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淀粉经稀碱热糊化成为米糊胶,冷却后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会有一定程度的延伸,延伸后的米糊胶长度,称为胶稠度。同时由于胶稠度和其他一些食用品质指标,淀粉糊化特征曲线,以及米饭的硬度、口感等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胶稠度指标对于快速评价稻米食用品质也具有重要意义。稻米的胶稠度与结实期间的日均温度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单籽粒胶稠度测定的困难性,前人对这一性状的遗传研究较少。......
2023-06-20
胶稠度是淀粉品质评价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较难测定的指标。胶稠度是稻米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分子综合作用的反映。胶稠度通常以4.4%米胶经煮沸冷却后,在水平试管中的延伸长度来衡量,与米饭的柔软性、黏稠性相关,是一种简单、快捷、准确测定胶凝值的方法。
周少川等(2002年)研究发现,胶稠度平均值为28.07~30.47 mm时,米饭食味品质差异不显著;随着胶稠度的提高,米饭食味品质显著提高,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57。从最新颁布的农业部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02和国家优质稻谷标准(籼稻)GB/T17891-1999分析,对影响米饭食味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的胶稠度提高了要求,定级标准提高10 mm,一、二、三级的标准分别为70 mm以上、60~70 mm、50~60 mm。可见,胶稠度是评价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必须加强遗传改良。
胶稠度(GC)测定依照国标GB22294-2008,利用大米淀粉经稀碱糊化、回生形成米胶,利用米胶流动性的差异,反映大米的胶稠度。称取精米粉样100 mg(按含水量12%计,如含水量不是12%,则进行折算,相应增加或减少试样的称量),置于内径11 mm的10 ml试管内,加入0.2 ml 0.025%麝香草酚蓝乙醇溶液,用振荡器振荡。准确加入2.0 ml 0.2 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再次用振荡器振荡。混匀后,立即放入剧烈沸腾的水浴内,用玻璃球盖住试管口,使沸腾的米胶高度始终维持在试管长度的2/3,糊化8 min。糊化完毕后,在室温下冷却5 min,再放入冰水浴中冷却20 min。将试管水平放置在米胶长度测定箱或培养箱的样品架上,使试管底部与标记的起始线对齐,在室温25±2℃条件下,1h后立即测量米胶在试管内的流动长度(mm),即为该样品的胶稠度。
有关稻米食味品质研究的文章
稻米淀粉经稀碱热糊化成为米糊胶,冷却后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会有一定程度的延伸,延伸后的米糊胶长度,称为胶稠度。同时由于胶稠度和其他一些食用品质指标,淀粉糊化特征曲线,以及米饭的硬度、口感等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胶稠度指标对于快速评价稻米食用品质也具有重要意义。稻米的胶稠度与结实期间的日均温度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单籽粒胶稠度测定的困难性,前人对这一性状的遗传研究较少。......
2023-06-20
1950年起,美国农业部实行稻米质量评估项目,开发出许多实用的大米质量检测技术。美国最先将碱解值法用于糊化温度的测定。目前,美国正积极推行一种非破坏性的稻米质量检查方法,与常用湿式化学分析法不同,不需要大量化学药品,调制试验材料方式简单并能迅速获得分析结果。......
2023-06-20
粒形也是商品稻米的重要指标,是商品稻米分类及定价的主要依据。无论是粳稻,还是籼稻,中国目前生产上尚未应用圆粒形的品种。籼米粒形除了与蛋白质呈负相关不显著外,对其他米质性状指标的影响及其程度与粒长基本相同。粳米粒形与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整精米率呈负相关。......
2023-06-20
美国常用11类指标来评价稻米品质,主要有碾磨质量、稻壳和糠层颜色、米粒特征、蒸煮和加工指数、水分含量、千粒重、米的色泽与光泽、杂质含量、损害粒含量、气味、红米含量等。根据米粒外观尺寸进行分类,是美国稻米分级标准的一个显著特征。表1-9美国稻米类型稻米的外观品质是美国育种家在选育新品种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如果新品种的外观品质和千粒重达不到育种目标,即使其他性状再好,也不可能被推广。......
2023-06-20
淀粉凝胶是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及其产品性质的重要因素。淀粉凝胶的黏性表示分子间的内聚力,受淀粉分子链长的影响。淀粉乳浓度、直链淀粉含量、颗粒大小和分布、溶胀程度、颗粒硬度,以及分子链缠绕状态等,都会影响淀粉凝胶的形成速度和黏弹性,如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淀粉生成凝胶的过程极为迅速。表4-6不同来源淀粉的凝胶特性稻米淀粉在糊化后能够形成凝胶,形成凝胶的速度、黏弹性与稻米淀粉的理化指标有关。......
2023-06-20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稻米的质量、稻米品质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保障中国稻米生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稻米品质评价需要一个系统完整的标准体系,目前中国的稻米品质评价标准体系与日本、泰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稻米研究专家应加大对稻米品质标准的研发,制定一套完整、系统和有效的标准体系,同时政府应加大领导和监控作用,保障能够按照标准体系生产优质高效的稻米,与国际接轨。......
2023-06-20
稻米品质分析检测上的应用,除了主要的无损检测技术外,还包括色谱分析技术、扫描电镜技术、质构分析技术等。在稻米品质检测分析中,常规的理化分析虽然操作起来繁琐,试剂量大,但必不可少。随着粮食物流过程品控追溯技术的研究,稻米物流环节的品质变化也备受关注,应综合利用各项检测技术,开发适用于稻米物流环节的简易型、通用性的检测设备。......
2023-06-20
目前中国稻米年产量约占世界稻米年产量的37%,位居世界首位。为解决温饱问题,中国曾长期偏重于提高稻米产量,导致优质稻米品种的选育和稻米品质的研究起步较晚,稻米产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近年来,水稻主要生产省份在品种审定时,把稻米品质作为一项主要限制指标。结果表明,同一类型土壤对不同品种、不同季别稻米品质的影响不一样。同一类型土壤中,晚稻米品质优于早稻米。......
2023-06-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