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5示出了材料在25℃、300℃、500℃和700℃温度下不同应变率时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另外,可以分析出,材料流动的真实应力要比工程应力值明显减小,这是由于真实面积比原始面积大,从而真实应力有较大的变化,说明材料的热软化效应很明显。......
2025-09-29

图3-5 ZWT 模型
唐志平等[4,5]在对环氧树脂的研究中,以Green-Rivlin 多重积分非线性本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冲击工程的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朱-王-唐(ZWT)模型。该模型由一个非线性弹性体E 和两个麦克斯威尔 (Maxwell)体E1、E2并联而成(图3-5),其应力σ、应变ε 和应变率
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式中:E0、α、β、E1、θ1、E2、θ2为材料常数。E0、α、β 与应变率无关,表征材料的非线性弹性响应;E1表示材料在低应变率下的Maxwell 黏弹性响应;θ1表示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Maxwell 黏弹性响应。
周风华等[6]为采用ZWT 模型描述更大变形直至接近破坏的行为,使之能够反映冲击大变形下微裂纹损伤演化并最后导致冲击脆性破坏的现象,将损伤引入ZWT 模型,损伤演化依赖于应变率,建立了损伤型ZWT 模型,其表达式为(https://www.chuimin.cn)

式中:δ 为表征应变率对损伤影响的材料参数;D 为损伤因子;εth为损伤演化应变阈值,ε <εth时,D=0,ε >εth时,损伤发生演化。
PBX 炸药虽然黏结剂含量很少,但也具有明显的黏弹性,受应变率的影响很大。李英雷等[7]在TATB 炸药冲击压缩研究中认为,TATB 炸药为含预损伤的非线性黏弹性体,可以用损伤型ZWT 模型进行描述。考虑TATB 炸药的初始损伤,材料一开始加载就发生损伤演化,即εth=0,损伤演化方程表示为
![]()
损伤型ZWT 模型中采用了唯象损伤理论,其黏弹性部分虽然参数较多,但是由于各部分被细分为不同应变率的贡献,因而参数拟合比较简单。从该模型在炸药中的应用来看,在高应变率下还不能很好符合。如果将该模型推广到高应变率,还需要在黏弹性本构和损伤模型方面进一步改进。
相关文章
图2-5示出了材料在25℃、300℃、500℃和700℃温度下不同应变率时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另外,可以分析出,材料流动的真实应力要比工程应力值明显减小,这是由于真实面积比原始面积大,从而真实应力有较大的变化,说明材料的热软化效应很明显。......
2025-09-29
但在模拟爆炸反应装甲中,炸药层通过泡沫代替,实验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活性聚能侵彻体对反应装甲引爆能力。本节针对真实反应装甲,研究活性聚能战斗部的引爆能力。以上过程表明,反应装甲被成功引爆。图4.52活性聚能战斗部动态引爆反应装甲实验原理实验时,火箭发动机点火前,引信解除第一道保险,并进行充电。......
2025-09-29
图3.30活性聚能装药对内置油箱毁伤效应实验过程高速摄影图3.30活性聚能装药对内置油箱毁伤效应实验过程高速摄影(续)图3.31内置油箱箱体靶标毁伤效应3.引燃增强机理活性聚能侵彻体撞击非满油油箱作用行为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为活性聚能侵彻体穿透油箱壁后进入油气层,第二种为活性聚能侵彻体直接进入燃油层。由此可见,温度为30℃时,静止的油箱内航空煤油浓度处于可引燃范围内。......
2025-09-29
当堆积在侵孔内的活性材料发生剧烈爆燃反应时,侵孔内压力骤升,孔壁承受高幅值载荷,导致钢靶产生贯穿裂纹或发生严重碎裂。裂纹扩展过程如图4.25所示,钢靶膨胀至某一临界状态时,假设裂纹随机出现于A、B两点,如图4.25所示。图4.26钢靶爆裂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钢靶碎裂行为理论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025-09-29
表8.5充放电状态实验数据由于开路电压VOC与电池参数SOC的关系高度非线性,因此我们采用高阶多项式函数进行拟合。图8.22镍氢电池仿真模型在实际情况下,电池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有一种映射关联。图8.23SOC计算模块参数更新模块根据当前的电池值计算相应的开路电压值,同时考虑在前述的多项式拟合方法中获得的充放电过程之间的函数关系。......
2025-09-29
图7-21 热稳定性计算流程图最后,总载荷时间超过1s,计算结束,获得各个载荷步内电流有效值、导体温度、电动斥力矩、侧偏力矩和滑动力矩的分布规律。此外,为了考虑短时耐受过程初始阶段暂态电流对热稳定性的影响,依据三相暂态电流表达式,利用等效原则,将60ms时间内各个载荷步内短路电流换算为正弦电流进行加载。......
2025-09-29
为了研究靶板厚度对靶后化学能释放特性的影响规律,活性药型罩聚能装药在炸高为1.0 CD的条件下侵彻钢靶,钢靶厚度h分别为10 mm、20 mm、30 mm、40 mm、50 mm和60 mm。图3.25活性药型罩密度对靶后超压效应的影响表3.1炸高对活性聚能侵彻体靶后超压效应的影响在炸高为1.5 CD的条件下,活性药型罩密 度 为5.1 g/cm3、6.5 g/cm3和8.5 g/cm3所形成的活性聚能侵彻体均可穿透60 mm厚的钢靶,穿靶后在125 L密闭容器内产生的超压分别约为0.12......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