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社的实习周中,我体验了多样的工作内容,包括客户咨询、行程安排和市场推广,收获了宝贵的职场技能和服务意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2025-04-09
411年8月,法显完成了取经求法的任务,坐上商人的大船,循海东归。船行不久,即遇暴风,船破水入。幸遇一岛,补好漏处又前行。就这样,在危难中漂流了100多天,到达了耶婆提国(今印度尼西晋的苏门答腊岛,一说爪哇岛)。法显在这里住了5个月,又转乘另一条商船向广州进发。不料行程中又遇大风,船失方向,随风飘流。
正在船上粮水将尽之时,忽然到了岸边。法显上岸询问猎人,方知这里是青州长广郡(山东即墨)的崂山。青州长广郡太守李嶷听到法显从海外取经归来的消息,立即亲自赶到海边迎接。时为412年7月14日。
法显65岁出游,前后共走了30余国,历经13年,回到祖国时已经78岁了。在这13年中,法显跋山涉水,经历了人们难以想象的艰辛。正如他后来所说的:“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https://www.chuimin.cn)
法显在山东半岛登陆后,旋即经彭城、京口(江苏镇江),到了建康(今南京)。他在建康道场寺住了5年后,又来到荆州(湖北江陵)辛寺。420年,终老于此,卒时86岁。他在临终前的7年多时间里,一直紧张艰苦地进行着翻译经典的工作,共译出了经典6部63卷。他翻译的《摩诃僧祗律》,也叫大众律,为五大佛教戒律之一,对后来的中国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抓紧译经的同时,法显还将自己西行取经的见闻写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国记》。《佛国记》在世界学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一部传记文学的杰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是研究当时西域和印度历史的极重要的史料。
法显以年过花甲的高龄,完成了穿行亚洲大陆又经南洋海路归国的大旅行的惊人壮举,以及他留下的杰作《佛国记》,不仅在佛教界受到称誉,而且也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
相关文章
根据任务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学习任务引领书,制定工作计划书,设计工作记录表,按照计划书实施控制,并将工作记录填入工作记录表,最后对照评价反馈书进行自我评价。......
2025-09-29
作为商人,他们并不热心观察自然现象和报道航行中的见闻。腓尼基人历时三年多,绕非洲大陆航行一周,是古代航海探险最伟大的创举。这样历经三年,终于从大西洋穿经赫尔克列斯之柱,进入地中海,并沿地中海非洲海岸返回埃及,完成绕行非洲一周的远航,航程达20000千米。航行者回来后讲述了沿“利比亚”航行的情况。腓尼基人绕行非洲一周是否真有其事,至今仍众说纷纭,还有待于史学家的考证。......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