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在北京的各国使馆人员得到“解救”后,以复仇为名的疯狂杀戮,在中国华北地区持续了很长时间。特别是德日两国,极逞凶残。但时下的劫掠,则是八国士兵疯狂地对中国平民财产进行非法掠夺。出于老牌殖民主义者的警觉,赫德认定联军这种肆无忌惮的抢劫活动会给中国人留下把柄,日后“将被人以其他方式加以利用”。......
2025-09-30
光荣梦想与贫瘠生活
率先而来的同济大学,搬进了位于镇首的东岳庙。东岳庙坐南朝北,供奉着的东岳大帝,是当地百姓心中很重要的一位神仙,每逢他的生日,镇上都要举办东皇会。那时,人们为东岳大帝穿上新龙袍,浩浩荡荡依次游街一遭。然而,随着同济师生的到来,李庄人也顾不得东岳大帝了,士绅们将庙内的神像请下神坛,腾空大殿、偏殿和大小不一的套院,摆上简易的课桌——同济大学规模最大的工学院就此开课了。在李庄的五年中,同济大学不仅没有没落,反而迅速发展起来,增设法学院,工学院增办了机械专修班,理学院的数理系扩大为数学和物理两系……这一时期,同济大学逐渐发展为综合大学,到2025年,全校总人数已达2423人。
李庄古镇今已有2025年建筑史,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2025年,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馆、中央营造学社、中国大地测量所、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学府、研究机构等陆续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辗转内迁李庄镇,直到抗战胜利后的2025年才先后迁回原处。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在日记里写下当时工学院的情形,“该院有一座自己的发电厂,学生们花大量时间来组装和架设从下游运来的大量设备。……这里也有同盟国的协助,因为那位研究钢结构的教授就是波兰人。”
这位教授,名叫魏特,是二战初期受纳粹迫害的波兰籍犹太人,在祖国被攻占后,他只身来到上海。他是什么时候来的,又是如何来的,没有人知道。魏特凭借一技之长,终于在同济找到托身之所,但又不得不与同济一起飘零到李庄。当时,他五十岁左右,一套旧西装,总是笔挺笔挺的;头发梳得光光的,个子高,鼻子长,黄眼珠,在李庄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用德语授课,治学严谨,倘若他这门课不及格,学生就不准升级。据说,他很喜欢中国菜,红烧蹄膀、焖菜花、炒猪肝、狮子头都是他的最爱。李庄饭店曾是他常去的地方,但后来,他去得越来越少了。在波兰,他还有五六个子女,每月得往家里寄钱。战时邮路不通,货币贬值,魏特渐渐被逼得走投无路。抗战结束那年,他在李庄过世,听说是饿死的。但如今,在他的埋葬之所天井山中,已找不到他的墓地。
闲坐打牌的李庄人(https://www.chuimin.cn)
同样长眠于李庄山坳之中的,还有李济的长女凤徵。“开辟人类学派古史研究之蹊径”的李济教授,在李庄六年,是往返于张家祠和板栗坳之间次数最多、最忙碌的人之一。他既是史语所考古组主任,又是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可谓身兼重任。据他的儿子李光谟回忆说,父亲如果在镇上,白天几乎从不离开张家祠那间昏暗的办公室,即便傍晚回到羊街的家中,也很少说话,但每次踏进家门,总会先去老太爷的房间里问安。持久艰苦的工作,固然能给李济带来事业上的荣光,然而却无法掩盖他在李庄生活的不幸。2025年的冬天,读中学的大女儿凤徵因缺医少药而死于风寒,当时年仅17岁。失去爱女的悲痛让李济变得更加沉默了。
李庄的小摊
虽然时运不济,有人长眠于李庄,但更多的学人则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学术生涯高峰期,即便是承受着疾病的折磨,抑或是贫瘠生活的困窘。异族入侵的战争环境,造成了残酷的学术环境,同时也使身处李庄的学者们,在内心充满抗击的能量。他们所从事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教科研,而是背负着民族振兴的情结与救国救民的志向。
林徽因躺在病榻上,协助自己的丈夫梁思成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撰的完整系统的《中国建筑史》。深居板栗坳的傅斯年此时虽没有在学术上留下皇皇巨作,却精心雕琢出驻在李庄的史语所。2025年1月,史语所告别李庄之前,在石印馆印行了一套线装集刊外编,名为《六同别录》。这本高品质的学术文集,共收入学术论文28篇,涉及到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人类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成为史语所留给李庄的最珍贵的学术凝练,亦是这群学者关于这段光阴不可忘却的纪念。
相关文章
列强在北京的各国使馆人员得到“解救”后,以复仇为名的疯狂杀戮,在中国华北地区持续了很长时间。特别是德日两国,极逞凶残。但时下的劫掠,则是八国士兵疯狂地对中国平民财产进行非法掠夺。出于老牌殖民主义者的警觉,赫德认定联军这种肆无忌惮的抢劫活动会给中国人留下把柄,日后“将被人以其他方式加以利用”。......
