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设计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设计

【摘要】: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应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及构建原则,设计能够反映都江堰灌区以水资源为主要控制因素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指标体系,重点测试都江堰灌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性”。计算横截面Ⅰ—Ⅰ的弯矩,有图9-1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应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及构建原则,设计能够反映都江堰灌区以水资源为主要控制因素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指标体系,重点测试都江堰灌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相应地用“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度”来衡量。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性又含有水资源质量和水资源环境两个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包含经济和社会两个因素。

根据以上分析,选择相应的指标,建立了如图9-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它分为四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Ⅰ、准则层Ⅱ以及指标层,包括两个准则和四个子准则,共39项指标。

指标层由C1、C2、C3、C4、C5、C6、C7、C8、C9、C10构成,具体含义如下:

C1——地表水年径流量D1、地下水资源量D2、过境水资源量D3、降水水资源量D4

C2——污水排放量D5、污染水体率D6、水质指数D7

C3——人均水资源量D8、人均耕地面积D9、人均林木蓄积量(森林面积上生长的林木树干材积总量比总人数)D10

C4——林木蓄积增长率D11、土地退化治理率D12、污水处理率D13、干旱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D14

C5——水库库容D15、塘坝库容D16、渠系利用系数D17水利设施灌溉保证率D18、灌溉总面积D19

C6——集约化水平D20科技投入水平D21、工业用水量D22农业用水量D23、生活用水量D24、其他用水量D25

C7——GDP年增长率D26、农业总产值增长率D27水利工程投资增长率D28、粮食产量增长率D29

C8——人口自然增长率D30、人口总量D31、劳动力就业率(从业人员与劳动力资源总数之比)D32、大专以上学历人数/总人数D33

C9——农民人均纯收入D34、恩格尔系数D35

C10——水资源开发规划的合理性D36、水法制定及执行情况D37、政策有效性D38、政策宏观调控性D39

图9-1 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