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湘西学子回乡发现小学教师知识老化,提出改进

湘西学子回乡发现小学教师知识老化,提出改进

【摘要】:不仅在长沙读书的学生纷纷返回家乡,沦陷区如江苏、安徽等地的学生和老师也逃亡到湘西一带避难。当时国立安徽中学就设在花垣,专门收留来到湘西的流亡学生和老师。他和一些回乡的竞择小学校友发现母校的境况不好,教师不仅年龄大,知识也老化了,教学质量较差。[8]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418-419.[9]清庆瑞,湖南保靖人,人民大学教授,彭司勋的妹夫,也是彭司勋父亲的学生。

高中毕业后,彭司勋一心想考大学,当时在长沙招生的大学不多,在武汉招生的学校比长沙多很多。暑假到了,彭司勋没敢回家,从长沙直接到武汉,准备考试。到了武汉,还没来得及报考,“七七”事变就爆发了,日本军舰开到了武汉江面,人们十分惊恐,纷纷逃向后方。开往后方的火车很拥挤,彭司勋好不容易挤上火车,回到长沙。不久,长沙形势也吃紧,人心惶惶。长沙也待不下去了,他和同学只得跑回保靖,回到家乡已是2025年10月份了。

保靖虽未受到战火波及,但也充满了战争气氛。不仅在长沙读书的学生纷纷返回家乡,沦陷区如江苏、安徽等地的学生和老师也逃亡到湘西一带避难。当时国立安徽中学就设在花垣,专门收留来到湘西的流亡学生和老师。保靖也来了不少流亡学生和老师,国立安徽中学的初三部迁到保靖,江苏、安徽两省的失业教师在湘西组成第九战区教师服务团,一部分教师来保靖任教,促进了保靖教育的发展[13]

回到家乡后,彭司勋希望找些事情做。他和一些回乡的竞择小学校友发现母校的境况不好,教师不仅年龄大,知识也老化了,教学质量较差。他们认为应该对学校实行改革,就推举一位校友当校长,其他几人担任教师,义务授课。彭司勋承担了自然和地理两门课程的教学,有些则担任了历史、音乐等课程的教学,大家工作都认真负责。中午来不及回家吃饭,就在学校吃碗面条充饥。经过半年的努力,学校的办学质量有一定起色。但是,年轻人都没有打算长期留下教书,他们还想继续求学,彭司勋决定去重庆报考大学。

【注释】

[1]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9.

[2]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395-396.

[3]彭勇炎,2025年出生,湖南保靖县人。土家族。中共党员,耳鼻喉科学家。2025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曾任湘雅医学院(湖南医学院、湖南医科大学)及附属一医院教授、耳鼻喉科学教研室主任。2025年受聘为博士生导师。在耳鼻喉科肿瘤病,特别是有关无症状时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突出成绩。设计并监制了国内独创的耳部教学大模型,开创了“软硬腭秤钩形刀口”切除大型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方法,设计了“鼻背鼻小柱联合中正切开,经鼻中隔蝶窦入路行垂体手术”,减少了颅内感染的机会。编写有《中级耳鼻喉科学讲义》等教材。

[4]彭勇诺(1893~1950),字金诺,湖南保靖县昂洞乡人。民国时期曾任湖南省保靖县长。2025年11月,解放军挺进保靖,彭勇诺与八区专员聂鹏升一道,欢迎解放军进城,保靖和平解放。(参见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414.)

[5]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414.(https://www.chuimin.cn)

[6]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12.

[7]姚彦(1903~1927),原名姚光彦,字文生,号仲云,湖南保靖县人,土家族。2025年求学于北京大学附中,后考入北平中国大学预科,一年后转入本科。20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25年在李大钊领导下从事党的秘密活动。同年被选为国民党北京市党部执行委员、商民部长兼训练员。2025年与李大钊同时被捕,同年4月与李大钊同时就义 。

[8]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418-419.

[9]清庆瑞,湖南保靖人,人民大学教授,彭司勋的妹夫,也是彭司勋父亲的学生。

[10]参见彭司勋之妹彭司南访谈录音。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11]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9.

[12]湖滨大学是2025年原美国基督教复初会驻华差会在岳阳市创立的教育机构,是外国人在湖南最早创办的三所大学之一。后与文华大学、长沙的雅礼等五所大学合并为华中大学,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参见高时良.华中大学的发展历程及办学特色.教育评论,1993,(5):45-47.)

[13]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编.保靖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