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陕西眉县李家村窖藏中的盠驹尊及其它器物

陕西眉县李家村窖藏中的盠驹尊及其它器物

【摘要】:盠曰:王倗下不其则迈(万)年保我迈(万)宗[8]。[1]1955年陕西眉县李家村窖藏,同出还有盠所作方彝二、方尊一,另有一驹尊(仅存盖)。盠,人名,见于同出的方彝、方尊。[5]旨,读为诣。[6]旧宗小子,宗亲中男性同辈年轻者及下辈。[7]懋,勉也。[10]雷、骓子,分别为王所赐的两马之名。

【图版】

【释文】

隹(唯)王十又三月[2],辰才(在)甲申,王

初执驹于[3],王乎(呼)师豦召(诏)

[4],王亲旨(诣)盠驹易(赐)两[5],拜稽

首曰:王弗望(忘)氒(厥)旧宗小子[6]

懋皇盠身[7]。盠曰:王倗下不其

则迈(万)年保我迈(万)宗[8]。盠曰:余其

敢对扬天子之休,余用乍(作)朕

文考大中(仲)宝彝。盠曰:其

迈(万)年世子孙孙永宝之。(器)

(拘)驹[9]

易(赐)盠驹

两,雷、骓子[10]。(盖)

【著录】

《中国青铜器全集》5∶169;《殷周金文集成》6011;《商周青铜器铭文选》262;《吉金铸华章——宝鸡眉县亚杨家村单氏青铜器窖藏》。

【注释】

[1]1955年陕西眉县李家村窖藏,同出还有盠所作方彝二、方尊一,另有一驹尊(仅存盖)。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2]十三月,月字上端的横笔写得较平,且横笔右端出锋,应该看作“三”的最后一笔与“月”的第一笔的公用笔画。

[3]执驹是古代的一种典礼,对两岁的小马离开母马而成为服马时,初系马具所行之礼,具有教导成熟小马服车的技艺的作用。《周礼·夏官司马·校人》:“春祭马祖,执驹。”郑玄注:“郑司农云:‘执驹,无令近母,犹攻驹也。二岁曰驹,三岁曰駣。’玄谓执犹拘也,春通淫之时,驹弱血气未定,为其乘匹伤之。”又《廋人》:“掌十有二闲之政。教以阜马佚特,教駣攻驹,及祭马祖,祭闲之先牧,及执驹散马耳。”《大戴礼记·夏小正》:“四月……执陟攻驹。”戴德传:“执也者,始执驹也。执驹也者,离之去母也。陟,升也。执而升之君也。攻驹也者,教之服车,数舍之也。”,地名,亦见于作册麦方尊(《集成》6015)和遣卣(《集成》5402)。据考应与宗周相近,在今陕西凤翔县。

[4]师豦,人名,亦见于师豦簋(《集成》4214)、师豦方彝(《集成》9897)。据考其活动时间在昭、穆时期。召,读为诏,告也。《诗·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高亨注:“召当读为诏,告也。”盠,人名,见于同出的方彝、方尊。据考即盘所记之皇高祖惠仲盠父,其主要活动于昭、穆时期,主要功绩为“盗政四方、翦伐楚荆”。

[5]旨,读为诣。《玉篇》:“往也。”驹赐两,即赐驹两的倒装。句意是王亲往盏处,赐以驹两匹。

[6]旧宗小子,宗亲中男性同辈年轻者及下辈。《书·康诰》:“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书·君奭》:“若游大川,予往暨汝奭,其济小子。同未在位,诞无我责。”朱彬《经传考证·尚书下》:“古人亲爱之词,率以幼稚称,周公称成王曰‘小子同未在位’,称康叔曰‘小子封’是也。”

[7]懋,勉也。《书·舜典》:“汝平水土,惟时懋哉!”《尔雅》:“懋,勉也。”皇,赞美、嘉许。《诗·周颂·执竞》:“不显成康,上帝是皇。”毛传:“皇,美也。”高亨注“言上帝嘉美赞许成王、康王。”懋皇盠身,意思是周王对盠进行勉励、赞许。

[8]王倗下不其则万年保我万宗,同窖所出方彝铭“天子不叚不其万年保我万邦”,对比知“倗下”即“不叚”。叚,文献或作瑕、遐、暇,为表示可能性的情态动词。不叚不,犹不可能不。

[9],从“折首执讯”的“讯”、句声,读为拘,与执义近。器、盖铭文分別用执和拘,可为互证。

[10]雷、骓子,分别为王所赐的两马之名。骓为毛色苍白相间的马。《诗·鲁颂·駉》:“有骓有駓,有骍有骐。”毛传:“苍白杂毛曰骓。”据载,楚汉时项羽所乘之马即名为骓。

【延展阅读】

1.执驹之执当读为絷,《切韵》:“絷,系马也。”《说文·马部》:“,绊马也。……絷,或从纟,执声。”《诗·周颂·有客》:“言授之絷,以絷其马。”《左传·成公二年》:“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杜预注:“絷,马绊也。”《庄子·马蹄》:“连之以羁,编之以皁栈。”《楚辞·离骚》:“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王逸注:“革络头曰羁。”可见絷、羁皆为拘系马驹之物,前者又称之为马绊,为拘系马足之物。其法屡见于汉画像石(图一、图二)。后者又称之为马笼头,为笼络马头之物。有学者认为执驹即是将马套上笼头,失之偏颇。

图一:山东肥城北大留村出土画像石

图二:山东滕州龙阳店镇出土画像石

2.有关执驹的铭文还见于如下两件青铜器。其一是张家坡西周墓地M152出土的三年达盨:“隹三年五月既生霸壬寅,王在周,执驹于滆,王呼巂趩召达,王易(赐)达驹,达拜稽首,对扬王休,用乍(作)旅盨。”另一件是中国国家博物馆2014年新入藏的作册吴盉:“隹卅年四月庚午,王在,执驹于南林。卒执驹,王呼巂召作册吴,立门。王曰:赐驹。吴拜稽首,受驹以出。吴敢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叔姬盘盉。”以上记载表明,王在某地行执驹礼之后,一般会赐驹给大臣,其程式可能如下:首先是派大臣(师、巂皆职官名)召唤受赐之人,然后是颁赐马驹给受赐者,最后是臣子赞颂王的赏赐作铭纪念。盠驹尊的作器者之所以铸驹形尊纪念,恐怕是因为铭文记载“王亲旨(诣)盠驹易(赐)两”的原因。这较之一般的颁赐更显得荣宠尊贵。此外三年鼎(《集成》2742)、卅三年晋侯苏钟也有王颁赐马驹的记载,不过没有记载执驹之礼,是否执驹之后颁赐不得而知。

【进阶篇目】

1.沈文倬:《“执驹”补释》,《考古》1961年第6期;收入《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2.何景成:《盠驹尊与昭王南征——兼论相关铜器的年代》,《东南文化》2008年第4期。

3.沈培:《再谈西周金文“段”表示情态的用法》,《中国古代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博物馆2010年。

4.朱凤瀚:《简论与西周年代学有关的几件铜器》,《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5.韩巍:《简论作册吴盉及相关铜器的年代》,《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