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中国银监会2012年报:严守金融风险底线,推动银行业发展

中国银监会2012年报:严守金融风险底线,推动银行业发展

【摘要】:银监会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实现了银行业的安全稳健运行。防范金融风险是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也是银监会首要的监管职责。参考国际最佳实践,结合我国银行业经营管理的主要矛盾,银监会出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对推动商业银行规范经营、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银监会积极贯彻中央精神,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主席致辞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银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守底线、强服务、严内控、促转型”的年度工作任务。银行业整体上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风险抵御能力、资本实力和经营效率有所上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成效进一步凸显。

银监会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实现了银行业的安全稳健运行。防范金融风险是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也是银监会首要的监管职责。在过去的一年里,针对银行业风险反弹压力有所增大的趋势,从年初开始,银监会就紧紧围绕平台、房地产、流动性、案件、表外业务和信息科技六大重点风险,有针对性地强化监控、严密布防;同时,对新暴露的少数行业信贷风险、少数企业集群风险和少数地区的民间融资、企业担保等风险苗头,深入调查、独立判断、谨慎分析、稳妥应对。不仅高度关注单体机构的风险变化态势,同时严密监测宏观形势变化和银行业整体风险发展趋势;既盯紧老问题,又关注新情况。始终将识别、计量、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务求政策措施实用、管用、适用,防止处置迟缓放大风险,避免处置不当引发市场恐慌,确保风险总体可控。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基本做到了及早监测发现风险、尽早报告预警风险、及时控制处置风险,有效防止了风险的扩散蔓延,消除了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苗头。

我们及时微调监管政策,提高了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的本质要求,也是银监会最基本的监管导向。2012年,针对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多等情况,银监会杜绝盲目行动、摇摆多变,首先调研分析形势,再研究对策措施,确立政策,狠抓落实到底。及时微调重点项目和融资平台信贷监管政策,合理满足国家重点建设资金需求;微调小微信贷、“三农”服务和绿色信贷等监管政策,加强对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个人消费和出口等领域的信贷倾斜力度,推动落实国家改善民生、提振进出口和扩大内需等政策要求;及时调整有关银行服务的收费政策,强力治理不规范收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这些政策措施不仅减少了银行信贷的盲动性,而且疏导和改善了银行业的融资能力。截至2012年底,小微企业贷款连续三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涉农贷款连续四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经济、节能环保等领域的贷款增长明显,为实体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持续加强监管引领,推动银行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积极借鉴国际标准和先进做法,紧密结合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实际,不断完善监管政策法规和工具方法,使其成为我国银行业加快科学发展步伐的重要推手,满足持续提高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现实要求。在2012年推动出台一系列重大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的过程中,银监会始终保持国际视野,坚持谋定后动,分清轻重缓急,把握原则分寸,注意时机掌握,力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既保持了监管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增进了前瞻性、针对性和协调性。因此,赢得了广泛支持,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借鉴国际监管改革最新成果,结合我国资本监管最新探索,制定出台了新资本协议,不仅强化了资本约束,而且为银行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参考国际最佳实践,结合我国银行业经营管理的主要矛盾,银监会出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对推动商业银行规范经营、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www.chuimin.cn)

银监会积极贯彻中央精神,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目前,民间资本持股占比在中小商业银行接近48.52%,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超过90%,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股本结构、提高治理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制定了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规划纲要等基本制度,为切实加强消费者保护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前,我国银行业仍处于较好的发展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银行业发展具有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但在外部冲击和内部转型的压力下,银行业经营和监管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大,困难在增多,风险管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面对这种形势,新的一年里,全行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银行业发展基调、服务方向、改革重点、风险防线、创新精髓和监管导向;坚持持续健康的发展要求,科学把握稳增长、控通胀与防风险的平衡,运用底线思维、逆周期监管和预调微调方法,增强工作的前瞻性、进取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银行业体系;进一步推动银行业深化改革和发展转型;进一步增强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经济金融发展质量和效率同步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主席

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