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宁夏设施农业大发展-生机勃发

宁夏设施农业大发展-生机勃发

【摘要】:发展设施农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科学分析区情,推进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几年来,各地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狠抓生产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设施农业因此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银川昆仑设施蔬菜试验园设施农业大发展设施农业区域布局由以灌区为主,向山川并重转变。设施农业发展方式由以规模扩张为主,向提质扩量增效并重转变。

04 设施农业大发展

设施农业是通过一定的设施和技术,改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使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农作物可以在不能生长的季节里生长,在不该成熟的时节成熟,在不可能上市的时间上市,产生传统农业无法产生的效益。在宁夏农村,设施农业成为农村最流行的词语。随便找个农民问问,都知道设施农业是怎么回事。随便走进哪个村庄,都可以看见设施农业的业绩。

设施农业增效益

2008年10月30日,在银川市兴庆区有全国30个省市区的160多名代表参加的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马淑萍说,宁夏设施农业发展已走在全国前列,农业部准备将宁夏的成功经验推向全国。

发展设施农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科学分析区情,推进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2007年,自治区制定出台了《宁夏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发展规划》,计划到2011年新增设施农业100万亩,其中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发展50万亩,达到户均1亩。几年来,各地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狠抓生产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设施农业因此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0年底,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累计达到105万亩,提前一年完成了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目标。设施园艺、设施花卉、大棚蔬菜等各类设施农业的亩均产值均达两万元以上,效益特别好的甚至达到6万元。大中小拱棚亩均产值达到5000~8000元以上。从业人员达60万人以上。设施蔬菜总产量160万吨,总产值18亿元以上。土地收益大幅提高,是传统大田生产的数倍至十几倍,目前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基地县已超过6个,设施农业已成为宁夏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银川昆仑设施蔬菜试验园

设施农业大发展

设施农业区域布局由以灌区为主,向山川并重转变。引黄灌区在原有基础上,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占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的近70%。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大胆实践,强力推进,设施农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种植面积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构建起了农民抗旱避灾增收的长效机制

设施农业发展方式由以规模扩张为主,向提质扩量增效并重转变。全区80%的新建温室和拱棚符合规范化建设标准,85%的设施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了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设施类型由以日光温室为主,向日光温室、大中拱棚、设施养殖、喷灌、滴灌、集雨补灌、覆膜保墒并重转变;设施品种由以设施蔬菜为主,向设施瓜果、设施花卉、设施园艺、设施食用菌等多领域扩展。(www.chuimin.cn)

中卫市沙漠农业科技示范园

设施农业生产方式由以传统分散为主,向集约化、园区化方向转变。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为牵动,全区设施农业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区)1个,5万亩以上的县(区)有6个,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达到28个,500亩以上集中连片设施农业基地达到320个,1000亩以上基地超过140个,1万亩以上达到9个。全区有种苗公司97家,育苗总面积3600亩,年育苗能力达到7.2亿株,集约化育苗占种苗需求量的70%以上。设施农业新品种应用率达到84%,无土栽培、阴阳棚、喷灌、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卷帘机、微耕机、热风炉等现代设施装备逐步普及。银北盐碱地“台田”温室、中卫沙漠温室等模式实现了设施农业建设的重大创新。

设施农业经营方式由注重生产环节,向产加销一体化方向转变。在发展设施农业中,全区各地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全区建成专业批发市场38个,集镇以上农产品市场223个,培育流通企业和合作组织300多个,发展农民经纪人4000多人,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为43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7家、过10亿元的3家,全区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2%以上。初步形成了产地批发市场、乡镇农贸市场和终端消费市场相衔接的设施农产品市场网络。订单农业、分拣、包装、直销配送、连锁经营、冷链保鲜运输等现代生产、流通方式不断涌现。

设施农业建设行为由以政府推动为主,向政府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转变。设施农业逐步成为“摸得着、看得见”的富民产业,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变过去“要我种”为“我要种”;变过去“我要看干部种”为“我要抢建抢种”;变过去雇佣外省农民技术员指导种为我们自己的农民技术员指导种。

设施农业异彩纷呈

宁夏在北部引黄灌区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高端、精品、高效设施农业,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根据水源定布局、依照水量定规模,在扬黄灌区和水源条件较好的河谷川道区,集中发展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由于设施农业种植模式的变化,使农业设施逐年更新换代,从南部的六盘山区到北部的贺兰山下,众多的土坯墙,悄然被水泥、砖墙所取代;原始的木框架逐渐被粗钢筋顶替。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仪器、机械被农民掌握,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在发展方式上,自治区加快调整种植结构,由以规模扩张为主走向提质扩量增效,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转变,现在全区已拥有涉农中国驰名商标7件、农产品地理标志43个,并有4个农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与此同时,设施园艺让宁夏生产的新鲜瓜果四季飘香。如今,全国许多城市都有宁夏的销售网点,冬菜北上、夏菜南下的流通格局已基本形成。宁夏银川市的设施花卉、水果,中卫、青铜峡的设施蔬菜、拱棚甜瓜、食用菌、小拱棚西瓜,六盘山区的早熟马铃薯、西芹、辣椒等都已形成规模。“小任果业”“天天鲜”“沙坡头瓜菜”“张亮香瓜”“锦旺配送”等品牌,成功进入和融入国内外大市场。现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宁夏的销售网点,冬菜北上、夏菜南下的流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设施农产品70%销往周边地区和南方各省,就连北京、香港、俄罗斯、蒙古、中亚的市场上,也不乏来自宁夏的新鲜绿色有机农产品。

温棚里的黄瓜

在宁夏,设施农业不仅仅是反季节蔬菜,在拱棚、日光温室里除了辣椒、黄瓜、茄子、西瓜、草莓、西红柿等瓜果蔬菜外,还有桃、杏、李、桑、葡萄之类的水果,各类食用菌、各种花卉也占有不少“席位”。设施农业,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花卉业、畜禽水产养殖业,不可能吃到的东西吃到了,不可能上市的东西上市了,不可能出现的价格出现了,不可能产生的效益产生了。尤其神奇的是,在腾格里沙漠的腹地,1200座沙漠温棚,成为宁夏农业经济的一大新景观。这是中卫市在干旱沙漠地区探索发展设施农业与生态防沙相结合的新模式。这种以麦草方块为主的温室墙体保温材料,以无土栽培和节水滴灌为主的技术支撑,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的沙漠温棚建设,不仅使当地的沙漠得到有效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实现防沙治沙用沙的多赢效应,为我国利用沙漠发展设施农业探索出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