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中国式运动:调动资源,崇高理想,后悔失望

中国式运动:调动资源,崇高理想,后悔失望

【摘要】:中国式运动运动的好处是充分地调动资源,将目标崇高化和理想化,但参与其中的人可能会变得疯狂和不理性,而产出的质量往往也不高,最后的结果通常让大多数人后悔和失望,从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但世博开幕以来的实际情况和预测仍有一定差距,不过中国式运动的能量还是非常巨大的。最典型的是海南的开发,它为中国的房地产运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式运动

运动的好处是充分地调动资源,将目标崇高化和理想化,但参与其中的人可能会变得疯狂和不理性,而产出的质量往往也不高,最后的结果通常让大多数人后悔和失望,从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经过了“文革”的“十年浩劫”,照理说中国的国民应该对“运动”这个词“敬而远之”了吧?我也相信像“文革”这样的事情不太可能再发生了吧!但是“运动”这种做事的风格确实被继承了下来。

且不说久远的下海潮、经商潮和出国热,就看看近几年的几件大事吧:

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因为过于重视,某些敌对势力就利用这个机会攻击中国,我们不得不加强保安,限制人口流动。

许多行业都借足了奥运的概念,包括北京的城市化建设,尤其是体育场馆和许多国字头的楼堂馆所,都进行了升级和再投资。而宾馆业也是兴冲冲的,许多公司都抓紧在奥运前开出新酒店。到最后最惨的是酒店业主,想要趁机“捞一把”的都空手而归,奥运过后北京一批酒店转手重组。

奥运过了就是世博,即使一向以务实著称的上海人也不能免俗。在轰轰烈烈的“世博运动”中,上海市政府认为现有的酒店不能满足看世博的需求,因此发动基层街道,组织所谓“世博之家”,也就是将普通居民的空余房子(房间)整理出来接待游客。但世博开幕以来的实际情况和预测仍有一定差距,不过中国式运动的能量还是非常巨大的。(www.chuimin.cn)

最典型的是海南的开发,它为中国的房地产运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地处中国南端一隅的一个小岛,已经经历过若干次“沉浮”,在那里跌倒的人不计其数。但是中央文件一下来,地价、房价就飞涨,一夜之间老母鸡变凤凰。不久前的惨痛教训似乎没有发生过,而这次疯狂的程度可能还超过以往。

创业板的造富运动也是人所共知,中国的首富已经在创业板刷新过了。我不知道这么疯狂的股价是散户在起哄还是机构在炒作,我非常希望是机构所为,至少理性回归的着力点是由始作俑者来承担,而不是又一次靠蒙骗百姓来“劫贫肥富”。

就连属于国策的城市化同样被运动化,那些进城打工的农民被称为“农民工”,他们也算是城市人口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大一部分。但这些农民工连名字都还没有被城市化,更不用说教育医疗、廉租房以及保险等城市化最基本的内容了。城市让一部分人生活美好了,但绝不是他们。实际上他们建设了城市,贴补了农村,却牺牲了自己的“美好生活”。许多农民工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和孩子、父母不能团聚,即使好不容易在城里有个安身之处,居住条件也远远不如老家的方便和舒适。

运动的好处是充分地调动资源,将目标崇高化和理想化,但参与其中的人可能会变得疯狂和不理性,而产出的质量往往也不高,最后的结果通常让大多数人后悔和失望,从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看似高效的过程,其结果非常低效。在运动中,得益的大多是投机分子,兢兢业业做事的不一定有好结果,因为整个过程非常动荡和疯狂,理性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而那些看透了运动的实质,借助运动来达到另外目的的人属于“高人”。

中国的机会确实太多,中国的发展潜力确实不可限量,但是这种运动式的发展方式,是否能够产生出卓越的企业和企业家呢?是否能够出现真正有学问的大家呢?是否能够培养出世界级的科学家呢?是否能够产生洞察未来的政治家呢?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能够通过这种运动式的发展强大起来吗?

我怀疑,我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