时特烦盛戎加盟。平生所见上述诸戏,皆以盛文水平为最高。......
2023-07-30
河西节度使的设立,使唐朝稳固了西部边防,大大减少了边患。从开元二年秋开始,吐蕃连年犯边,朝廷委派得力将领郭知运、崔希逸等相继为河西节度使,以保卫河西,使得吐蕃始终未能越过河西一步。九月,吐蕃攻陷瓜州城,玄宗命兵部尚书萧嵩为河西节度使,以建康军使、左金吾将军张守珪为瓜州刺史,修筑州城。后唐朝又以萧炅为户部侍郎判凉州事,代崔希逸为河西节度使,以讨吐蕃,并毁其分界之碑。......
2023-08-07
此后至794年恒武天皇又将首都迁往平安京(今京都)之前,这84年在历史上称为“奈良时代”。税基的不断流失,严重地削弱了奈良时代末期的中央财政。大化改新时期的班田制度,到奈良时代也遇到了困难。在奈良时代,天皇朝廷依然大力提倡佛教。奈良时代,日本朝廷依然不断地派遣使团到唐朝。奈良时代出现了一些杰出的歌人,如山上忆......
2024-01-20
盛珠是梨园世家,在“盛”字科师兄弟中年龄较稚,但人极聪明。“盛”字科生行翘楚,实应推李盛藻为一时之冠。至三十年代前期,“盛”字科各行人才已在科内效力若干年,都想出科自谋生路。后因“盛”字科缺少硬里子,盛习乃专以硬里子老生应工。张君秋组班,贯盛习乃正式挂二牌,专唱老生戏。“盛”字科里子老生,享年最高而腹笥又最博,厥惟刘盛通。“盛”字科还有一位老生、老旦两门抱的里子演员,名张盛馀。......
2023-07-30
论盛孝章书[东汉]孔融孔融,字文举,汉末鲁国人。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士。其人困于孙氏[5],妻孥湮没[6],单孑独立,孤危愁苦。[9]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10],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执[11],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12],而朱穆所以绝交也[13]。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16],九牧之民所共称叹[17]。因表不悉[33]。[5]其人:指盛孝章。[12]吾祖:指孔子。......
2023-11-29
背景描述受市教研室指派,要求上一节经典课文公开课,并与宣城市名师——宣城中学赵庭芳老师同台执教,我选择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也是如此。像这篇《荷塘月色》,我是抓住时间,像跟着朱自清一起走。......
2023-07-21
我们只有因材施教,因人选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2023-08-07
媒体教师系任教。此时,盛彤笙已35岁,仍未成家。总体而言教育仍非常落后。盛彤笙一边主持修建工作,一边四处物色教师。抵达兰州后,杨诗兴提任畜牧系教授。甘肃农业大学的王锡祯教授说,国立兽医学院是全国的唯一一所兽医学院,亚洲学术水准最高的兽医学校。当时国内兽医学的权威专家均在国立兽医学院任过兼职专职教授。今年7月10日,记者采访了王锡祯教授,他是1948年考入国立兽医学院的。......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