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的分类方法很多,但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测量对象分类,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另一种是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如热电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等。结构性传感器因被测参数的变化引起传感器的结构变化,导致输出电量的变化,它是利用物理学中的场定律和运动定律等构成,如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
2025-09-29
电感式传感器的种类较多,主要分为自感式和互感式两大类。
1.自感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自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自身电感的改变来实现非电量与电量的转换。图2-28是最简单的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的原理图,它由线圈、铁心和衔铁组成。铁心2和衔铁3均由导磁材料制成。线圈1套在铁心上。在铁心与衔铁之间有空气隙,其厚度为δ。当衔铁产生位移时,空气隙厚度δ 发生变化,从而使电感值发生变化。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线圈的电感量为

式中 W——线圈的匝数;
l1、l2——铁心与衔铁的磁路平均长度(m);
μ1、μ2——铁心与衔铁材料的磁导率(H/m);
S1、S2——铁心与衔铁的横截面积(m2);
δ——气隙的厚度(m);
μ0——空气的磁导率,μ0=4π×10-7(H/m);
S——气隙的横截面积(m2)。

图2-28 变气隙型自感式 传感器原理图
由于电感式传感器所用的导磁材料一般都工作在非饱和状态下,其磁导率μ 远大于空气的磁导率μ0,因此导磁体的磁阻与空气隙的磁阻相比是很小的,计算时可忽略不计。这样,式(2-39)可近似为

由式(2-40)可以看出,当线圈的匝数W确定以后,线圈的电感量L与空气隙厚度δ 成反比,与空气隙截面积S成正比。因此,改变空气隙厚度δ 或改变气隙截面积S,都能使电感量发生变化。自感式传感器就是按这种原理工作的。由于改变空气隙厚度δ 和改变气隙截面积S,都会使空气隙的磁阻发生变化,因此自感式传感器也称为变磁阻式传感器。
自感式传感器一般有三种类型:① 改变气隙厚度δ 的自感式传感器,称为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② 改变气隙截面积S的自感式传感器,称为变截面型自感式传感器;③螺管型自感式传感器,这是一种开磁路的自感式传感器。
2.自感式传感器的特性
下面以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的为例,介绍自感式传感器的特性。
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结构如图2-28所示。被测物体与衔铁相连,当被测物体上下移动时,衔铁随之上下移动,将使气隙厚度δ 发生变化,从而使线圈的电感量L发生变化。
设L0和δ0分别为传感器的初始电感量和初始气隙,则初始电感量为
(https://www.chuimin.cn)
当衔铁随被测量向上移动Δδ 时,δ=δ0-Δδ,传感器的电感量变为L1=L0+ΔL1,则有

当衔铁随被测量向下移动Δδ 时,则δ=δ0+Δδ,传感器的电感量变为L2=L0-ΔL2,则有

当Δδ≪δ0时,对式(2-42)、式(2-43)进行近似计算可求得电感的绝对变化量ΔL1与ΔL2。分别对其相对变化量作线性化处理,并忽略高阶微量,可得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1)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的电感量L与气隙δ 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2)由式(2-44)和式(2-45)可得,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

即无论衔铁随被测量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均近似地与初始气隙的厚度δ0成反比。
(3)由于输出特性的非线性和衔铁上、下向移动时电感正、负变化量的不对称性,使得变气隙型传感器只能工作在很小的区域内,因而只能用于微小位移的测量。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减小非线性误差,通常采用差动结构。图2-29所示为差动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它由两个相同的线圈和铁心,以及一个共用的衔铁组成。起始时衔铁位于中间位置,δ1=δ2=δ0,上、下两个线圈的电感量相等,即L1=L2=L0。当位于中间位置的衔铁上下移动时,上、下两个线圈的电感量一个增大,一个减小,形成差动形式。

图2-29 差动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原理图
若被测量的变化使衔铁向上移动,从而使上气隙的厚度减小为δ1=δ0-Δδ,而下气隙的厚度相应增大为δ2=δ0+Δδ,故上线圈的电感量增大为L1=L0+ΔL1,下线圈的电感量减小为L2=L0-ΔL2。将这两个差动线圈接入相应的测量电桥,测量电桥的输出与两个差动线圈电感量的总变化量ΔL=ΔL1+ΔL2成正比。通过计算,可得相对变化量为

