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调水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及相关问题探析

调水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及相关问题探析

【摘要】:大型调水工程社会经济效益[2]的评估可以通过其所涉及地区所有正负后果的比较来获得。防止国民经济停滞不前、促进有工作能力的居民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调水的主要问题之一。无论是原苏联还是其他国家,调水工程的社会经济研究方法尚在研制中。但是很显然,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水资源、用水量、居民就业、劳动生产率以及远景发展趋势的多方案预测分析应该是这些研究的基础。

水资源区域再分配的实质是在河流流域(国家、州(省、邦)、县等)之间以下列形式重新分配水资源,即调水不会给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带来较大的损失,保证解决主要的水利问题,促进国家总体的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1]。简而言之,调水是国家的大事,不是短期而是长期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距离大流量的调水要改变用水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涉及许多地区居民的利益,因此不仅是个水利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

大型调水工程社会经济效益[2]的评估可以通过其所涉及地区所有正负后果的比较来获得。这时应当评估和比较某个地区在调水和不调水情况下的社会发展效益。通过这种分析和比较需要阐明最佳调水量。在这种调水量下供水地区和用水地区的总和正面效果应当是最大的。防止国民经济停滞不前、促进有工作能力的居民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调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研究各种跨流域调水方案之前,首先要研究充分利用本地区水源供水的方案,即在保留现有配水结构下更合理的用水,重新分配地表水水源,将污水降低到最小程度,更妥善地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相互关系,从集水区调节径流等等。

作为必选的调水方案之一,在用水区应该研究更经济的用水。有人在考虑了一系列因素之后建立了控制用水需求的概念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建议建立相应的调水工程经济分析机构,该机构应该不仅考虑主要的,而且还要考虑次要的利益。如果大多数调水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农业获利,则在确定投资发展渔业、水产养殖、电力、娱乐和通航等方案的规模时,必须考虑他们的社会问题(收入的再分配、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解决就业和自然环境保护等)。

对于大型调水工程的社会经济评估,原苏联科学院水问题研究所和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引用了一个在物质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与“经济效益”概念不同的“社会效益”概念。为了使调水的经济效益具有社会效益的结果,需要有相应的规划和管理。没有这种规划和管理在水权私有制和地方所有制的情况下常常导致调水工程设计研制中出现不能解决的社会经济矛盾。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这类矛盾更是屡见不鲜。

无论是原苏联还是其他国家,调水工程的社会经济研究方法尚在研制中。因此,在这一领域现在已有的评估和预测都具有初步性质。但是很显然,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水资源、用水量、居民就业、劳动生产率以及远景发展趋势的多方案预测分析应该是这些研究的基础。

跨流域调水工程,无论就施工组织、工程管理或者经济角度来说,规模一般都是很大的。它往往需要动用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将对众多的人口产生颇为深远的影响;同时要消耗掉大量的资源,因此,一个工程如果在其规模或者“建”与“不建”的问题上发生决策错误,都得付出很大的代价。

跨流域调水工程通常是由一系列的分水、蓄水、输水和用水设施所组成。每个设施都可以通过其自身的优化,使规模尽量缩小。但就整个工程来说,要将所有这些设施一次建成,这在技术、物资和经济上则未必可行。

在调水工程科学依据的研究过程中,国外从社会经济角度阐明了一系列“头痛的”需要解决而又难以实施的调水问题。希克洛曼诺夫И.А.等人把这些问题归纳为[1]

(1)考虑到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状况的预测,对所有“赞成”和“反对”某项具体调水工程的评价;

(2)供水区和用水区利益和相互关系的调整;

(3)调水工程的造价、经济效益和资金偿还时间的评价;

(4)某项设计方案的社会经济效益积分指标的确定;

(5)在用水和耗水的调节中水市场和水价体系的作用;

(6)灌溉农作物和其他经济部门平衡发展问题的解决(防止经济向灌溉农业“倾斜”);

(7)调水工程水权障碍特别是各种形式所有权障碍的克服;

(8)“国际河流”问题的解决。

在一般情况下,为了阐明某项调水工程的必要性,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对于不同的国家,实施和规划调水的许多问题的尖锐程度是不一样的,取决于水权的形式、现行的水法、社会制度和经济的其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