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域协调发展2012年,银监会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改善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信贷资源分配失衡的状况。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开发银行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助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支持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的力度。......
2023-12-06
主席致辞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银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守底线、强服务、严内控、促转型”的年度工作任务。银行业整体上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风险抵御能力、资本实力和经营效率有所上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成效进一步凸显。
银监会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实现了银行业的安全稳健运行。防范金融风险是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也是银监会首要的监管职责。在过去的一年里,针对银行业风险反弹压力有所增大的趋势,从年初开始,银监会就紧紧围绕平台、房地产、流动性、案件、表外业务和信息科技六大重点风险,有针对性地强化监控、严密布防;同时,对新暴露的少数行业信贷风险、少数企业集群风险和少数地区的民间融资、企业担保等风险苗头,深入调查、独立判断、谨慎分析、稳妥应对。不仅高度关注单体机构的风险变化态势,同时严密监测宏观形势变化和银行业整体风险发展趋势;既盯紧老问题,又关注新情况。始终将识别、计量、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务求政策措施实用、管用、适用,防止处置迟缓放大风险,避免处置不当引发市场恐慌,确保风险总体可控。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基本做到了及早监测发现风险、尽早报告预警风险、及时控制处置风险,有效防止了风险的扩散蔓延,消除了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苗头。
我们及时微调监管政策,提高了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的本质要求,也是银监会最基本的监管导向。2012年,针对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多等情况,银监会杜绝盲目行动、摇摆多变,首先调研分析形势,再研究对策措施,确立政策,狠抓落实到底。及时微调重点项目和融资平台信贷监管政策,合理满足国家重点建设资金需求;微调小微信贷、“三农”服务和绿色信贷等监管政策,加强对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个人消费和出口等领域的信贷倾斜力度,推动落实国家改善民生、提振进出口和扩大内需等政策要求;及时调整有关银行服务的收费政策,强力治理不规范收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这些政策措施不仅减少了银行信贷的盲动性,而且疏导和改善了银行业的融资能力。截至2012年底,小微企业贷款连续三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涉农贷款连续四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经济、节能环保等领域的贷款增长明显,为实体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持续加强监管引领,推动银行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积极借鉴国际标准和先进做法,紧密结合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实际,不断完善监管政策法规和工具方法,使其成为我国银行业加快科学发展步伐的重要推手,满足持续提高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现实要求。在2012年推动出台一系列重大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的过程中,银监会始终保持国际视野,坚持谋定后动,分清轻重缓急,把握原则分寸,注意时机掌握,力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既保持了监管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增进了前瞻性、针对性和协调性。因此,赢得了广泛支持,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借鉴国际监管改革最新成果,结合我国资本监管最新探索,制定出台了新资本协议,不仅强化了资本约束,而且为银行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参考国际最佳实践,结合我国银行业经营管理的主要矛盾,银监会出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对推动商业银行规范经营、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www.chuimin.cn)
银监会积极贯彻中央精神,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目前,民间资本持股占比在中小商业银行接近48.52%,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超过90%,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股本结构、提高治理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制定了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规划纲要等基本制度,为切实加强消费者保护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前,我国银行业仍处于较好的发展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银行业发展具有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但在外部冲击和内部转型的压力下,银行业经营和监管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大,困难在增多,风险管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面对这种形势,新的一年里,全行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银行业发展基调、服务方向、改革重点、风险防线、创新精髓和监管导向;坚持持续健康的发展要求,科学把握稳增长、控通胀与防风险的平衡,运用底线思维、逆周期监管和预调微调方法,增强工作的前瞻性、进取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银行业体系;进一步推动银行业深化改革和发展转型;进一步增强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经济金融发展质量和效率同步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主席
2013年4月
有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 年报的文章
(四)区域协调发展2012年,银监会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改善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信贷资源分配失衡的状况。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开发银行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助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支持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的力度。......
2023-12-06
(二)对外开放2012年,银监会按照“以我为主、循序渐进、安全可控、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方针,统筹推进银行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工作。表2在华外资银行业营业机构资产情况单位:亿元,百分比专栏6内地扩大对香港、澳门银行业开放新举措2012年6月29日和7月2日,内地与香港、澳门分别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九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九。......
2023-12-06
专题1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银监会始终坚持开放和鼓励态度,遵循科学审慎、公平公正、同等待遇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参与商业银行IPO、增资扩股,农村信用社改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等多种形式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超过90%,其中,村镇银行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为73.3%。......
2023-12-06
(一)改革转型2012年,银监会继续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经营发展模式转变,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银行业体系逐步健全,银行业整体服务质效、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持续提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持续推进改革转型,在强化农村金融服务骨干和支柱作用的同时,按照打造现代银行的要求,狠抓基础基层建设,强化内控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提高制度执行力,明显提升管理能力和经营效率。......
2023-12-06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2012年,银监会从优化股权结构、强化履职评价、完善绩效考核、改进内部控制等方面,进一步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健全组织架构,明确发展战略,优化激励约束机制,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加强商业银行股权管理,督促控股股东履行长期承诺和持续注资责任,严控关联交易,规范股东行为。对新转制外资法人银行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情况实施专项检查。......
2023-12-06
组织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评优表彰活动。此外,福建银监局推动政府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尝试建立政银企损失分担机制。......
2023-12-06
(三)信用风险监管1.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2012年,银监会按照“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政策要求,以缓释风险为目标,以降旧控新为重点,推进融资平台贷款清理工作。通过每季度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监管约谈、风险提示等形式,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房地产信托等及时提出监管要求,持续督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风险防控。总体来看,不良贷款风险可控。......
2023-12-06
国际咨询委员会银监会国际咨询委员会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由银监会邀请国际金融业知名人士组成。主要对我国银行业长期发展战略和银行业监管等问题提供咨询。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会机关注:截至2012年报出版日。......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