由式(2-47)可得,差动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无论是单线圈结构还是差动式结构,ΔL与Δδ 之间的关系都是非线性的。
(2)差动式结构的灵敏度比单线圈结构的灵敏度提高了约一倍。
在差动式结构中,由于上、下电感线圈对称放置,其工作条件基本相同,对衔铁的电磁吸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互相抵消,温度变化、电源波动、外界干扰的影响也可在很大程度上相互抵消。由于差动式结构具有上述优点,因而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章
传感器的分类方法很多,但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测量对象分类,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另一种是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如热电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等。结构性传感器因被测参数的变化引起传感器的结构变化,导致输出电量的变化,它是利用物理学中的场定律和运动定律等构成,如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
2025-09-29
UASB反应器中废水为上向流,最大特点是在反应器上部设置了一个特殊的气、液、固三相分离系统,三相分离器的下部是反应区。气、液、固的混合液上升至三相分离器内,气体可被收集,污泥和水则进入上部相对静止的沉淀区,在重力作用下,水与污泥分离,上清液从沉淀区上部排出,污泥被截留在三相分离器下部并通过斜壁返回到反应区内。图9-8UASB反应器中沿高度的污泥浓度分布示意图较低水力负荷;较高水力负荷......
2025-09-29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一个液压千斤顶的动作来说明。图1-1 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图1—杠杆手柄 2—小液压缸 3—小活塞 4、7—单向阀 5—吸油管 6、10—管道 8—大活塞 9—大液压缸 11—截止阀 12—油箱图1-1所示为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通过对上面液压千斤顶工作过程的分析,可以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液压传动是利用有压力的油液作为传递动力的工作介质。......
2025-09-29
在多CPU系统中,多CPU控制各自的相应模块,互相之间需要进行信息的交换。图10-5 多CPU系统的自动刷新原理假设系统的CPU1在B0~B1F之间设定了32点的自动刷新,CPU2在B20~B3F之间执行32点的自动刷新,如图10-6所示。图10-6 多CPU设置那么在CPU1的END处理期间,执行的处理过程为图10-5中的1.和4.,即:1)CPU1的B0~B1F传输软元件数据被传送到CPU1的自动刷新区(1.)。图10-7 多CPU系统FROM/TO指令图10-7表述的意思如下:1)用TO指令写入数据到PLC1的用户区(1.)。......
2025-09-29
PLC采用循环执行用户程序的方式,称为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其运行模式下的扫描过程如图3-1所示。输出刷新阶段在执行完用户所有程序后,PLC将输出映像区中的内容送到寄存输出状态的输出锁存器中,这一过程称为输出刷新。PLC仅在扫描周期的起始时段读取外部输入状态,该时段相对较短,抗输入信号串入的干扰极为有利。图3-1所示工作过程是简化的过程,实际的PLC工作流程还要复杂些。......
2025-09-29
TDA2822M的功能框图如图8.4-4所示,一般采用DIP8封装或SOP8封装,该收音对讲机使用的是SOP8封装。图8.4-10电感线圈8.电感线圈如图8.4-10所示,该收音对讲机使用了4个Φ3mm的电感线圈,L2的电感量为6T,L1、L3、L4的电感量都为5T。......
2025-09-29
高温型电子消毒柜是以远红外线电热元件为热源。远红外线有显著的加热效应和强烈的穿透能力,易被物体所吸收,因此被加热物体温度上升快,节约能量,达到高温杀菌、消毒的目的。此时220V交流电通过K2-2,使远红外线电热元件E1、E2通电加热,处于全功率工作状态,消毒柜温度可以一直上升到预定的温度125℃。当温度上升超过60℃时,作为控制温度的t2℃双金属片断开。图4-4 高温电子消毒柜电气原理图......
2025-09-29
原则上,好的催化剂在参与的反应过程中不会消耗,或者在直接参与反应后被释放出来,或者作为反应物的吸附剂,降低反应物的化学势。因此,化学反应只需要很少量的催化剂,以至于通常将贵金属与其他便宜的化合物制成合金。催化剂的一个缺点是相对脆弱。当有反应物侵蚀或者反应物中出现杂质时,都可能使催化剂发生改变或被惰化,我们称为中毒。......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