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鲁滨逊漂流记》陪读策略:跟随鲁滨逊一起漂流

《鲁滨逊漂流记》陪读策略:跟随鲁滨逊一起漂流

【摘要】:书本简介《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有一次,鲁滨逊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风暴,漂流到南美洲附近的无人荒岛。难怪后人把笛福称为“英国小说之父”,把《鲁宾逊漂流记》看作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

书本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该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在荒岛上生活了四年四个月之后,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笛福便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宾逊”不仅成为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为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该小说发表多年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于世界各地,并被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剧

力荐理由

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他喜欢冒险。有一次,鲁滨逊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风暴,漂流到南美洲附近的无人荒岛。他很快战胜了忧郁失望的心情,从沉船上搬来枪械和工具,依靠劳动猎取食物,修建住所,制造工具,种植谷类,驯养山羊,改善了环境,表现出不知疲倦、百折不挠的毅力。他独自生活了多年以后,遇见一些土人到岛上来举行人肉宴。他从中救出一个土人,收为自己的奴隶,取名“星期五”。他在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帮一名舰长制服叛变的水手,乘船返回。他得到了冒险积累的财物,成为巨富,并派人到他经营的岛上继续垦殖。

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故事中的鲁宾逊生活在中产家庭,原本可以按照父亲的安排,依靠家业过上平静而优裕的生活,但是他喜欢航海和冒险,不甘平庸的生活,独自开启航海之旅。当他沦落荒岛后,遇到了许多似乎难以克服的困难,但他以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决心,逐一解决了居住、食物、工具等方面的问题,过上了舒适的生活。这部作品语言平实,叙事精确。文中鲁宾逊凭借一己之力在荒岛上安家的经过,看似十分困难,甚至不可能,但作者把鲁宾逊选址造屋的过程以精确具体的细节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十分可信,使我们觉得,如果我们处在鲁宾逊的位置似乎也会这样做。难怪后人把笛福称为“英国小说之父”,把《鲁宾逊漂流记》看作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

孩子看过这本书后,一定会为一个遇到困难、挫折时坚强、乐观的鲁滨逊而感动。从他身上,孩子可以学会勇敢和乐观地面对现实,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从他身上,孩子可以学会做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从生活中学习有用的知识,做一个实干家。

陪读策略

书可以读“薄”,又可以读“厚”

女儿读《鲁宾逊漂流记》时正值暑假,她每天捧着心爱的书,一有空闲就看,很快地二百多页的书看完了。按着女儿看书的习惯,第一遍往往是粗看大意,大致也就记住了故事中精彩的情节部分,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部分,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鲁宾逊漂流记》是个前后连贯的故事,将故事中主要情节概括出一个小标题,也就相当于将一本“厚书”读成由几个小标题连贯而成的“薄书”了。像这样:

1.第一次航行

2.第二次航行

3.第三次航行

4.第四次航行触碓

5.第一次种大麦和稻子失败

6.挖地窖、造个捣小麦的石臼

7.第一次造船失败

8.鲁滨逊制陶器

9.第一次发现人的脚印

10.搭救“星期五”

11.鲁滨逊与“星期五”造木舟

12.救“星期五”的父亲

13.离开荒岛

14.回到英国

带着她看着自己列出的14个标题,对哪一个标题背后的故事最感兴趣,我们就来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入人物、情节等,就相当于将这一个小标题下的故事进行了概括。一个小故事会说了,再尝试第二个小故事,第三个小故事,以此类推,又将只有14个标题的“薄书”读成了“厚书”。像这样:

1.第一次航行

鲁滨逊的父亲原来指望儿子学法律,但是鲁滨逊却一心想去航海。有一天,鲁滨逊去赫尔时,他的一位同伴正要坐其父亲的船到伦敦去。他动心了,于是,他跟着去——这是1651年的8月,当时他十九岁。船刚驶出海口,便碰到了可怕的风浪,使他感到全身有说不出的难受,心里十分恐惧。他在痛苦的心情中发了誓,假如上帝在这次航行中留下他的命,在登上陆地后,就一直待在他慈爱的父母身边,从此一定听从他们的忠告办事。可是第二天风停了,浪也歇了。太阳西沉,继之而来的是一个美丽可爱的黄昏。这时,又喝了同伴酿的一碗甜酒后,他就把这次航行后便回家的决心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2.第二次航行

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

3.第三次航行

在去非洲的几内亚做生意时,鲁滨逊被一艘土耳其的海盗船俘虏,被卖为奴隶。后来他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逃到了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甘蔗种植园,当起了庄园主,生活过得很顺遂。

4.第四次航行触礁

巴西因为人工不足,有几个种植园主知道鲁滨逊曾为做生意而到过非洲的一些奴隶市场口岸,他们竭力哄诱他做一次航行,到那一带去为他们的种植园买些黑奴回来。想不到,他们的船在南美洲北岸一个无名岛上触了礁,所有的水手及乘客全都淹死了,只有他一个人被高高的海浪卷到了岸上,保住了一条命。

