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低碳经济:地球与人类的未来

低碳经济:地球与人类的未来

【摘要】: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由于低碳经济系统的特征尺度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碳中性是全球碳中性。

五、低碳经济的基本特点

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研究全球变暖应对之策的热门词汇。低碳的最基本的含义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为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抑制全球气候变暖,需要降低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人为碳通量,通过减排二氧化碳,减少碳源,增加碳汇,改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低碳经济有三个基本特点:

碳封存技术

1.低能耗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即相对于基于无约束的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温室气体长期减排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增长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全球气候的根本途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2.低排放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新能源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是清洁、高效、多元、可持续,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

2008提高能源效率会议

3.低污染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为解决人为碳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正在引发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少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低碳经济本质上属于碳中性经济,它要求经济活动低碳化。低碳经济中“低”的要义在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其根本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碳中性,即经济发展中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与通过人为措施吸收的二氧化碳实现动态均衡。由于低碳经济系统的特征尺度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碳中性是全球碳中性。(www.chuimin.cn)

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社会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主要从生态学角度探讨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有机结合;低碳经济追求的是降低碳排放量,清洁能源与提高能源效率。

2.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为目标,以合理使用能源与资源为手段的一种平衡式经济形式,它所依赖的是绿色技术革命,其侧重点是关爱生命,兼顾物质与精神需求。低碳经济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新的要求和思路。

3.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又称为“垃圾经济”;而低碳经济相对于高碳经济,更接近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有不同的侧重点: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它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低碳经济侧重于碳生产率,强调降低碳排放量和温室气体。

4.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

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的区别与各个国家碳排放结构差异有关。中国碳排放的70%来自于产业经济部门,而居民碳排放仅占30%;发达国家碳排放比率正好相反,70%来自于居民消费部门,而产业经济部门碳排放总量只占30%。所以,原则上讲,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着力点应当放在产业经济部门,使产业经济低碳化;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着力点应当放在削减居民生活消费中的碳排放,使社会生活低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