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ADSL2与ADSL2+技术详解

ADSL2与ADSL2+技术详解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ITU 组织在ADSL 之后又陆续推出了ADSL2 和ADSL2+标准。另外ADSL2+在减少串话等方面也有所改进。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ITU 组织在ADSL 之后又陆续推出了ADSL2 和ADSL2+标准。

1.ADSL2技术

ADSL2技术是在第一代ADSL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下行频谱与ADSL 相同,最高下行速率理论上可以达到12 Mbit/s,支持距离接近7 km 的应用场合。和ADSL相比,其主要改进和完善之处如下。

(1)速率和距离的改善

铜线上的高频信号在长距离情况下衰减更加明显,导致信道承载能力明显下降,因此ADSL2将ADSL的发送功率按照频段进行了不同的配置,将高频段中一半的子信道关闭,同时提高低频段的发送功率谱密度,从而提高了铜线的长距离传输特性。相对于ADSL,在相同传输距离下,ADSL2可以获得50 kbit/s的速率改善;在相同传输速率下,ADSL2可以使传输距离延长近200 米。传输性能的改善主要是通过提高调制解调性能和减小开销等手段实现的。

(2)增强的功率管理

第一代ADSL标准中仅有满功率一种模式(L0模式),ADSL2标准引入了两种新的功率管理模式:低功耗状态(L2模式)和休眠状态(L3模式)。正常工作时处于L0满功率传输模式;在用户不进行数据传输的间隔,会快速进入L2低功耗模式;当在一定时间内,用户一直没有发出数据传输时,会进入L3休眠模式,进一步降低发射功率。根据线路上的数据流量,发送功率可在L0、L2和L3之间灵活切换,且切换时间在3秒之内,可保证业务不受影响。

(3)增强的抗噪声能力

对于铜线接入来说,噪声来源多样、影响动态,因此抗噪声能力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ADSL2使用了以下技术来克服噪声的影响:①更快的比特交换(Bit Swap),即一旦发现某个传输子信道受到噪声影响,就快速将其承载的比特转移到信号质量好的子信道;②无缝的速率调整(SRA),即根据噪声情况自动调整连接速率;③子通道(Tone)的禁止,即关闭噪声干扰特别大的子信道,提高系统稳定性;④增强的子信道排序,即接收端根据各子信道噪声大小进行重新排序,然后进行trellis编码,从而将噪声影响降到最小;⑤动态的速率分配(DRR),即各个通信业务的速率可以根据数据量情况进行实时动态分配。

(4)增强的故障诊断和线路测试能力

ADSL2系统可在初始化、过程中及结束后提供对线路的测试和故障诊断能力,测试数据通常包括线路噪声、线路衰减、信噪比等。

(5)提供信道化的业务

ADSL2可根据不同业务需要提供信道化的线路连接,即根据具体业务对时延和误码率等性能指标要求的不同,将带宽分割为不同类型的信道,以便于灵活有效地开展多样化业务。例如,ADSL2可以向用户提供CVoDSL(Channelized Voice over DSL)业务,即利用ADSL2子信道同时传输多路语音和数据信号,而不需要将语音承载到ATM 或IP等高层协议中。

(6)多ADSL线路的捆绑

与第一代ADSL 相比,ADSL2 支持绑定两条甚至更多线对的物理端口,以形成一条ADSL逻辑链路,从而为用户提供n×ADSL的高速数据接入服务。

2.ADSL2+技术

ADSL2+是在ADSL2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核心内容是拓宽使用频带,提高传输速率。在ADSL2+中,频带从1.1 MHz增加到2.2 MHz,支持的子信道由256个增加到512个,因此其下行传输速率大大提高,理论上可达24 Mbit/s。另外ADSL2+在减少串话等方面也有所改进。

在上述铜线接入技术中,HDSL系统的接入能力有限,仅支持2.048 Mbit/s或以下业务,因此ADSL及其系列技术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它无须改动现有铜缆网络设施,利用一对双绞铜线对即可向用户提供互联网、电话、视频点播等宽带业务,尤其适用于铜线网络完善、用户居住分散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