5.第一次种大麦和稻子失败

要想确保他能在这个岛上生存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鲁滨逊尽可能地相继办了几件他非办不可的事。但是他的努力并非总是交上好运道。他在第一次播下大麦和稻子的种子时,这些宝贵的存货就浪费了一半,原因是播种得不是时候。

6.挖地窖、造个捣小麦的石臼

鲁滨逊辛辛苦苦花了几个月工夫,挖了几个地窖以备贮存淡水。花了四十二天时间,才把一棵大树砍劈成第一块长木板。他起劲地干了好几个星期,想制造一个捣小麦的石臼,最后却只好挖空了一大块木头。

7.第一次造船失败

鲁滨逊足足花了五个月工夫,砍倒一棵大铁树,又劈又削,让它成了一只很像样的独木舟,以备用来逃离这个小岛,可结果却因为太大,怎么也没法子使它下到海里去,而不得不把它丢弃了。不过,每一桩失败的事,都教给了他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知识。

8.鲁滨逊制陶器

出于生活的需要,鲁滨逊开始着手制造陶器。在找到陶土后,他做了无数次试验。刚开始时,有的由于陶土太软没有做完,有的由于温度太高而爆裂。摸索了两个多月后,终于做成两个大瓦器,还有许多小型器皿,但还是没有可以装流质、经得起火煮的泥锅。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有的破泥制器皿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于是鲁滨逊开始研究烧陶的火力,最后烧成了三个瓦锅、两个瓦罐,其中有一个罐子正是鲁滨逊最需要的。

9.第一次发现人的脚印

一天,鲁滨逊在沙滩上偶然发现了一个人的光脚印。他当时好像挨了一个晴天霹雳。他侧耳倾听,回头四顾,可是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看见。他跑到海岸上,还下海去查看,可是总共就只有那么一个脚印!他惊吓到了极点,像一个被跟踪追捕的人似的逃回到他的住处。一连三天三夜,他都不敢外出。

10.搭救“星期五”

有一天早晨,鲁滨逊从望远镜里看见三十个野蛮人正在围着篝火跳舞。他们已煮食了一个俘虏,还有两个正准备放到火上去烤。这时鲁滨逊提着两支上了子弹的滑膛枪和那柄大刀朝他们跑了过去,打死了两个野人,及时救下了跑出来的一个俘虏。鲁滨逊把他救下的这个人取名为“星期五”,以纪念这个野人是在这一天获救的。“星期五”在鲁滨逊的教导下,很快学会了穿衣、开枪、讲英语、信基督……成为鲁滨逊最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11.鲁滨逊与“星期五”造木舟

为了到孤岛对面的大陆,鲁滨逊便想和“星期五”一起造独木舟。由于他思船心切,没有经过太多考虑便开始工作。结果,花去数月时间好不容易用大柏树凿成的木舟却因太大而废弃。又过了几年,鲁滨逊吸取教训,在沿河的地方又凿了一只更小的独木舟,并且安装了桅杆和帆,又在舟内凿了许多用来放东西的槽。但是因为木舟太小,鲁滨逊未能乘它到对面的大陆,只能在附近使用。

12.救“星期五”的父亲

正当鲁滨逊与“星期五”做好木船,差不多已准备驾船启航时,又有二十一个野蛮人乘着三只独木船,带了三个俘虏到这个岛上来开宴会了。其中一个俘虏是个白人,这可把鲁滨逊气坏了。他把两支鸟枪、四支滑膛枪、两支手枪都装上双倍弹药,给了“星期五”一把小斧头,还给他喝了好多甘蔗酒,自己带上了大刀,冲下山去,大开杀戒,只逃走了四个野蛮人。俘虏中竟然有一个是“星期五”的父亲。

13.离开荒岛

鲁滨逊给了那个白人和“星期五”的父亲枪支和食物,叫他们乘着新造的船去把那艘西班牙船上遇难的水手们带到岛上来。正在等待他们回来时,有一艘英国船因水手闹事而在他的荒岛附近抛了锚。鲁滨逊帮那位船长夺回了船,跟船长一起回到了英国。他们走时带走了两个也想回英国去的老实的水手,而让闹事闹得最凶的一些水手留在了岛上。后来,那些西班牙人回来了,都在岛上居住了下来。起初,他们双方争吵不和,但定居后,终于建立起了一个兴旺的殖民地。

