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标准机械手的技术在过去30年中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差异化。图2.1清楚地显示了早期设计轻型抓手的困难程度。有限的控制技术能力也导致了明显的磨损迹象,机器人预计携带的有效载荷越多,设备的维护就越多。首先因为电动驱动器表现出与气动能源完全不同的行为;其次是因为它为抓取技术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这种类型的驱动器将极大地影响抓取技术的未来。......
2025-09-29
1.单片机的概念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它采用超大规模技术将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微处理器(CPU),存储器(含程序存储器ROM和数据存储器RAM),输入、输出接口电路(I/O接口)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构成一个即小巧又很完善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在单片机程序的控制下能准确、迅速、高效地完成程序设计者事先规定的任务。所以说,一片单片机芯片就具有了组成计算机的全部功能。
然而单片机又不同于单板机(一种将微处理器芯片,存储器芯片,输入、输出接口芯片安装在同一块印制电路板上的微型计算机),单片机芯片在没有开发前,它只是具备功能极强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如果对它进行应用开发,它便是一个小型的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但它与单板机或个人计算机(PC)有着本质的区别。
单片机的应用属于芯片级应用,需要用户(单片机学习者与使用者)了解单片机芯片的结构和指令系统以及其他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和系统设计所需要的理论和技术,用这样特定的芯片设计应用程序,从而使该芯片具备特定的功能。
不同的单片机有着不同的硬件特征和软件特征,即它们的技术特征均不尽相同,硬件特征取决于单片机芯片的内部结构,用户要使用某种单片机,必须了解该型产品是否满足需要的功能和应用系统所要求的特性指标。单片机控制系统能够取代以前利用复杂电子线路或数字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可以软件控制来实现,并能够实现智能化,现在单片机控制范畴无所不在,例如通信产品、家用电器、智能仪器仪表、过程控制和专用控制装置等,单片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2.单片机的发展
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微电子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集成电路属于中规模发展时期,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尚未成熟,单片机仍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元件集成规模还比较小,功能比较简单,像Fairchild公司研制的F8单片微型计算机,它还需配上外围的其他处理电路方才构成完整的计算系统。
2025年,Intel公司推出了MCS-48单片机,这个时期的单片机才是真正的8位单片微型计算机,并推向市场。它以体积小、功能全和价格低赢得了广泛的应用,为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单片机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单片机已发展到了高性能阶段,像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Motorola公司的6801和6802系列,Rokwell公司的6501及6502系列等。世界各大公司均竞相研制出品种多功能强的单片机,约有几十个系列,300多个品种,此时的单片机均属于真正的单片化,大多集成了CPU、RAM、ROM、数目繁多的I/O接口和多种中断系统,甚至还有一些带A/D转换器的单片机,功能越来越强大,RAM和ROM的容量也越来越大,寻址空间甚至可达64kB,许多家用电器均走向利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发展道路。
2025年以后,16位单片机问世,代表产品是Intel公司的MCS-96系列,16位单片机比起8位机,数据宽度增加了一倍,实时处理能力更强,主频更高,集成度达到了12万只晶体管,RAM增加到了232字节,ROM则达到了8kB,并且有8个中断源,同时配置了多路的A/D转换通道,高速的I/O处理单元,适用于更复杂的控制系统。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Microchip公司发布了一种完全不兼容MCS-51的新一代PIC系列单片机,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特别它的产品只有33条精简指令集吸引了不少用户。随后更多的单片机种蜂拥而至,2025年,美国Intel公司推出了80960超级32位单片机,引起了计算机界的轰动,产品相继投放市场。
这样一来,单片机领域有8位、16位甚至32位机。不过8位单片机仍以它的价格低廉、品种齐全、应用软件丰富、支持环境充分和开发方便等特点而占着主导地位。而Intel公司凭着他们雄厚的技术,性能优秀的机型和良好的基础。Atmel公司发展的C51系列单片机目前仍是单片机中的经典范例。
3.51单片机的引脚及功能介绍
(1)51单片机内部模块
图3-1所示为51单片机内部模块示意图。

图3-1 51单片机内部模块示意图
(2)51单片机外部引脚示意图如图3-2所示

图3-251 单片机外部引脚示意图(https://www.chuimin.cn)
a)引脚图 b)引脚功能图
(3)技术参数
