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智学校的美术教师来说,组织和编写教学内容的工作几乎一开始就由教师自己来进行。图7-11课例《中国卡通》4.开放性与独立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是指教学内容的设计具有向外延展性和非结构性,这种特性引导学生积极向相关内容进行扩展与自由探索,或者向语文、数学、自然、音乐、体育等其他学科扩展。而教学内容的独立性是指教学内容在体系上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结构性,无须向其他内容或科目扩展就已十分完整。......
2023-07-30
尽管智力障碍儿童在身心发展上遵循着普通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但其发展的起点迟、速度慢,最终达到的水平也较低;而且不同成因、不同障碍程度的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育差异很大;障碍程度越重,其各个领域的发展越差。下面从运动、认知、情绪情感、个性及语言等五个方面来介绍智力障碍儿童的障碍特征。
1.运动
运动是人类个体的基本功能,包括大肌肉运动(人的基本姿势、平衡协调运动和技巧)和小肌肉运动(手和手指的活动以及手眼协调等,主要指精细动作)。运动是由大脑控制的,脑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运动能力。智力障碍儿童具有明显的发育迟缓,视觉、触觉及其动觉的滞后使其运动技能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其实际运动水平低。在(粗)大运动上的表现为:身体控制、平衡、上肢协调、速度和灵巧度等方面比较差,而且每一个行为动作都开始得比较晚,直到成年许多动作还做不好。精细运动方面的表现为:肌肉张力异常、精细动作发展缓慢、双手协调能力差、手眼协调能力差、反应迟钝、手部本体感觉较差等。
智力障碍程度越重,其动作发展与普通儿童的差异就越显著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运动表现与普通儿童的差异可能不太明显。尽管个别的儿童可能表现出较好的动作技能,但其总体的运动能力仍偏低。
2.认知
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认知能力是儿童对外界物质刺激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一般而言,认知能力随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增进,认知能力的发展依赖于儿童原有的认知水平。
(1)感知觉特征方面:同等条件下,智障儿童感知的信息量少、感知范围窄,只能感知客观事物的部分属性,而且不准确。如有形状和颜色的物体,他们只感知到其中一种特征,而不是全部。有些智障儿童不能理解相对的长短、高矮和宽窄等,不能分清早中晚。他们感知的速度慢,如在教智障儿童认识小白兔时,成人说话快了,有些儿童可能只记住了长耳朵,还有些儿童可能什么也没记住。一般而言,智障儿童的视觉感受性低,很难或不能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微小差异;听觉反应迟钝,对语音识别较为困难;皮肤不敏感,触觉阈限高,常常分辨不出光滑和粗糙,对冷热、疼痛的感觉不灵敏;严重的智力障碍儿童的味觉和嗅觉可能缺失。他们的机体协调能力较差,对饥、渴、躯体的不适感等的感受性很低。他们的知觉范围狭窄,容量很小,不够分化、联系少。他们在感知物体时,往往欠缺应有的好奇心,没有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事物的强烈意愿。
(2)注意力特征方面:儿童的注意都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智力障碍儿童的表现更为明显:其注意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注意的稳定性差,容易分散;注意范围狭窄,很难在短时间内注意多个对象,不能有效运用选择性注意。
(3)记忆力特征方面:智力障碍儿童的识记缓慢,记忆容量小,保持差,易遗忘,再现困难,不完整。智力障碍儿童只能机械地记住个别词语、短句,不会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有意义的记忆。他们的记忆编码加工过程不完善,欠缺记忆的主动加工过程,只是机械地重复,输入的信息无法在大脑中系统化,只能停留在短时记忆系统中,无法进入或形成长时记忆。他们记忆的目的性差,有意识记忆的能力弱。记忆发展仍停留在较低水平。对大多数的智力障碍儿童来说,运动记忆容易激起他们的情绪活动,记忆效果较好,形象记忆略差些,词汇的逻辑记忆难度最大。
(4)思维特征方面:智力障碍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性、概括能力薄弱、思维目的性不明、刻板性强等表现,智力障碍儿童往往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思维,他们一旦开始进行某项活动或解决某个问题之后,便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很难进行连贯的思维。他们已形成的心理定势不易改变,在遇到新情况需要重新调整时,他们仍然用固定模式去解决问题。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差,特别容易受暗示。
3.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在需要得到满足或得不到满足时在心理方面表现出的主观反映。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情感表现为:多受机体需要的支配,高层次情感协调力差;情感不稳定,体验简单,情感幼稚,容易为外界环境所左右;表情外露,不会掩饰(智力障碍儿童高兴不高兴从脸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情感表露的强度与外界刺激的强度不一致(一些很小的事情,他们可能会勃然大怒,很长时间安静不下来;而有人打了他们一拳,他们可能会若无其事);情感的控制能力差(当他们不高兴时,不管在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在场,都会大哭大闹);高级情感发展迟缓,发展水平低(责任感、荣誉感等);情感具有病态性(情绪不稳定,忽而高涨,忽而低落;情绪亢奋;情绪淡漠等)。