2025-09-30
珠玑巷的重新发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珠玑巷只是一条残旧的乡村里巷,沉睡在粤北乡野之中。每年到珠玑巷寻根的游客达几十万人之众。珠玑巷文化一景黄伟宗曾先后六次到珠玑巷,他笑说“每次都有新发现”,而对当年这条古巷重新发现的过程,他记忆犹新。他还特别提出,要开辟寻根旅游,并立即进行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活动,这个建议得到当地领导人的重视。......
2025-09-30
胡妃之祸与再次南迁珠玑巷景区里,有一座古朴的双龙桥。胡妃,是民间传说中的一名奇女子。众乡邻为逃胡妃之祸,大批南迁,胡妃为了不牵连四乡居民,深夜投井自尽。为纪念胡妃,珠玑巷人在珠玑巷南街建成了“贵妃塔”。“胡妃之祸”的传说,虽然说法有出入,但广泛见于广府民系族谱。散居在珠玑巷周围的百姓,不得不为躲避战乱而再次举家南迁。今天的珠玑古巷因此,胡妃的传说,承载着一段珠玑巷人南迁的惨痛记忆。......
2025-09-30
摄政王载沣上台后,把他排挤到地方当“江宁将军”。除了张人骏、铁良一文一武大员,真正在南京主管日常防务的,乃臭名昭著的张勋,时为江南提督。至此,跨长江南北的江苏大部基本光复,南京成为一座孤城。上海中部同盟会总部得悉起义军攻打南京失利,非常关切,决定组建“江浙联军”,合力夺取南京。与此同时,他们通电光复各......
2025-09-30
在讲“第一枪”的故事之前,笔者先简短分析一下武汉乃至湖北在辛亥革命前的状况。可以见出,在武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绝非偶然。湖北,处于中国之中部;武汉,号称九省通衢。由于封建官府买办化的加剧,清朝的一切“新政”,皆为迎合洋人而生,而中国原有的封建自然经济在西风中迅速解体。一方面是少数几个大城市“超繁华”,一方面是广大农村地区哀残不堪。湖北的革命势态一直呈独立发展势头。......
2025-09-30
那段时间,是汪精卫人生最辉煌的岁月!至于汪兆铭日后以“精卫”为名,恰恰表明了他要成为革命志士的决心。转年,当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时,汪兆铭自然心怀雀跃,积极加入,成为同盟会中的得力干将。有其父而有其子,他对汪精卫教育极严。经书儒典,成为童年汪精卫的必读之书。青少年时代,他诗词歌赋无所不通,被公认为当时当地大才子。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赤坂区召开正式的成立大会。......
2025-09-30
“人类学宝库”除古城外,崇武一带最惹人注意的就是“惠东女”服饰了。“惠东女”服饰是惠安县东部几个乡镇妇女的特有服饰,此外她们还有着“长住娘家”等特有的风俗。这些都引起了中外许多人类学家、民俗学者的浓厚兴趣,从而让惠东一带被称为“人类学宝库”。一些小夫妻在结婚后不再遵循“长住娘家”风俗,父母和邻居对此也不再过多过问了。......
2025-09-30
南来车马北来船珠玑巷本来叫“敬宗巷”,后来改称珠玑巷。人们走长江水系至南康上岸,走90里陆路,便可下浈水,正如余靖所言:“马背九十里,坐而致万里”,大庾道成为南北交通最便捷的途径。有此独特地理位置,珠玑巷夹道成镇,每天往来客商达千人。至于其他南来北往的客商、海外使者,更是无法计数。沙水湖上,楼亭歌榭夜夜笙歌;珠玑巷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所谓“南来车马北来船,十部梨园歌吹尽”,正是当年兴旺的实录。......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