过了几年,鲁滨逊又到那个岛上去过一次。

14.回到英国

鲁滨逊离开那个岛时,已在岛上呆了二十八年两个月二十九天。鲁滨逊总以为他一到英国就会高兴不尽,没想到他在那里却成了一个异乡人。他的父母都已去世,因无法尽孝而感到遗憾。他除了从那艘西班牙船上取来的一千二百个金币之外,还有两万英镑等待着他到一个诚实的朋友那儿去领取,这位朋友是一位葡萄牙船长。在他去干那项倒霉的差事之前,就委托船长经营鲁滨逊在巴西的庄园。见船长如此诚实,鲁滨逊十分高兴,决定每年付给他一百葡萄牙金币,并在船长死后每年付给他的儿子五十葡萄牙金币,作为他们终身的津贴。

女儿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方法,虽然在概括小标题上还不能够做到语句精炼(这需要长期的训练),但是把书读“薄”又读“厚”的方式她很喜欢。

暑假里,时间是充裕的,若单一地只是看书,不免有些枯燥。女儿第三遍读《鲁宾逊漂流记》时,兴趣已不如之前浓厚了。为了调剂,我找到动画电影版《鲁宾逊漂流记》,看的时候画面既熟悉又新鲜。熟悉是因为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与书本中大致相同;新鲜,则是用孩子喜欢的动画方式来熟知故事,与看书相比又是不同的体验,形成对比阅读,且影片欣赏画面感十足,满足了视觉效果。欣赏时,我也会陪在一旁,我们一边观赏,一边评论。看完影视,再回到书中继续阅读,再次激发阅读兴趣。

看完《鲁宾逊漂流记》后,女儿还沉浸在只有在文字中才能体验到的游记生活,于是我又推荐给她类似的游记书籍,如《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奇遇记》和《格列弗游记》,以体验不同的游记生活,并感受不同作者的记录方法。

阅读卡

1.制作读书卡

读书卡

书名:《鲁滨逊漂流记》

作者:[英]笛福

主要人物:鲁滨逊,星期五

主要内容:商人鲁滨逊在航行途中遭遇风暴,成为唯一的幸存者。他在一个荒岛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社会经验,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后来他从食人部落手中救出一个野人,取名为“星期五”。在鲁滨孙的教导下,星期五也变成了文明人。后来两人终于回到了英国。

感受:这是一部宣扬探险进取精神的小说。书中极力赞扬了人的智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人在欣赏小说曲折情节的同时,感受到人的力量的伟大,给人巨大的鼓舞。不要轻易放弃,要努力为生存而奋斗;要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多次实践来克服种种困难。

2.阅读记录表

书名:《鲁滨逊漂流记》

文章主要内容:

鲁滨逊是个永不知足、不断追求进取的冒险家。他不贪图安逸的家庭生活,不愿死守父亲的家产,雄心勃勃地把遨游四海作为自己一生的理想。他还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实干巧干的精神和天才的创造能力。他凭着自己的双手和热情,不仅为自己创造了生存的环境,还改造了大自然。

精彩开头:

我的父亲是德国人。他年轻的时候来到英国胡尔城赚下了一份家产,后来就搬到约克城,娶了我母亲。1632年,母亲生下我,因为母亲的娘家姓鲁滨逊,父亲就给我起了鲁滨逊·克鲁索这个名字。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我还有两个哥哥。大哥外出当兵,在法国作战的时候不幸阵亡。二哥有一年离开了家,从此杳无音信。

美妙结尾:

后来小鸟还发生了很多惊险的事情,三百来个野人曾经撕毁和约,入侵海岛,西班牙人奋起反抗,甚至还有人牺牲。后来在一场关键的战役里,风暴摧毁了野人的独木舟,大量野人翻落海中,没有被淹死的野人最后也选择了投降。小岛从此获得了很多年的和平。

我想要积累的精彩句段:

1.我知道这一定是船员遇难了。我判断附近一定有其他船员,否则他们也不会放枪求救。我知道他们根本不可能自己脱离危险,我根本不可能救助他们,但他们一但救获,倒很有可能帮到我。我立刻从家中拿出许多平时收集的柴火,燃起一堆火。

2.我就这样在胡思乱想中过了好几天。后来我发现家里快断粮了,水也快被喝完了。我硬着头皮走出我的“堡垒”,我安慰自己说,你要相信那就是你自己的脚印,你一直很可笑地在做自己吓唬自己的事情。我壮起胆子,跑到羊圈里去挤奶。不过来回的路上我依然疑神疑鬼的。

我收获的优美词语:

1.(心惊肉跳)形容心中极其恐惧紧张。文中指鲁滨逊遇到危险时心中慌张。

2.(晴天霹雳)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的,令人震惊的事件。文中指令鲁滨逊震惊的灾难。

3.(听天由命)由:听从,随顺。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指任凭天意安排。文中指鲁滨逊顺从命运摆布。

阅读完后的体会:

文中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个坚强、有毅力、爱劳动的人,而且非常有志气。我们也要具有这些品质。我们只要勤奋刻苦,遇到困难坚持不懈,而且有远大的志向,肯努力,去拼搏,一定能获得成功。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我们要是懒惰了,放弃了,就会什么都没有,就是永远的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