1)中央处理单元CPU(8位)。
中央处理单元CPU用于数据处理、位操作(位测试、置位和复位)。
2)只读存储器ROM(4KB或8KB)。
只读存储器ROM用于永久性存储应用程序,掩膜ROM、EPROM和E2PROM。
3)随机存取器RAM(256B)。
随机存取器RAM用于程序运行中存储工作变量和数据。
4)并行输入、输出口I/O,P0~P4(32线)。
并行输入、输出口用做系统总线、扩展外存和I/O接口芯片。
5)一个串行输入、输出口UART(二线)。
一个串行输入、输出口串行通信、扩展I/O接口芯片。
6)两个定时器/计数器T(16位增量可编程)。
两个定时器/计数器T与CPU之间各自独立工作,当它计数满时向CPU中断。
7)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分为内部振荡器、外接振荡电路。
8)中断系统。
中断系统五源中断、两级优先,可编程进行控制。
9)可以寻址64KB的程序存储器和的64KB的外部数据存储器。
相关文章
用于标准机械手的技术在过去30年中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差异化。图2.1清楚地显示了早期设计轻型抓手的困难程度。有限的控制技术能力也导致了明显的磨损迹象,机器人预计携带的有效载荷越多,设备的维护就越多。首先因为电动驱动器表现出与气动能源完全不同的行为;其次是因为它为抓取技术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这种类型的驱动器将极大地影响抓取技术的未来。......
2025-09-29
榴弹的发展以杀伤爆破榴弹 最为典型突出, 本节以旋转稳定杀爆弹为例, 说明杀爆弹的发展演变过程。仅通过弹形的改变提高杀爆弹的射程, 增程效果是有限的。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底排减阻增程技术和火箭助推增程技术集中应用在155 mm、130 mm 口径杀爆弹的平底远程型弹形或“枣核”弹形上。由于自然破片形状与质量的无规律性, 破片速度衰减得相当快, 限制了杀爆弹的有效杀伤范围。杀爆弹爆炸后,预制破片与自然破片共同构成破片杀伤场。......
2025-09-29
使用阻流棒可使干燥速率上升30%以上,控制横幅水分分布。与此同时,采用这种冲击干燥,对纸页的横幅提供了均匀、高效的干燥;OptiDry是属于全密闭的干燥方式以及纸页被支撑通过整个干燥部,具有可靠的无绳式引纸以及损纸易处理等特点,从而达到干燥部所要求的运行稳定性、最大化的蒸发率以及最佳的纸质等三方面的要求。使用分段干燥、空气循环和阶梯式布置可使穿透干燥的热效率高达80%。......
2025-09-29
20世纪50年代之前,普通消化池是唯一的实用装置,这是厌氧生物处理发展史中第2时期的主要特征。由于工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也随之日趋严重,同时面临着能源危机的挑战,使厌氧生物处理作为节省能源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有机废水、废渣厌氧生物处理的各种新工艺的研究日益深入。在第3个时期,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主要朝着两个方面发展。......
2025-09-29
机床电器控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加工工艺不断改进而不断更新的。随着新的控制理论和电器及电子元器件的出现,还将不断地推动机床电器控制继续向前发展。到了20世纪40~50年代,交磁电机扩大机-电动机控制闭环反馈系统的出现,使机床电器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快速响应性能都有了提高。......
2025-09-29
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的出现,PLC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使PLC在概念、设计、性能、价格以及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不仅控制功能增强,功耗和体积减小,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编程和故障检测更为灵活方便,而且随着远程I/O和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以及图像显示的发展,使PLC向用于连续生产过程控制的方向发展,因此,PLC与数控技术、CAD技术、机器人一起称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四大支柱。......
2025-09-29
在讲述设计CAE的概念之前,先来了解CAE在历史上是怎样提出的。从FEM到CAE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条从单纯的分析工具到设计辅助工具之路。图0-2 传统的三维设计流程: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的后验检查而具体到某个企业,传统的三维设计流程中的CAE分析流程,可以用图0-3来表示。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优秀的设计人员开始尝试在设计中灵活运用CAE。这些都是传统设计中CAE所面临的问题,其结果就是导致产品设计研发品质和效率的低下。......
2025-09-29
中期的PLC由于微处理器的出现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期的PLC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各种类型的PLC所采用的微处理器的档次普遍提高。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处理速度,各制造厂商还纷纷研制开发了专用逻辑处理芯片,使得PLC的软、硬件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