4.个性
个性是在复杂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的。智力障碍儿童由于智力缺陷,认识事物少、生活经验简单,又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独立性、主动性差;自控力差,易于冲动;一方面很固执,另一方面易于受暗示;自我意识差,又不顾及他人;是非观念薄弱,或不懂是非。
5.语言
听觉系统、发音器官以及大脑神经中枢的发展与成熟是个体语言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生理基础。可以说,语言是脑发育成熟阶段的产品,受经验的影响极大。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大脑功能发育受阻,加上社会、家庭等不良环境的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调查结果表明,虽然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顺序、阶段特点等都与普通儿童基本一致,但是绝大多数智力障碍儿童仍有不同程度的语言缺陷。
有关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的文章
对培智学校的美术教师来说,组织和编写教学内容的工作几乎一开始就由教师自己来进行。图7-11课例《中国卡通》4.开放性与独立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是指教学内容的设计具有向外延展性和非结构性,这种特性引导学生积极向相关内容进行扩展与自由探索,或者向语文、数学、自然、音乐、体育等其他学科扩展。而教学内容的独立性是指教学内容在体系上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结构性,无须向其他内容或科目扩展就已十分完整。......
2023-07-30
智力障碍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相关研究显示目前确定的因素多达750种以上。所以,智力障碍的产生原因是一个被大量关注但需继续研究的问题。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常见智力障碍类型有唐氏综合征、威廉斯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和先天性新陈代谢异常等。此类障碍一般为中度智力障碍,一部分人具有严重缺陷,而其他人尤其女性患者的智商有可能在正常范围内。病毒感染导致的智力障碍的程度与婴儿年龄有关,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
2023-07-02
障碍是造成特殊儿童非典型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在三类障碍儿童的教育划分上,视觉障碍儿童一般以低视和全盲进行分类,听觉障碍和智力障碍儿童一般以轻、中、重度进行划分。障碍发生时间的早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教育都有重要的影响。有关研究者对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和智力障碍儿童身体发展的调查数据表明,特殊儿童身体发育和体质发展的总体水平与普通儿童有差距。障碍的正向作用是指有助于改善、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
2023-07-02
受到听力损失以及由此带来的语言发展滞后的影响,听觉障碍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其特殊性。听觉障碍儿童思维发展与普通儿童具有同样的趋势,大体上呈现三个阶段:动作思维阶段、形象思维阶段和抽象思维阶段。听觉障碍儿童如果及早接受语言康复训练,在语言的作用下,他们的思维也可以迅速进入形象思维阶段。......
2023-07-02
毫无疑问,智力障碍教育的目的必须贯彻国家这一教育总目的。在此基础上,智力障碍教育还应该达到如下目标。所以,培养智力障碍儿童妥善处理和应付个人和家庭生活问题的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其语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利因素的影响,语言能力明显差于正常同龄儿童。上述四点是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基本目标,具有特定的属性。......
2023-07-02
自闭症儿童语言沟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语言的使用上,即在特定情境中,正确、适当地使用声音、面部表情、行为/姿势及口语,进行沟通,也就是语用学的领域。近年来,随着我们对自闭症了解的深入、医学技术的进步、教育方法的不断优化,加上对早期干预的重视,学者们推估自闭症儿童学会使用语言进行沟通的比例,应该比此数字有所提高。仿说性语言是自闭症儿童特殊的沟通形式,可以分为立即性仿说与延宕性仿说两种。......
2023-07-02
智力障碍是客观的社会存在,但人们对其认识呈现出时间、地域等差异。下面以美国智力障碍定义的发展为主线,对智力障碍定义的演进进行回顾与分析。自英国学者Tredgold于1908年首次提出智力落后的定义到最新的第11版定义,智力障碍定义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此后,智力落后的界定沿用了智力和适应行为的双重诊断标准。......
2023-07-02
其中语言又包括了言语的理解和表达、数字运算、推理等。智障儿童语言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可表现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深度、广度不够,记忆、运算、推理等较高层次的语言少或能力低。......
2023-07-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