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第一节产业结构存量调整与供给增长如果我们把产业结构存量调整看作是实现供给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那么,如何有效地实现产业结构存量调整是本节所要解决的问题。③该项研究认为,工业化实质是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主要目标是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优先轻工业发展可能会产生产业轻型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冲突。...
2023-12-02 理论教育
第二十章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第一节产业结构存量调整与供给增长如果我们把产业结构存量调整看作是实现供给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那么,如何有效地实现产业结构存量调整是本节所要解决的问题。③该项研究认为,工业化实质是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主要目标是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优先轻工业发展可能会产生产业轻型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冲突。...
2023-12-02 理论教育
第九章保持适度经济增长率和“供给略大于需求”的反周期对策第一节选择经济增长率的历史经验在经济政策目标选择中,经济增长率高低历来是有争论的问题,选择的结果往往会影响到多元化政策目标的合理配组。[3]二、“大跃进”的教训继南宁会议和成都会议批判反冒进之后,1958年5月召开了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会议肯定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说这标志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
2023-12-02 理论教育
三、控制个人收入分配所面临的两种选择个人可支配收入膨胀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执行有效的收入分配政策是消除短缺和通货膨胀的重要一环。...
2023-12-02 理论教育
第四章企业向独立经济实体前进中的困惑与徘徊经济活动的总量及其变化终究是由个量及其变化组成的,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基础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的改革设想都是要使企业成为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存在着困惑与徘徊,呈现出纷繁的多元的行为特征。因此,对我国企业在向独立的经济实体转变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出现的徘徊缺乏更深一层的认识,从而容易在选择改革方案和采取有关对策时产生失误。...
2023-12-02 理论教育
第八章政策目标的选择和配组第一节体制和政策的关系——体制中的不稳定因素能通过政策克服吗?这些同志由此出发,认为不应实行逆风向而动的反周期政策,而应倡导系统的自我组织,自我协调,不是平息风波,熨平周期,而应当是冲浪,驾驶波浪。反周期不应当是临时的应急措施,而应当是长期的方针。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内蕴含着有效需求不足的内在机制,这使得许多国家频繁地发生销售危机,价格下跌,生产下降。...
2023-12-02 理论教育
第十七章利率手段宏观经济管理,基本上是价值量的调控,其对象是资金化的国民收入,其手段是财政和金融。第一节利息和利率概述一、利息的本质、来源和作用利息的出现,由来已久。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承认不承认利息的合法性,一度有过争议。至于运用利息手段来调控经济活动,那是经过10年改革才逐步明确的。通常用年利率,以百分数表示。从短期来看,利率决定于资金的供求关系及其变化。...
2023-12-02 理论教育
第五章个人收入扩张的愿望与实现形式在上两章里,我们探讨了双重体制下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机制,怎样造成了经济过热和社会总需求过旺,本章将接着讨论个人收入扩张冲动怎样加剧了这一过程。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个人收入扩张冲动从潜在愿望变为现实行动。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如此重视个人的主体地位以及独立人格的实现,是因为社会主义革命所谋求的是人的解放,是对于人身依附地位的摆脱。...
2023-12-02 理论教育
第七章双重体制下不宽松的现实——短缺和通货膨胀的并存与互换我们提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需要有一个“宽松环境”,理论界的某些同志把我们称为“宽松学派”。这种不宽松,既来自传统经济体制的由软预算约束造成的扩张冲动,还来自本书第三、四、五章分析的双重体制下地方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机制的变化。...
2023-12-02 理论教育
第十六章货币金融政策如果说,在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体系中,财政预算是最有力的直接手段,那么,货币金融就是最重要的间接手段。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货币金融机制和人们对它的政策抉择,不尽相同于发达的商品经济国家。也就是说,银行是财政的附庸式配角,货币金融政策只是财政政策的延长补充。明显的进展是货币金融政策开始得到重视。各级干部加强了货币金融意识,并在这方面先后拟订和实施了某些措施。...
2023-12-02 理论教育
附录:我国需求和供给平衡与宏观调节理论的发展第一部分前30年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我国经济学界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先后开展多次讨论。[7]“综合平衡就是党与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实行计划领导的一种表现。”...
2023-12-02 理论教育
第十二章总供需缺口和通货膨胀[1]前面两章我们分别就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目标选择问题进行了论述,这一章再将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综合为社会总需求并同社会总供给联系起来,探讨总供需缺口和通货膨胀问题。第一节总供需缺口的测定一、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理论和概念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这一体系中,存在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
2023-12-02 理论教育
第一节税制结构和主体税种选择一、由复税制到单一税制再到复税制任何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都是由许多不同的具体税种构成。以上这些表明,经济体制模式转换要求税收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以运用税收杠杆发挥其调节经济活动和组织收入的作用。一个合理的复税制,就是要把按不同课税对象课征的税收合理配组,根据宏观政策的要求有效地调节微观经济的活动。...
2023-12-02 理论教育
第二十一章对外开放中的国际贸易政策第一节对外开放与长期经济发展一、我国经济的自我封闭体制的形成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一直是自我封闭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事实对我国最高决策层和一般民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当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经济封锁和制裁的孤立政策,使我国被迫采取了自我封闭的经济体制。2.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2023-12-02 理论教育
第十章投资需求的目标选择第一节投资需求与经济增长一、起点和现状:投资主导型经济投资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主要生长点。通常认为,新中国成立40年来,已出现了四次大的投资膨胀。这“三个突破”与投资规模过大密切相关。在我们考虑投资需求目标选择时,不能忽略投资主导型经济这一重要特征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应把它作为重要的出发点来探讨未来的出路。...
2023-12-02 理论教育
第一节情势的重述和探索的回顾我国40年来,尤其是改革10多年来的成就,国内外的文献都有翔实的记录和生动的描述,这些无需再作系统的论证。重述这些人们熟悉的数字,肯定了我国40年来的经济情势是不断向上的,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的真理。...
2023-12-02 理论教育
下篇政策手段篇——宽松的实现在中篇里,我们探讨了政策目标选择的有关问题,认为在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内部虽然存在着普遍的扩张冲动,存在着导致总需求膨胀和短缺的根源,但是膨胀到什么程度,还是在于政策目标选择中的偏好,在于对不同的政策目标先后次序的排列与组合。在运用政策手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一项政策手段只能实现某一预定的经济目标。这种政策目标与政策手段之间的相等规则是不能违反的。...
2023-12-02 理论教育