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图书馆消防安全管理的优化方案

图书馆消防安全管理的优化方案

【摘要】:(二)图书馆防火管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指出,图书馆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因此图书馆的消防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图书馆各部室由部室主任担任消防安全负责人,建成消防安全管理立体网络。现场保卫人员还应对动火施工人员是否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进行监督,如发现违规操作应立即制止,防止事故发生。

(一)图书馆消防安全的现状

图书馆收藏有大量的印刷文献电子文献,并配备有较多的服务器、网络设备、计算机、储存设备、电视机扫描仪、打印机等现代设备。纸张、电器电脑等物品的消防要求和防范措施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目前,各类图书馆在灭火器配置中,还普遍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

1.灭火器配置问题

图书馆应根据书库、阅览室的收藏对象、建筑面积、消防等级、应急措施等情况来配置灭火器的数量、品种。对灭火器配置的设计计算,原则上应先确定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火灾种类以及要保护面积所需的总灭火级别,然后根据各设置点的具体要求、所应选的灭火器种类、灭火器规格,确定配置数量,并根据配置场所的固定消防设施情况进行修正。但在某些图书馆,在灭火器配置计算工作中,主观随意性较强,不遵守国家技术规范,或是降低标准,偌大的配置场所只有寥寥数具;或是认为多多益善,超标准配置,即使配置场所设有消防栓喷淋等灭火系统,也不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规定的修正参数进行酌减,造成单位资金不必要的支出,发生变相浪费现象,加重图书馆负担。[2]

2.报警系统问题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种类较多,其主要产品有探测器、控制器、功能模块、显示设备、通信广播五大类。据某省消防设施检测中心的报告,报警系统的问题相当突出,有60%的探测器失灵,存在误报或不报警的现象。这种情况各类图书馆都存在。

3.消防设施落后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对纸质文献的消防设施较为齐全,消防措施相对到位。但对数字资源,对计算机机房和电子阅览室等处的消防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对数字资源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许多图书馆的计算机服务器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而在这些重要部位,存在晚间无人值班,缺少消防监控系统、自动灭火设施的现象,给图书馆埋下了很大的火险隐患。

4.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许多图书馆的领导、职工消防意识淡薄,制度不全,管理不严,缺乏消防设施,或有之也形同虚设,无消防功能可言。图书馆消防栓无水,灭火器过期失效,书库、配电间内有易燃品、烟蒂等情况普遍存在;更有甚者,特别是一些木结构的古籍库房隔壁开设娱乐场所。

(二)图书馆防火管理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指出,图书馆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因此图书馆的消防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1.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图书馆的馆长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图书馆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分管消防安全的领导,落实各级防火责任制,并成立义务消防队,组织全馆职工定期(至少每年一次)开展消防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职工了解基本消防常识,掌握消防灭火基本技能,学会逃生的几种方法等。

图书馆各部室由部室主任担任消防安全负责人,建成消防安全管理立体网络。保卫部门应明确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每日负责检查馆内消防设施、器材、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其他隐患并做好检查记录。各部室、岗位的安全负责人应对本岗位、本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对私接乱拉电线、违章使用电器等行为进行检查。发现的问题应逐级上报,并消除火灾隐患。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图书馆必须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方面: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器材设施维护管理;用火用电安全管理;燃气电气设备的检查管理。

3.电气设备的消防安全管理

据统计,55%以上的火灾是由电气短路、故障等因素引起的,因此规范地设计和安装电气设备是预防和减少火灾的重要因素,平时还应按照法律法规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

(1)遵循“四个严禁”,确保用电安全

在书库内设置配电盘,书库的电闸下不得堆放可燃、易燃物品,以防打火时溅落的火星引发火灾。严禁电气设备带病运转,防止漏电、短路超负荷等情况发生。严禁多台大功率电器连接在同一线路上,不准私接乱拉各种临时线,电插座不能接力使用,如需长时间使用,应考虑布置固定线路,同时电插座应远离火源水源。严禁在书库内使用碘钨灯等高温发热照明设施以及在书库内使用电炉家用电器

(2)重点部位,重点防范

书库是图书馆的重点防火部位,库房的电器线路应采用金属套管保护的铜芯线,书库内照明灯应采用吸顶的白炽灯照明,且距可燃物保持50厘米以上的距离,灯座尽量布置在走廊上方,采用荧光灯时,灯座不得直接固定在可燃物上。电器用完后应及时拔掉插头,人离开库房,必须切断电源。不能彻底断电的设备要经常派人检查。

(3)注意季节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冬季天寒、物燥,馆内应严禁使用火炉等明火取暖,严禁使用电炉等电气设施取暖;夏季潮湿、多雨,下班后关好门窗,防止设备淋雨发生短路,引发火灾;电插座用完后,应及时拔掉插头,同时插座应用不燃、难燃物品垫离。

4.火源管理

(1)加强烟火管理

图书馆内应严格控制一切明火,不准把火种带入书库、阅览室等场所。每天应派专人巡逻检查,防止遗留火种等诱发火灾,并加强晚上的值班巡逻,设置明显的禁烟禁火标志。消防控制室应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值班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的警报,一人留守值班,另一人应迅速实地察看并查明原因,进行报警登记,对误报的火警应及时消除警报;对实报的火警,应立即拨打119火灾报警电话报警,并通知有关领导,组织灭火自救。

(2)建立动火申请制度

为确保馆内的焊接、切割等施工的安全,图书馆应建立动火申请制度,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保卫部门应对施工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查,杜绝无证上岗,同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如清除现场周围的可燃物、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并派两名以上保卫人员现场盯护直至施工结束。现场保卫人员还应对动火施工人员是否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进行监督,如发现违规操作应立即制止,防止事故发生。

(三)图书馆消防设施管理

对室内外消防栓、水泵接合器、水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要加强保养,按要求进行检测,如有损坏、锈蚀、丢失应及早进行修复更新。灭火器还要定期检测、换药,确保灭火器材设施完整好用。灭火器、自动消防设施、室内外消防栓等对扑救火灾十分有用,因为消防队从接到报警到到达火灾现场展开行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小火可能变大酿成大灾。在报警的同时单位组织人员利用现有设施器材进行灭火自救,控制甚至扑灭火灾,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注重消防器材的管理,单位设置灭火器材管理档案、绘制消防设施方位图。每组灭火器、每个消防栓都有附近部室专人负责保养,如有损坏、丢失及时向保卫部门报告。保卫部门还要定期对这些消防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并对过期失效、压力不足、损坏锈蚀等情况进行登记,及早进行维修更换。

(四)火灾应急方案图

书馆应会同当地消防部门共同制订灭火和火灾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至少每半年一次)实施演练,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灭火和火灾应急方案应包括重点部位的布置和人员的位置,初期火灾灭火作战方案,疏散措施,火灾前、中、后图书资料的抢救转移方案,火灾现场的医护抢救等。应使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并且按程序实施应急方案,使职工们在演练中感受实战氛围,不至于临阵惊慌失措,同时在演练中熟悉掌握正确报火警的方法、灭火器材设施的操作以及如何逃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