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哈萨克族的形成与人口分布及西北少数民族风俗风情

哈萨克族的形成与人口分布及西北少数民族风俗风情

【摘要】:第一节哈萨克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一、哈萨克族的形成哈萨克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由许多部落和部族融合而成。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哈萨克族人口为1462588人。

第一节 哈萨克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

一、哈萨克族的形成

哈萨克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由许多部落和部族融合而成。其中主要的族源有塞种、月氏、乌孙、匈奴、康居、奄蔡、克烈、克普恰克等。哈萨克族公元前就活跃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及伊犁克湖一带,是丝绸之路古老的开发者和经营者之一。塞种人为哈萨克族的主要族源之一。据《汉书》《史记》记载,塞种人叫“云戎”,世居敦煌,后被月氏排挤而西迁,游牧于天山南北,包括从阿尔泰山到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的广大地区。乌孙历来被认为是组成哈萨克族的主体部落,他于公元前游牧于我国河西走廊一带,后占据伊犁河流域原塞种人的土地,和当地的塞种、大月氏融合,形成了乌孙国。在哈萨克族中有不少匈奴人的后裔,生活在今哈萨克族居住的锡尔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康居部落的称谓作为哈萨克族大玉兹所属的一个部落而保留到今天。奄蔡,又叫“阿兰”,是一个以游牧为主、兼营农业的部落,是构成哈萨克族小玉兹的主体部落。克烈是一个人口众多,势力强大的古老的突厥部落,后由于成吉思汗夺取了其大部分领地,迫使其一部分西迁至阿尔泰山以西的哈萨克草原上。到15世纪,哈萨克先民的各部游牧于北起额尔齐斯河,南抵锡尔河的广大地区。15世纪60年代,在贾尼别克等人的率领下,锡尔河下游的部分牧民东返,迁到楚河流域,逐渐以此为中心,融合周围的其他民族,建立了哈萨克汗国。这样哈萨克民族古代各部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了15世纪,正式形成了一个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思想意识与情感的民族共同体。这时的哈萨克分为三个大部族即“玉兹”,分别为大、中、小玉兹。每个玉兹都包含若干个部落,各玉兹有传统的分布地,我国哈萨克族主要是大玉兹及中玉兹的一部分。(www.chuimin.cn)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天山北部准噶尔盆地边缘的广大地区,包括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以及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此外,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乌鲁木齐市和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也是哈萨克族比较集中聚居的地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哈萨克族人口为146258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