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脂肪的重要性及食物来源

脂肪的重要性及食物来源

【摘要】:脂肪也称中性脂肪,由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组成,又称甘油三酯。必需脂肪酸缺乏,将导致生长停滞、体重减轻,婴儿可能患湿疹。一般来说,植物油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动物脂肪除鱼肝油外必需脂肪酸含量较低。表2-2几种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单位:%四、食物来源与参考摄入量(一)食物来源植物性食物来源于各种植物油、豆类及坚果类食品。

一、概述

脂类(lipids)是人体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占正常人体重的10%~20%。脂类包括脂肪(fats)和类脂(lipoids)(磷脂和固醇类)。脂肪也称中性脂肪,由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组成,又称甘油三酯。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大多数脂肪酸在人体内可以合成。人体不能合成而又不能缺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

二、营养学意义

(一)供能和储能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20%~30%由脂肪提供。1 g脂肪在体内氧化可产生37.7 kJ(9 kcal)能量。脂肪也是人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当机体摄入能量过多或不能被机体利用时,则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

(二)构成机体组织和生理活性物质

脂肪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在皮下脂肪、肠系膜、大网膜中脂肪可以保护和固定重要脏器,缓冲机械压力。磷脂和胆固醇细胞膜的重要构成物质,人体内许多活性物质,如性激素、肾上腺素和维生素D等都是以胆固醇为原料来合成的。

(三)调节体温作用

脂肪主要分布在皮下,皮下脂肪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四)提供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和α-亚麻酸。必需脂肪酸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1)参与线粒体和细胞膜的合成。

(2)参与合成前列腺素。

(3)参与脂质代谢,能降低血脂含量,减少血液的黏稠性,对保持微血管的弹性有一定作用。

(4)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智力。必需脂肪酸缺乏,将导致生长停滞、体重减轻,婴儿可能患湿疹。

(5)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膳食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常与脂肪并存,脂肪酸是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良好溶剂,这些维生素随着脂肪的吸收同时被吸收。

(6)增加食欲和饱腹感。用油脂烹调食物可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和口感,增加食欲。同时脂肪进入十二指肠,刺激产生肠抑胃素,使肠蠕动减慢,延缓胃的排空,增加饱腹感。

三、营养价值评价

脂肪中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脂肪消化率是评价脂肪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含量越多,脂肪的营养价值就越高。一般来说,植物油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动物脂肪除鱼肝油外必需脂肪酸含量较低。脂肪的吸收率越高,营养价值也就越高。植物油熔点低于动物油,故植物油的吸收率高于动物油。因此,植物油的营养价值高于动物油。几种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见表2-2。

表2-2 几种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 单位:%

四、食物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一)食物来源

植物性食物来源于各种植物油、豆类及坚果类食品。动物性食物主要来源于各种动物油、动物内脏、乳类、蛋类和鱼类等。磷脂丰富的食品有蛋黄、脑、骨髓、心、肝、肾等,但这些食品同时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海产鱼中含有较多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二)参考摄入量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膳食中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20%~30%,必需脂肪酸占总能量的2%。对膳食胆固醇的推荐摄入量已经取消,但是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应该适量摄取。

(王玉平)

知识拓展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