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习报告全面教学实习计划指导第三版

全面教学实习计划指导第三版(精选2篇)

【摘要】:本文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教学实习计划,涵盖各科目的实习安排、目标设定和评估标准,旨在帮助教育专业学生高效完成实习并提升教学能力。
第1篇:全面教学实习计划指导第三版

教学实习计划框架三

实习时间: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

实习单位:

指导教师:

实习学生:

实习目的:

1. 通过观摩资深教师授课,主动请教,积累教学经验,学习课堂组织方法。

2. 认真备课,确保每节实习课的高质量完成。

3. 观察课堂,虚心请教,努力做好班主任的职责。

实习内容:

1. 课堂听课:认真听取原教师及其他科任教师的课程,以了解学校的教学现状,学习他们的教材处理和教学内容整合策略。同时,观摩同专业同学的课,借鉴他们的优点,促进快速成长。

2. 备课过程:充分利用空闲时间深入分析教材,研究相关资料,理清教学思路,确保每节课的备课质量。

3. 提高教学技能:教学技能直接影响课堂效果,作为实习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小组的说课及其他教学活动,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实习计划初步安排:

(一)见习阶段(第1―2周)

1. 观摩原教师的课堂,认真记录听课所见,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

2. 观察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学生需求,为后续的实习课程做好准备,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3. 全面备课,进行试教,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及时将教案和课件提交给指导老师审核,确保教学环节顺利进行。

4. 撰写见习阶段的心得与日志,总结收获与反思,逐步完善教案。

(二)实习阶段(第3―11周)

1. 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2. 主动与指导教师交流,虚心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认真批改作业,关注学困生,确保每位学生不掉队。

4. 积极与实习小组成员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5. 参加其他教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从中取长补短。

6. 持续记录实习日志,发现不足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7. 完成教育实习相关工作,进行实习调查研究,撰写一份富有深度的教育研究报告。

(三)总结阶段(第12周)

1. 盘点整个实习的教学效果,与原任教师交流,探讨不足之处,为任务交接做好准备。

2. 撰写完整的教育实习总结,并向所任班级的同学介绍相应的情况与收获。

第2篇:全面教学实习计划指导第三版

一、实习目标

通过本次中学实习,旨在全面掌握科任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班主任的管理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转化所学于实际,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学工作,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单位

待定

三、实习时间

待定

四、实习任务

1. 掌握教学课程

作为教师,职业素质尤为关键,教育实习提供了锻炼与提升的良机。从备课到授课,我们应全力以赴,每一节课前需精心准备,课后及时总结反馈。对于教学内容应认真对待,充分向指导教师请教与学习,接受建议以不断改进。

2. 担任班主任职责

实习期间,我们需要承担班主任职责,尽管平日学习了相关理论,但实践中班级管理会遇到复杂情况。因此,理性应对具体问题,通过日常观察与交流,向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学习管理之道,积累经验教训。

3. 适应实习环境

教育实习时间为两个月,面对全新的环境与同伴,适应实习生活对提升实习质量至关重要。我们要积极融入集体,营造和谐氛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五、实习内容

教育实习涵盖三个主要部分:教学实践、班主任实践和教育调研。具体内容如下:

1. 教学实践

1) 听课活动

通过旁听原任教师的课程,全面了解教学内容,同时学习同行的课堂管理技巧,了解不同专业的讲授方式。

2) 课程准备

认真进行每节课的前期准备,包括收集资源、设计教学计划及制作课件,并向指导教师请教,确保教学内容的高质量实施。

3) 教学技能提升

注重课堂教学技能的锤炼,丰盈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4) 教学反馈

认真跟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确保学生能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及时进行指导帮助。

5) 实习记录

坚持记录实习过程中的重点活动及心得体会,包含活动时间、地点、参与对象、成果评估等信息,并请指导教师提供反馈。

2. 班主任实践

1) 熟悉学生情况

借助班级手册等资料,主动了解新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维持班级的良好秩序。

2) 建立常规管理

通过有效措施减少迟到、缺课等现象,提升自习课的学习效率,增强班级纪律性。

3) 开展学习活动

定期组织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适应能力。

4) 促进身心发展

通过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5) 创建班级文化

提升班级的文化氛围,增强同学间的凝聚力,激发集体意识。

3. 教育调研

1) 调研准备

确定调研主题,收集相关信息,与队友共同制定调研问卷。

2) 施行调研

了解学校背景,负责问卷发放、收集与统计,确保各任务合理分配,团队合作顺利。

3) 进度会议

定期召开调研进度汇报会议,提出各自的意见及疑问,并共同计划接下来的实施细节。

4) 撰写报告

认真完成调研报告,需独立撰写,完善初稿后进行修改,确保报告质量。

5) 反馈总结

若调研与所在学校相关,及时反馈调研结果,感谢学校的支持与配合。

六、实习措施

1. 深入了解学生个体,确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与方法,认真备课,确保教学准备充分,并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

2. 认真批改作业,针对共性问题开展集体辅导,积极解答学生的各种困惑,做好反馈。

3. 积极参与多次授课与听课,及时总结经验,记录课堂观察,不断提升个人教学技能。

4. 熟悉学校制度,主动与教师沟通,建立学生档案,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

5. 开展班主任日常工作,监督活动与课程,指导各类班级事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6. 主持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确保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

7. 遵守学校制度,接受指导教师的管理,确保实习期间的规范行为。

8. 虚心向教师请教,遵循实习规定,注意与师生间的礼仪关系。

9. 严以律己,保持教师职业形象,注意生活作风,展示良好言行。

10. 维护集体利益,在工作中理性表达意见,做出积极贡献。

七、后期总结

在实习结束之前,需集中时间撰写个人总结、调研报告和工作鉴定,确保相关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指导教师,以便获取反馈与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