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安全挑战及优化方案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安全挑战及优化方案

【摘要】:然而,虚拟的网络世界烦冗复杂,网络文化往往混杂着种种不良信息,严重污染高校图书馆信息安全环境。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发布功能被大量的不良信息所利用,成为其传播的媒介和平台。这种情形严重干扰了图书馆正常的信息发布工作。(三)数据网络安全问题由于大数据更多的是基于一种网络数据服务的模式,网络节点的不断增加,网络安全对其将是一个严峻挑战。

(一)数据结构、存储、处理等问题

第一,数据的异构性和不完备性。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等大数据技术的实现也需要大量的大数据资源支持,而这些数据不仅数量巨大且来源多样,越来越多地分散在不同的管理系统中。例如,存在于图书馆数据库中的“行数据”,即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实现的结构化数据,如书目信息、电子资源数据库等;也可能是自动化系统中蕴含的大量丰富的读者利用图书馆借阅图书资源的信息和历史以及在其他社会场所如商业中心、社会服务中心、娱乐中心和工作空间等的信息行为等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数据的不完备性主要是指所获取的大数据常常包含一些不完整信息,甚至错误的数据。因此,在进行大数据分析处理之前,有必要对这种数据的异构、不完备性进行加工、重组,转换为规律的、集中的、有序的数据,为图书馆将来的信息服务提供坚实的数据保障。

第二,对数据的存储、处理。传统的数据仓库是通过ETI工具将数字资源中的数据抽取到数据仓库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然后根据用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由服务器应答,从数据仓库中读取及访问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返回结果给用户的垂直结构。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量猛增,有可能一天之内就要多次处理PB级的数据,而且主要是非结构型的数据,是水平结构的横向请求服务。传统的关系型或柱状数据库不能处理非结构数据库类型,现有IT构架无法高效处理这些复杂数据结构的数据,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来满足这方面的业务需求。云端广泛的平台使得高校图书馆的界限变得模糊。移动办公、云端服务让高校图书馆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只要有智能终端设备,馆员就可以在任何地点与读者或用户沟通,一线文献采访、服务现场可以及时返回数据。由于大量数据云端化,它甚至使图书馆馆员与读者的边界消失了,这时图书馆变成了一个广泛社会化结构。

(二)不良信息大量传播问题

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网络化、全球化,信息文明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互联网用虚拟手段为人类开启了一方全新的文化空间,网络文化以其无可抵挡的魅力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教育、生活和工作方式以及价值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然而,虚拟的网络世界烦冗复杂,网络文化往往混杂着种种不良信息,严重污染高校图书馆信息安全环境。不良信息的大量涌入,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大量的负面影响。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发布功能被大量的不良信息所利用,成为其传播的媒介和平台。这种情形严重干扰了图书馆正常的信息发布工作。

(三)数据网络安全问题

由于大数据更多的是基于一种网络数据服务的模式,网络节点的不断增加,网络安全对其将是一个严峻挑战。不同区域的数据、资源的快速整合、动态配置、共建共享为用户提供快速推送和便捷化、个性化网络服务的同时,IT网络构架、服务平台的开放、暴露,蕴含着海量数据和潜在价值的大数据更容易吸引外来的攻击,而且攻击者的工具和手段呈现平台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的特点,具有更强的隐蔽性,攻击时间和潜伏时间更长,攻击目标更加明确。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访问权限控制以及密钥生成、存储和管理方面的不足都可能造成数据泄露,甚至将恶意软件和病毒代码隐藏在大数据中,使之成为一个可持续攻击的载体,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攻击。一旦数据遭受攻击,由此引发的后续危害也是不可预测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