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不足纹理图像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这决定了纹理图像的特征提取和识别技术具有无可限量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2023-06-29
(一)学校教育忽略审美能力的培养
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象力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有形的东西,可以用想象使它无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美术教育不仅在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美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创新与实践。
然而,调查发现,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部分教师只重视书本、强调绘画。在美术课上,学生仅仅是“依样画葫芦”进行绘画,学生的作业几乎是千篇一律。在教学技能培养方面,教师缺少对学生进行绘画对象基础知识和历史背景的培养,部分教师教给学生的也只是简单的绘画技巧,学生通常都是在没有了解绘画对象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绘画是美术的最基础部分,只有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才可以进一步开展各种与美术有关的活动。如果只把美术课当成训练绘画技法的课程,学生就无法画出高档次的美术作品,而且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性的培养以及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美术教育本应该是丰富的、多样的、综合的。然而,当前的美术教育只是一种单一性的艺术训练,完全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教育流于形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美术教育必然会丧失其特殊作用。
(二)审美能力培养模式单一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美术水平的高低。审美能力越强,艺术造诣就越深,审美能力较差,艺术造诣就越低。蔡元培认为,“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
美术科目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为了达到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部分教师忽略了美术教材中的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内容。在这种枯燥没有创意的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本知识,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没有得到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较低,偏离了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方针,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美术教学无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更无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学生对审美认识的匮乏
人在审美过程中处于一种最自由的状态,个性得到最彻底的解放,想象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审美给人的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最和谐的环境,良好的美术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要达到这个境界,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好的艺术作品使人有美的享受,然而具有审美能力的前提是必须使学生了解高品质的艺术作品的内容与艺术形式。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美的形式,提高学生对审美的认识。然而,调查显示,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对于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元素了解。很多学生不了解审美的内容,更不能通过感受作品的形式美,迁移到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很少有学生通过接触大自然中高大雄伟的群山、涓涓细流的溪水来体会自然美和艺术美。很少有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分辨美术作品中哪些是好的、高雅的,那些是低级的、庸俗的作品。通过美术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审美的认识;通过学习鉴赏美术作品,学会分辨生活中真、善、美的东西。
(四)美术价值培养欠缺
古人说:“画为心迹。”这表明画家的创作是一种心灵历程,是画家内心对自然与社会的真实体验。蔡元培认为,世界有两方面,即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他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不仅生存于物质世界而具有物质需求,人还有心理、情感、精神世界,渴望心灵有依靠。美术的教育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美育就是情感教育,其作用在于陶养人的感情,使人的情感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给人的高尚行为以推动力。美育对人能发生作用,在于美具有普遍性和超脱性;美育还能够弥补科学的概念性、抽象性、机械性,使人生丰富而有意义;美育具有自由性、进步性、普及性,能给人的情感以抚慰,使人的心灵纯洁高尚,给人类以温情的精神家园。
有关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文章
(二)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审美兴趣调查显示,在美术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现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美术教学中制约学生审美情感培养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事实上,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与艺术修养,健全学生的人......
2023-07-23
对学生来说,审美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美术的效果,同时也会深刻地影响到他们最终的审美能力,以及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通过美术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活得更加精彩。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并不是说要把他们培养成艺术家、画家,而是侧重于对他们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的提高。美术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3-07-23
只有加强学生在美术鉴赏活动中的锻炼,才能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感知力。此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但不能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得以发展。......
2023-07-23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正确的示范以及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发声练习,而且还巩固了教师的发声。在对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以歌词为依托,能够以文学形象进行一定的联想,最终能够实现情景交融的境界,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2023-10-18
(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审美能力是衡量现代人特别是学生修养的一个重要指标。于是,正式将美育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明确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有效贯彻这一决定和美术新课程标准。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爱好、审美智力及提高审美能力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2023-07-23
在教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时,求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现实则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作为美术教师,审美能力的教学理应打破教室的壁垒,变自我封闭为开放性,使学生联系丰富多彩的健康生活去欣赏美、感知美。当我们把审美的天地向周围生活、向社区拓展时,学生的心灵就会向社会开放,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就会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从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健康的发展。......
2023-10-31
树立“人本服务”的教育理念在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上,教师要摒弃传统教育理念,真正树立“人本服务”的教育理念。教师还可以采取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结对子的方法促进沟通与交流,并为他们进行活动提供方便。......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